新落戶的鼠鯊
海峽之聲上海12月21日訊(記者 程娟娟)20日,從加拿大不遠萬裡而來的深海「活化石」鼠鯊,在新年到來之際在上海海洋水族館安家落戶。它們的同類最早出現在距今4億年前的早侏羅紀時期,成為海洋最資深的原住民之一,是不折不扣的深海動物「活化石」。
提起侏羅紀,許多人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恐龍。其實,在恐龍活躍的時期,地球上還有另一種奇異的古生物存在。它們見證了恐龍時代的興衰,卻擺脫了被滅絕的命運。如今,在海洋的某一個角落,這種遠古生物仍然靜靜的繁衍生息,繼續見證人類歷史的發展。
據了解,此次到來上海的鼠鯊學名為科氏兔銀鮫,因尾巴較長好似鼠尾而得名。它們主要分布於東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棲息於海底或巖礁地帶。鼠鯊眼睛對光線特別敏感,會因光線太強而造成暈眩和行為異常。比起大鯊魚,它們只喜歡尋找一些甲殼類、蠕蟲、海星等底棲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充飢。
據介紹,由於這種遠古生物常年隱居海底,首次來滬需要營造「深海空間」,請來了螢光魚魚群配合這種「燭光氛圍」,讓市民遊客在幽暗神秘的環境下觀賞它們的優美身姿和奇特形態,也帶來一番來自遠古的新年祝福。
4億年來,鼠鯊在海洋的滋潤中繁衍生息,成為海洋最資深的原住民之一。大海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聖誕節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舉辦」MY GREEN」綠色環保主題活動,向社會傳遞海洋環保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希望民眾積極加入保護海洋的行動中,保護鼠鯊和數以萬計的水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