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2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電信詐騙層出不窮,
很多人深受其害,
你以為和你聊天的是「清純美女」?
殊不知對方可能是一個「摳腳大漢」!
近年來,
不少不法分子以網絡交友的名義,
通過編造的「高富帥」或「白富美」身份,
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
在取得對方信任後,再騙取其財產。
此外,
該類詐騙團夥的成員中
不乏被騙入夥的年輕求職者,
甚至有未成年人在尋找兼職時
被「忽悠」加入團夥,
他們最後均因觸犯刑法而落入法網。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起案例!
案例一
某詐騙團夥成員租住在廣州某出租屋內,以所謂某國際集團中國直復營銷名義,使用虛假身份在交友軟體上物色詐騙對象。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並取得受害人信任後,團夥成員通過編造沒錢看病、見面需要車費或者親屬去世等藉口向對方索要錢款。團夥中的女性成員除自己行騙外,還幫助男性成員與受害人進行語音、視頻,以便其冒充女性行騙。
團夥成員法律意識薄弱,大多數是因求職受老鄉、朋友、網友的欺騙而加入,走上違法犯罪的歪路。
案例二
某詐騙團夥租用佛山市順德區某兩處住宅,成立所謂創夢公司,通過在各類直播平臺以幫人介紹相親的方式詐騙錢財。
當有女性主動要求添加主播聯繫方式時,主播就會盜取該女性的日常生活照片及資料,並在直播平臺中發布交友信息,吸引男性網友關注。如果男性有意與資料中的女性聯繫,男性需交199元的「表白費」才能向該女性表白。
其後,該公司就會安排專門人員假冒該女性,答應男性的表白,主播則再次向男性索取答謝費、資料下架費等費用。
而冒用該女性的工作人員繼續保持與被害男性的交往,在建立感情後以過生日、家人生病等藉口要求男性向其轉帳。持續一段時間後,就逐步冷落受害男性,找藉口「分手」,從而達到詐騙男性財物的目的。
法條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從以上兩個案例總結教訓,
曉法姐姐提醒大家:
初入社會的青年人,
尤其是未成年人,
要時刻防範網絡交友型電信詐騙!
怎麼預防?有三招!
1
慎交朋友,警惕「愛」的陷阱。大多數受害者都是被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語、「照騙」等所迷惑,並未核實其真實身份,甚至「搞錯」對象性別。因此,請慎重對待網戀,切勿抱著「迎娶白富美」、「嫁入豪門」等心態找對象,否則很容易掉入騙子量身定製的夢幻圈套。
2
涉及錢財問題要警惕!在此類案例中,犯罪分子會編造各種理由向被害人索要錢款,或以高回報、高額利益等藉口誘騙受害者投資、充值,從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網絡交友時,凡是遇到錢財問題,均要「三思」!如發生被詐騙的情況,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3
增強法制觀念,切勿由受害者變為加害者。在電信詐騙案例中,部分被告人系受老鄉、網友欺騙而加入犯罪團夥,甚至有未成年人被騙成為犯罪團夥的成員。請謹記,正規的工作是不需要預繳培訓費等各種費用,也不會限制員工的自由。如果遇到上述情況,大家在面對誘惑時要懂得說「不」,切勿抱有僥倖心理而陷入犯罪泥潭。
圖文|佛山中院未成年人案件審判庭
原標題:《網戀嗎?騙錢騙感情那種!大型網戀翻車現場:可能性別都是錯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