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戰爭中,大約有3500艘艦船被擊毀,上百萬噸的貨物沉入冰冷的海底,7萬多人葬身魚腹。
《灰獵犬號》展現得剛好就是大西洋上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由37隻盟軍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在美國驅逐艦長克勞斯的帶領下,護航穿越大西洋,意外遭遇德國U型潛艇追擊。
《灰獵犬號》是根據C.S.福瑞斯特的《牧羊人》改編而成。電影中緊張的節奏渲染和情節的設置剛好完美了詮釋了「牧羊人」的概念。
主角克勞斯艦長(湯姆漢克斯飾演)一個人完美的操控整艘戰艦,成功的實現逆境翻盤,痛殺4艘潛艇。
在這場長達40個小時的拉鋸戰中,更多的人性被展現出來。
面對死亡和無休止的傷害,戰爭永遠不會有勝利者!
01
《灰獵犬號》幾乎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情節,開篇直接把故事推入高潮,並一直持續到最後。
當僅剩的三艘驅逐艦離開護航貨輪,視角一下拉開的時候,整個大西洋壯闊的視野才展現在觀眾視線中,而由此帶來的傷痛感更是久久不能平息。
這只是上百次大西洋戰鬥中微不足道的一場,但是戰火之中展現出來的人性卻格外的刺痛人心。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克勞斯艦長每一次的指令和極端的操作都會引起船員的緊張注視。
這可以說是一場心理的博弈。在大西洋洶湧的海底潛伏的數艘潛艇,隨時都可能發射魚雷攻擊驅逐艦,而艦長的指令就是士兵活下去的希望。
當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的時候,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就都成了上帝的安排。
克勞斯當然明白船員的感受,他不光掌控著船員的姓名,也掌控著數十艘貨輪的命運。
02
當第一艘德國潛艇被擊沉的時候,海面上浮現出破損的殘骸和油印。克勞斯成功地阻止了一次突襲,他不光救了貨輪也給整艘戰艦的士兵帶來了希望。
就當歡呼雀躍的士兵準備近距離拍照確認,並上報請功的時候,克勞斯艦長卻拒絕了士兵的恭喜。
他冷漠的說:「這是50條人命。」
雖然他們贏得了一場戰鬥的勝利,但是也斷送了50個年輕的生命。然而,克勞斯艦長卻不得不繼續這麼做,因為死亡總是對等的,不知何時就會輪到自己。
第一艘德國潛艇被擊沉,也激怒了潛伏在水下的其他德國人。他們像兇惡的狼群一般尾隨著護航艦隊,時刻伺機發起報復性攻擊。
隨著夜晚的來臨,數艘驅逐艦和貨輪都葬身大海。而灰獵犬毫無休止的戰鬥,彈藥補給也已經不足,一切都向著悲劇發展。
克勞斯艦長依靠著個人的判斷,大膽的嘗試和賭博式的行為,最終迎來了援軍的支援。
正像牧羊人一般:一個人,幾條狗,帶著一群待宰羔羊與狼對峙。
克勞斯艦長無疑就是那個掌控大局的牧羊人。
03
《灰獵犬號》其中有這樣一個情節令人動容。
克勞斯艦長的在40多個小時的戰鬥中幾乎沒吃一點東西。黑人廚師給他準備了三次用餐,都被意外來臨的戰鬥給浪費了。
這位身著白衣的黑人每次都用關懷的話語細心的勸告艦長及時用餐。
對比冷酷殘忍的戰爭,用餐的時光就顯得格外溫情了許多,而黑人廚師展現出來的關懷更是讓硬朗的故事情節產生了一絲人性的溫度。
可是,當德國潛艇突發的炮彈擊中灰獵犬號的時候,這位黑人廚師卻意外被炮彈擊中去世了。
這一次意外,深深的刺痛克勞斯艦長。這位黑人廚師,應該是這場戰爭中最不該死掉的人。他的任務只是提供食物供給,甚至武器都不曾拿起過的人,現在卻第一個死掉了。
戰爭的殘酷再一次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剛剛還在用體貼關懷的話語問候自己,現在已經成了戰爭的被害者。
當艦船上舉行的葬禮還沒進行完畢的時候,突然而至的魚雷再一次把所有人的悲痛帶回到現實。
這裡是大西洋,這裡有戰爭,這裡一定會死人,不是別人就是自己。
04
當人們看著萬噸油輪騰起火焰巨浪,沉入海底的時候;當人們撈起飄散在海面上的倖存者的時候;當人們親眼看見魚雷擦著驅逐艦的船體划過的時候,戰爭的殘酷性也深深的印入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當灰獵犬號成功的等到換班的艦隊支援,他們的隊伍只剩最後三艘戰艦了。所有的士兵都為這一場戰爭的勝利歡呼鼓舞,他們站在甲板上向著遠離的油輪招手致意。
而此時,克勞斯艦長卻沉默的看著眼前的一切。多少人為此喪生大海,有敵人也有朋友。
本該毫無瓜葛的人,因為戰爭的對立性而遭遇廝殺,而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背後都有相同的眼淚和悲傷。
當一艘巨大的貨輪與灰獵犬號擦身而過的時候,貨輪上數萬名士兵幾乎同時振臂歡呼起來。
如果沒有灰獵犬號的頑強阻擊,可能眼前的這些人都會死在大西洋。信奉上帝的克勞斯艦長在表露仁慈的一面時,也不得不展現出殘忍的一面。
這就是戰爭的傷害。對於國家來說,一場戰爭總有勝負和成敗。但是對於人類來說, 戰爭從來沒有勝利者,有的只是無盡的悲傷和反省。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