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墨
單看標題,很多讀者自認已經猜到了結果,他們認為殺死婚姻的最大兇手一定是:婚外情。
婚外情是婚姻的最大殺手沒錯,這連小學生都知道,但它卻不配「潛伏」二字。
這篇文章要講的,並非是婚外情、婆媳關係破裂、財產分配不合等等顯而易見的矛盾衝突,而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你們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婚姻質量的4大殺手。
只要是結過婚的人,對這4個殺手自然不會陌生,但其中「深意」卻很少有人知道。就連那些湊合了一輩子的老夫妻,被這4個殺手摺磨一生,卻到死都沒能看清它們的長相。
①
殺手一:批判(Criticism)
批判這個詞經常被人誤解,因為「批判」容易跟「批評」和「抱怨」混淆。舉個例子:丈夫跟妻子約好晚上六點在電影院門口見面,但丈夫遲到了,妻子對此很不滿意,她有3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1. 抱怨:「我最擔心的就是你遲到了也不給我先打個電話,都在外面等你半天了,這麼晚才來,煩人。」
2. 批評:「你怎麼才來?我都等你半天了,你覺得這樣做好嗎?還好我不是你領導,你在公司遲到,你同事怎麼看你?」
3. 批判:「你這個人真是自私,光想著自己,一點都不考慮別人。我這大冷天在這等你,你連個電話都不提前打,你到底有沒有把我放在心上?」
看出批判跟抱怨和批評的差別了嗎?批評和抱怨是只就事論事,而批判是借著事情本身往上發揮,直接攻擊甚至質疑對方的人品。質疑人品就意味著挑戰對方的三觀,如果一個人的三觀被攻擊,他就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以批判在婚姻中用不得。
你可以批評他遲到,讓他下次注意,但不能說他自私甚至不愛你。
②
殺手二:輕蔑(Contempt)
婚姻中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輕蔑、嘲笑、不尊重自己的伴侶,最可怕的是他們往往無法自我察覺。很多人還會借題發揮,不光要展示自己「行」,還要狠狠地說對方「不行」,例如:
「你說我對這個家出了多少力?洗衣服做飯我幹,孩子我管,那你在外面能賺來錢也行啊,你也賺不來錢,幹個破工作下了班回來就撂攤子不管了,一個人打遊戲去了。你說說你怎麼這麼沒出息?社會上混不下去,家裡弄得一團糟,我光照顧孩子就夠累的了,我還得照顧你?」
輕蔑本質是一種深層次的指責,你可能覺得自己抒發一通心裡舒服了,可聽這話的人心裡可就鬱悶了。表面上他們可能風平浪靜,可心裡卻是一浪接一浪。因為他們會感到被輕視、無用和恥辱,時間長了還會產生自卑情緒,最後真變得「一無是處」了。
經研究發現,經常用輕蔑情緒溝通的夫妻,免疫機能也更加脆弱,容易感冒生病。不光生理,心理上也極易出現負面情緒,整日患得患失,因為生怕一不小心又被對方輕蔑,最後生活沉溺在憂鬱之中。
③
殺手三:防禦機制(Defensiveness)
每個人都有心理防禦機制,但在夫妻交往中防禦機制危害極大。什麼叫「防禦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說你不行或者不對的時候,你本能地想要反駁,然後把矛頭指向對方。
比如,妻子對丈夫說:「早上讓你去買醬油,你買了嗎?」
丈夫一旦心理防禦機制啟動,就會說:「哎呦,工作太忙了,領導給我安排了個新任務,沒空去啊,你怎麼不去買?」
這個丈夫就是在防禦,而且轉移話題之後還要反擊,反問妻子怎麼自己不去買。其實問題出在丈夫,但他巧妙地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出去,反而認為是妻子不理解他工作忙,這點小事還要他去做。
養成這種防禦姿態絕非一日之功,肯定是長年累月的老毛病了。但只要你知道自己錯在哪兒,想改不難。丈夫只要這樣說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哎呀,是我的錯,今天給忙完了,應該早跟你說讓你去的,那我現在下去買吧」。
雖然我們都能理解防禦機制並非有意,但它卻沒有任何正面的影響,丈夫一反擊,妻子必然還會跟著反擊,這一來二去夫妻之間矛盾就不知不覺加深了。其實說到底不過就是一件小事,何必一件小事而因小失大呢。
④
殺手四:心牆(Stonewalling)
心牆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在自己和伴侶之間建了一堵牆。心牆是一種更深的心理防禦,可以把它理解為逃避。每當有事發生時,不是積極地面對問題,而是選擇岔開話題或者逃避。比如妻子對丈夫說:
「你下次能不能主動洗碗?每次都是我做飯我洗碗,不是說好了分工嗎,你就不能主動點?」
如果這時丈夫選擇逃避,就會說:
「恩……對了,明天早上咱吃什麼?」
心牆就是逃避,逃避就是岔開話題。有時不只是岔開話題,還有些人會找一些正在忙的事情做掩護,等他們忙完了你也就忘了,也就沒法追究他們之前的問題。這類問題出現多次得不到解決,最後都不了了之,那麼你們婚姻的矛盾就會越積越深,最後離婚一觸即發。
看完這婚姻的4個殺手,你有沒有新的體會呢?婚姻需要兩人共同攜手經營,各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