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2日05時50分左右發生了金星合月天文奇觀,金星位於月亮以南1.3度左右的位置上。
在這個時間附近,以肉眼從地面看去,金星與月亮的二維距離在夜空中看起來是比較接近的,但是在三維空間上,它們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大約9600萬千米)。所以,金星合月現象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金星伴月。
2019年的第二天就會發生金星伴月這一天文奇觀,當金星、月球和地球排成一條直線時,就有可能出現這種天象,兩者之間的距離達到最近,為行星合月天象中的一種。
「金星合月」現象大約每30天發生一次,金星是從太陽向外的第二顆行星,在大小上和地球幾乎可以說是雙胞胎,金星半徑比地球少300公裡,質量為地球的82%。
金星為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除月亮外最亮的星體),由於位於地球軌道之內,金星有時是晨星,有時又變為昏星。
在羅馬神話中,金星名字的來源是維納斯(Venus),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也是夜空中的「女神」,因為它明亮而易見。
當金星黎明前升起在東方,古代稱為「啟明星」;當金星黃昏後出現在西方,稱之為「長庚星」。
古人認為,天象為王侯將相、朝廷命數的徵兆,一旦天象異常,就意示著人世間的某種預兆。古書中有不少相關的記載(太白=金星):
王莽地皇四年秋,太白在太微中,燭地如月光。太白為兵,太微為天庭。太白贏而北入太微,是大兵將入天子廷也。
時莽遣兵至昆陽,為光武所破。漢將鄧曄進攻京師,十月殺莽,大兵蹈藉宮廷之中。更始入長安,復敗,赤眉立劉盆子為天子,皆以大兵入宮廷,是其應也。
後漢孝明永平十五年十一月乙丑,太白入月中,為大將戮,人主亡,不出三年。後三年,孝明帝崩。
鹹康四年四月己巳,七月乙巳,月俱奄太白。佔曰:「人君死,又為兵,人主惡之。」
太白屬金,金主兵革,金星合月,多主兵戈誅伐之象。
關於古人對天象的看法,多半充滿了玄學的味道。
在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今天,權當八卦娛樂來看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山川地理、人文百科、風水神話
你的轉發和讚賞,就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