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除了積極配合醫學上的治療,日常生活的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對控制癌症發展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比如運動,運動能增強抵抗力,但臨床上有不少癌症患者術後每天都堅持鍛鍊,複查的時候,卻發現癌細胞轉移了,這讓他們感嘆,得了癌症還是不要折騰了,養著吧,運動反而促進了癌細胞的轉移,這不是好心辦壞事嗎?
但運動真的能促進癌細胞轉移嗎?轉移時,身體會出現哪些異常?下面告訴大家真相,很多人都走入了誤區。
尚未有證據顯示運動能加快癌細胞的轉移與擴散,正相反,患者在身體情況可以運動的情況下,適當運動,對身體恢復有好處,是有利於治療癌症的。
癌症患者適度運動,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毒素的排出,增強體質與抵抗力,能夠預防癌症發生轉移或復發;也能調節患者的心態,幫助其釋放壓力,緩解緊張的情緒,對治療有幫助。
根據自己的實際身體情況進行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且要根據不同時期的狀態,選擇運動方式,靈活調整。運動一定要把握好度,適度即可,過猶不及。
運動不是癌細胞轉移的真正的原因,癌症是否發生轉移,跟腫瘤本身有關係,如果腫瘤體積較大、分期速度晚、生長快,可能更容易發生轉移。
跟患者的身體素質也有關係,特別是免疫力和抵抗力比較弱的,難以阻止腫瘤的發展,或者患者沒有積極配合治療,癌細胞自然更容易發生轉移。
癌細胞轉移時,身體出現疼痛的部位可能會變多,除了患有癌症的部位,其他一些部位也會產生疼痛,或許是轉移的信號。
癌細胞在轉移時,還會釋放出致癌因子,途徑的部位可能會因此發生炎症反應,從而引起發熱。這種發熱與普通的發熱相比,持續時間比較長,容易反覆,通常是以低熱為主,嚴重的也會出現高熱。
此外,癌細胞轉移到了不同的部位,引起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如果轉移到肝臟,可能會出現黃疸、肝脾腫大等症狀;轉移到肺部,可能會伴有明顯的咳嗽症狀;轉移到骨骼和關節處,就容易引起關節疼痛甚至骨折。
癌症已經很可怕了,癌症再發生轉移,對患者的打擊更大,也會降低治癒率和生存率,因此患者一定要學會降低癌症轉移到風險。
定期複查尤為關鍵,尤其是術後幾年內,是癌症復發和轉移的高發期,患者一定不要存在放鬆的心理,覺得一勞永逸了,一定要積極複查。
另外就是要保持一個好心態,相信科學相信醫生,積極配合治療,並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健康合理的飲食,攝入充足全面的營養,增強抵抗力,才能更好的對抗腫瘤。
總而言之,運動一般是劊促進癌細胞轉移的,正確且適度的運動,反而有利於抗癌,癌細胞發生轉移的真正原因以及轉移時釋放出的信號,上文已經作出了介紹,患者要學會正確的預防方法,避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