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紅,哇,大氣磅礴的名字,大家都知道,花的花期其實是很短暫的,那麼是什麼樣的花朵,敢取出千日紅這般的名字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聊聊,這美麗的觀賞植物千日紅。
大紅花不知醜,圓仔花醜不知,這是養花人都比較熟悉的俗諺,用來調侃不謙虛的人,其實大紅花很漂亮,而圓仔花並不醜,而且在夏天是非常具有抗耐性的優質草花。而千日紅看起來很像湯圓的紫紅圓球形花,其實是由很多小花所組成,真正的花很小沒有花瓣,而具有觀賞價值的是紙質的花萼,故可歷久不凋,也不褪色,所以才有千日紅、百日紅之美譽,其花語還被奉為不朽。千日紅和雞冠花一樣,都是中元及七夕祭拜祭祀的重要花卉。
這麼美麗的花朵當然很多人喜愛它了,種植千日紅的人也是非常多的人,那麼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種植它的一些你可能還不知道的小知識吧。
繁殖方式以播種為主,春季播種夏季開花,發芽適溫15~20°C ,因種子有苞片包覆,不易吸水,故在播種前以粗砂混合搓揉,使苞片脫落後再行播種為宜。
栽培方式:千日紅,生性強健,枝條分枝性佳,花色豔麗:鮮紅、紫紅、橙、粉紅、白等,其中又以紅色較為常見,再加上花期長,故名為千日紅。花由數十朵小花甚至上百朵組成之圓球狀花穗,小花無花瓣,因翼狀苞片似紙質,故做乾燥花非常合適。花期6~11月,是不可多得的夏日草花。
千日紅原產於印度,接著傳入中國華南地區,更早的《本草綱目》也無千日紅的記載。
在一些古代文獻中也有說明婦女熱愛此紅花並將花朵簪於髮髻,儼然形成一股鄉間的潮流。
花朵因其形似湯圓故稱為圓仔花,千日紅和圓仔花等象徵著吉祥、美滿的好名字。
在臺灣的許多民間節慶活動當中仍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譬如在鄉間的婚嫁當天男方得準備一個用千日紅和扁柏枝葉裝飾的花盤。隨著迎娶隊伍和禮物送到女方祭拜祖先後再和新娘一起迎接回家。另外在七夕黃昏也有用一盤千日紅祭拜兒童守護神七娘媽, 以求早生貴子和使孩子們長得更健康長命的習俗。
當然,這麼有文化傳承的花朵還是要介紹它的種植細節好讓大家都種植上它啦。
千日紅習慣採播種法繁植,於春天二三月份播種!六至九月開花。使用穴盤加入泥炭土,輕壓密實,用水噴溼穴盤的植土,溼潤卽可,每穴置入二至三顆種子,完後再撒上泥炭土薄蓋種子,澆水請用浸泡方式給水!或用蓮蓬撒水(避免水的直衝,以免種子遺失,卽完成播種。移置陰涼處約二星期發芽)。
穴盤、泥炭土和培養土園藝店有販售。培養土要曬乾或陰乾,預備做為千日紅的培植土生長使用!宜使用新土。
待幼苗己平均發芽,卽移置光線處培育。幼苗生長至5至8公分高,分植至五吋塑膠盆或自備的盆缽正常栽培。
了解一下栽培管理:首先日照:千日紅喜全日照光線,每天六小時以上,半日照花較少。通風高溫的的環境。
澆水:宜早上澆水,水要澆透流出排水口才可停水,再次澆水是看或用手感覺泥土表面,呈微幹時再充實給水。日照的強弱、空氣中的乾濕和溫度,會影向快、慢澆水的時間!你個人可依前言澆水模式觀查一段時間,自會學得澆水方法!
肥料:經穴盤移植時請勿施肥,待日照生長二星期己正常時再施肥。每個月春至秋施肥一次。肥料以有機質開花肥或複合肥料使用。
摘芽:千日紅生長至10公分,進行摘心芽,可分化多分枝。
看完本篇文章的介紹,不知道各位喜歡種植觀賞花的朋友們是不是對千日紅有了更深的喜愛呢?那麼種植技巧你學會了嗎,快去試試吧。
今天的內容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