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是一部我極其想要推薦的電影,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內涵了!這部電影改編自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但它卻是的總投資才一萬美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我們腦子裡的電影大片動不動都是上千萬上億的,這部電影的成本卻非常的低!但卻有著極大的思想性。
影片講述35歲的哈佛曆史教授約翰,他在工作十年後毅然選擇了辭職,同事們前來送行並紛紛表示不解,故事由此而拉開帷幕。基本所有的鏡頭都是對話,也都在他家裡完成!看似簡陋的房屋內,梵谷的畫、中世紀的弓箭、史前的石斧裝飾其中,然後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等一眾知識淵博之人齊聚於內。約翰面對同事朋友們的反覆詰問,只能說出實情,他是一個不死的人。他自稱活了14000年,由約翰對他14000年人生的講述,基本就是一部縮略版的人類文明史,而且人類世界的大事件他基本都親證了,他見過佛陀並跟隨學習,而他本人就是耶穌!這場最後的聚會讓這一群大學教授們腦洞大開,也從單純送別演化成了一次顛覆傳統的學術激辯,並藉此考驗著觀眾的思辨能力。
把他列為科幻我覺得太貶低它的價值了,能夠把生與死這個人類永恆的哲學問題用這樣的電影語言演繹,激發人的思考,很不簡單,更看出作者有著極淵博的知識和學養,他能把歷史學家、宗教學家、生物學家、心理學家的角色擺進場景,用他們的嘴問出極高明的問題,說明作者是懂這四科的,而約翰能回答四科專家的詰問並說服了他們,又代表作者本人水平上的超越。更可以看出他對佛教和基督教不只是一般的懂而已,因為他通過這部作品講出的耶穌從釋迦牟尼佛那得道然後再到耶路撒冷傳道的事,正是近代有傳彼得所著《水上門徒傳》所印證的事實,也是虛雲老和尚曾開示過的耶教從佛而來的背景,而這能被主流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搬上銀幕,我需要讚嘆他們的社會這種極大的包容力。也讚嘆他們敢於這樣去假設和推導,因為人類的思想要進步,首先總是離不開大膽假設,然後才會有後面的求索。
活了14000年的約翰
最精彩的我覺得是在影片最後,朋友們陸續離去,離去的順序是極高明的安排。首先,是對不死的約翰根本不能信服的考古學家Art帶著他女朋友不屑地走了,他從一開始就帶著懷疑和抗拒,所以他離真相和真理最遠,他先走了。
考古學家
然後是生物學家Harry和他基督教信仰的太太,他們對約翰是友善的,雖然約翰的故事帶給了基督教信仰的老太太某種厭惡和抗拒,但是他們並不真正關心真相是什麼,因為即便是知道了對他們原來的生活也沒太大的意義,所以反正約翰(真相)要走了,為什麼不愉快一點呢,他們表達了他們的包容之後,他們也離去了。
生物學家夫婦
第三個走的是人類學家Anthropologic,他一直在故事的始終表現出一種謙卑的吸收態度,雖然不能直接去接納這個看起來像科學假設一樣的約翰的身世,但是他還是收藏了約翰的一個古老的斧刀,代表約翰已啟蒙了他,他會繼續去研究和探索。
人類學家
第四個離開的是上了年紀的老心理學家Will,他固執的理性使他最為抵制約翰,甚至他一度拔槍對著約翰,因為他的保守主義受到了挑戰,但是他卻在即要離開的一刻自己證實了約翰是他的親身父親,從而證明了約翰不死以及所說的一些都是事實,他因為過於激動而心臟病發死了,說明真理和真相最後總要被證明的,被動接受真理真相的人往往是要付出慘重的代價乃至付出生命。
老心理學家
最後陪伴約翰到最後的是他們同一個辦公室的女同事,她一直在內心愛著他,不管他是眼前35歲的博士,還是已經活過14000年的古人,她內心只有一種接納,沒有像別人一樣複雜的想法,她渴望和他在一起,並一直維護著他。所以最後約翰的離開,她堅持到了最後,反而成為了他們幸福生活在一起的開始,她,最後坐上了他的車…….說明面對真理真相,我們只有主動去擁抱它,才能得到好的結果!這樣的一種巧妙的安排,似乎有點暗合了馬斯洛的人類需求5個層次的分析,又揭示了現實中人們追求真理的不同層次,相當高明!
女同事
兩三年前當我看完這部片子,我當時腦門一熱就把我微信的頭像換成「思想者」的圖片,因為它啟發了我的思考,也希望這樣有深度的作品,能啟蒙更多的人,讓他們能打破固有的思想樊籬,成為能獨立思考的人,成為擁抱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