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部警匪片,《解救吾先生》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其真實性!
發生在2004年的「吳若甫綁架案」曾轟動一時,只要稍加關注,案件的過程和結果便一目了然。
綁架案的受害者吳若甫的參演,算是《解救吾先生》的一大亮點,畢竟他是當年真正綁架案的主角,十年來想把這個故事拍成電影的人不少,但直到碰見導演丁晟,他才同意拍,甚至親自出演,這本身就意義匪淺。
《解救吾先生》發布會
吳若甫在電影中飾演警察
劇組成員
劉德華飾演的吾先生,一定程度上就是他自己,這個同樣讓人聯繫到現實的設定,卻用得十分巧妙。
吾先生被綁架後,從綁匪的反應裡就很能說明他的地位——沒有人不認識他,幾乎所有人都看過他演戲。這樣的人物並不多,而已經做了三十多年大眾偶像的劉德華,恰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被綁架後,會引起的效應,包括綁匪跟他的互動都變得格外合理。
為了拍《解救吾先生》,丁晟在刑警隊待了三個月,從接報案,到現場、分析,包括線索的摸排,再到抓捕、審訊、指認現場,跟了完整的7個案子。
得天獨厚的條件,讓他接觸到了平常人不可能了解的東西,也讓他對公安有了清晰的認識。所以《解救吾先生》裡,警察的工作格外的寫實,尤其是線索摸排階段的瑣碎,很難在一般作品中見到,包括抓捕時一次次的錯過,和在街頭辦案時對人群的顧慮。
還有很多警察的常用詞,比如電影中的「摘」,就是「抓」的意思,不敢多用也是為了保護警察工作的私密性。
導演丁晟
王千源飾演綁匪華子
王千源在電影中的表演算是一大亮點
影片中帶有國徽的警帽令人印象深刻
影片對於描繪城市的細節同樣出色。
故事的發生地在北京,片中展現的,就是一個人群混雜、噪音滿溢的城市,尤其是亂鬨鬨的小區門口、路邊的燒烤攤等等,都是我們熟悉的北京一部分的縮影。
這種生活化的展現,跟《神探亨特張》有點像,帶著點生活氣的城市,卻是最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