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翔
........從小一直對自然科學,尤其是天文學興趣濃厚。小學五年級起開始訂閱《少年科學畫報》,經常被當中行星、恆星、星雲等各類天體的圖片迷得一愣一愣。多數時候拿著剪刀,把雜誌上的圖片仔細剪下,貼在臥室床頭,漸漸的幾乎佔滿整面牆。每晚睡覺之前會盯著一大幅土星的圖片發呆很久,周遭的光環和黝黑的背景仿佛要將人吸進去。睡著後做各種光怪陸離遨遊太空的夢。
........於是持續不斷的看天文學方面的書,很多時候覺得晦澀,理所應當的半懂不懂。但也都囫圇吞下,落得一知半解的下場。不過個人看來,能讀懂多少專業知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了解了你所生存宇宙(甚至可能還有平行宇宙)的廣袤之後,你會深深感觸自身的卑微和渺小。驚覺自己一生同這宇宙相比,無非是浮遊之於滄海,灰燼之於浩淼。故得志時提醒自己,不過滄海一粟,失落時寬慰我身,一切終將飄散。憤懣、厭惡、嫉妒等負面情緒,可能變得不那麼糟粕,而希望即便稀薄,也總會降臨罷。
........回到正題來,了解宇宙的形成,了解人類的起源,了解居住的星球,僅靠天文學是遠遠不夠。天體如何運行,引力如何作用,世界如何演化,需要更多思考。物理學、數學、化學,甚至人類學,都需粉墨登場。於是發現自己懂的遠遠不夠,需要看的書還有很多很多。近兩年很迷加來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學家,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理論物理學教授,寫過《超越愛因斯坦》、《量子場論》和《超弦導論》等很多有意思的書,此外還參加各種電臺電視節目的錄製,並在諸多自然科學的紀錄片中露面。老爺子頭髮花白,精神矍鑠,思維伶俐,口才驚人,善用淺顯精闢的語言解釋晦澀深奧的理論。最近剛看完他的《超越時空》,該書用生動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現代物理前沿之一超空間理論。
..........我們對世界最牢固的常識性觀念是:世界是三維的。當然,長、寬和高已經足以描述我們的可見宇宙中的所有物體。而如果我們把時間作為另一維包含進來,那麼四維足以記錄宇宙中的所有事件。然而超空間理論認為,有超越於人們普遍接受的四維時空的維度存在,宇宙可能確實存在於高維空間中。它甚至預測了精確的維數:十維。 諸如光、引力等均被納入這些維度。這本書介紹了超空間理論的前世今生,加來道雄先生用了諸多淺顯生動的例子來闡述這一極其抽象的理論。讀完這本書後,最重要的一個感受是:一切存在都沒有那麼理所當然,背後必定有深層次的理論支撐。這麼說過於抽象,我舉個例子。
.........想像一個淺淺的水池,裡面遊弋著五彩斑斕的鯉魚,它們的一生就在睡蓮穿梭間度過,波瀾不驚。它們相信它們的「宇宙」就由陰暗的池水和睡蓮構成。大部分時間,它們在池底漫遊,因此它們只能模糊意識到水面上存在另一個外部世界。人類世界的本質已經超越了它們的理解力。人類和鯉魚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宇宙間,由一層「柵欄」,即薄薄的水面分隔開來。
這個鯉魚社會中也應該存在「科學家」吧。如同人類的科學家一樣,它們能感知另一個世界,卻無法證實。於是它們說,我們存在的宇宙是唯一。
.......然後將這條「科學家魚」從水池裡撈出來幾秒,再扔回水池。這位「科學家魚」會怎樣?幾秒內它掙扎、驚恐,而回到水池後慢慢鎮定,開始向其他鯉魚講述一個傳奇故事:「突然間我被拉進一個冥冥世界,強光刺眼,有很多我不認識的物體,最奇怪是抓我的那個生物完全不像魚。他沒有魚鰭,仍行動自如。我感覺到熟悉的自然規律不再適合這個冥冥世界。」
........人類就如同自鳴得意的在池中遊動的魚,一生在「池子」中度過,以為我們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我們自以為是地拒絕承認就在我們宇宙跟前存在有別的平行宇宙或多維空間,而這些都超越了我們的理解力。
..........你無法理解,不代表它不存在。
.........而在更高維的空間中,甚至「存在」這個詞的意義都截然不同。
加來道雄的這本書,為讀者提供了看待自我,看待世界的新角度,如同置身於平行宇宙,靜默且關切的,看著自身的一切。
當代物理學中一些非常重要而又艱深的思想,往往因為難以形象淺顯地解說而不易為公眾了解。本書作者不畏艱辛,用很生動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現代物理前沿之一——超空間理論。全書15章分為4篇,分別描述了超空間的研究歷史,超空間理論通往愛因斯坦夢寐以求的「物理學聖杯」統一場論的可能性,通過超空間穿越時空的可能性的理論探討,以及何時方能實際利用超空間理論所具有的潛在威力。詳盡而又如此通俗地講述這種理論,在本書之前尚未見先例。
美籍日裔物理學家,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理論物理學教授。他畢業於哈佛大學,而後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哲學博士學位。他是《超越愛因斯坦》(與特雷納合著)、《量子場論》和《超弦導論》諸書的作者,還曾擔任廣播電臺每周一次一小時科學節目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