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植物的冷知識,看看你都知道哪些~
1、植物也有生物鐘
植物和人類一樣是有生物鐘的,比如植物的開花時間和葉子的睡眠行為就是由植物生物鐘支配的,還有植物的呼吸,光合作用,生長速度等多種多樣的生理行為都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2、無花果真的開花嗎?
無花果是開花的。它的花在總軸的頂端向下凹進去,長成一個肥厚的肉質空心圓球,球頂有一個未封死的小孔。用刀把圓球切開,在空腔周緣的上端可以看到許多小雄花,下端有小雌花,無花果靠蟲媒傳粉,在開花的季節,有一種蟲子從小孔鑽進去幫助它傳粉。
3、為什麼落葉多是背面向上
樹葉的正面細胞排列整齊、緊密、包含著許多葉綠體,稱為柵欄組織。而背面細胞內葉綠體少,排列疏鬆,稱為海綿組織,它比正面重於背面,所以樹葉飄落向大地的時候,大多數就會背面向上。
4、觸摸,對植物生長有影響
科學實驗發現,經常觸摸可以抑制植物生長。因為植物有一種會控制生長基因表達的機制,經常觸摸會對植物生長有一定的影響。當然,處於絕佳生長環境、喜歡徒長的植物除外。另外,一般植物的剛結出的小果實最好也別老觸摸。一是它們還沒有長成,容易被碰掉;再就是它們還很嬌嫩,很容易會因觸碰而損傷組織,不但會影響它們生長,嚴重的還會爛掉。
5、會發光的植物
由於植物體內有大量磷,當磷和空氣接觸時,就會發出冷光,如非洲北部的「夜光樹」,古巴的「夜皇后花」、我國井岡山地區的「燈籠樹。」這種磷光的亮度和樹的大小成正比。
6、為什麼霜降之後的青菜比較好吃
有些青菜在霜降的時候為了抵禦寒冷,會將澱粉類物質轉化成糖類,所以霜降過後青菜會比較甜。
7、竹子不是樹,開花即死亡
竹子雖然長得高大,但它是禾本科竹亞科的代稱,屬於草本植物而非木本植物。竹子莖中空,沒有次生木質部,而一般的樹是有年輪的。《山海經》有言:「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結實,結實必枯死,實落又復生。」竹子一生只開一次花,開花結果後竹子即死亡,這也是竹子有性繁殖更新、不斷繁衍復壯的過程。
8、臘梅不是梅花
臘梅一般在農曆臘月開放,因其香似梅花、色似蜜蠟而得名臘梅。雖然臘梅和梅花長得略像,但二者的花期、葉片、樹冠、顏色、香味等等甚至植物種屬都不盡相同。一直被認為是梅花近親的臘梅屬於蠟梅科蠟梅屬的落葉灌木,並不是梅花。
9、山荷葉淋雨變透明
夏季開花的山荷葉,又稱骨架花、水晶花、旱八角、金魁蓮等,正常顏色是白色的,但淋雨後或是灑水後會變得透明,再等到花上的水分消失後,就恢復白色。雖然很奇特,但這實際上只是一種物理現象。其原理是花瓣遇水後,水就從花瓣的間隙處滲入,慢慢的整個花就會變晶瑩剔透。和穿白襯衫被雨淋溼後變得透明是一個道理。除了山荷葉,伏毛銀蓮花、龍膽科獐牙菜屬、日本的輪葉沙參等花瓣很薄又是白色的植物,也可以在淋雨後變得透明。
10、鴛鴦茉莉會變色
耐乾旱不耐澇的鴛鴦茉莉,初開花為藍紫色,再漸變為雪青色,後變為白色。更由於花開有先後,在同一株鴛鴦茉莉上還能同時見到藍、紫、白色的花,故名。鴛鴦茉莉會變色,一般是因為它的花青素會隨著環境的酸鹼度、氣溫等環境條件變化而逐漸減少,從而導致色彩漸褪、一日一變等現象。而且天氣越晴朗,變色越是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