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魚和海葵是互利共生的關係,但這種關係不是隨便就能建立的。大家知道的可能是海葵如何如何保護小丑魚,但是小丑魚其實也從一些吃海葵的尖嘴魚之下保護了海葵。
圖片:sciencedaily.com (© formiktopus / Fotolia)
無數海葵中,僅有一些品種的海葵可以跟某些小丑魚建立關係,而且一些小丑魚對以後會成為自己家的海葵的顏色也是挑剔,會挑選顏色相近的海葵。今後一家子就住這了~
筆者所在研究所水槽裡的小丑魚,在衝繩喜好與漢氏大海葵(Stichodactyla haddoni)共生。拍攝:千野youko
小丑魚身上的黏液層比其他的魚厚三四倍,其中不僅有它自身的黏液,還混合了海葵的黏液。幼魚出生後就開始小心翼翼蹭著海葵的粘液,為了以後能進出自如。
上圖小丑魚的寶寶們。拍攝:千野youko
日本有兩位女子高中生進行過觸摸實驗,她們倆用不同濃度比例的鈣鎂溶液各種進行觸摸嘗試,發現Mg的含量低於海水時,海葵刺細胞會射出。小丑魚身上的粘液,Mg濃度比海水高,是雀鯛(Chromis notata)的十倍左右。
實驗裡用來對比的雀鯛是這個傢伙。圖片:wiki commons
另外,會不會被水母蜇這個……我是沒見過哪只水母潛那麼深到海葵那個深度。水母很喜歡漂浮在海水上層,這裡光線充足浮遊植物多。理論上,有可能的。
毒性最大的水母之一,澳大利亞箱形水母(Chironex fleckeri)。圖片:leisurepro.com
另外,最毒的生物不是水母。當然,水母裡最毒的足以弄死人了。之前看了一部紀錄片,discover的貌似,十大毒物還是啥,水母貌似沒排上號。另外毒還分好多種啊,神經毒素或者其他毒素。
對於我個人而言,最怕的是被科摩多巨蜥咬。也不是說它毒吧,主要是它唾液實在是細菌太多。傷口腐敗然後潰爛危及生命啥的……我寧可死在神經毒素下,只痛苦那麼一小會就死了。
科摩多巨蜥的頭骨。圖片:thefearlab.com
@linki 對此文也有貢獻。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