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90後的童年相當有樂趣,雖然當時物質比較匱乏,但可以玩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有長輩的陪伴和同齡人一起遊戲,抓蟲子也是最有趣味性的,給各種奇怪的昆蟲起一些接地氣的名字,間接的消滅了一些害蟲,但消滅更多的是益蟲,畢竟誰不喜歡帥氣的。蜻蜓、蟬、螳螂、天牛、瓢蟲、蟋蟀、螞蚱,都是當年廉價的小寵物,捕捉和飼養成為了親近大自然的方式。這中間也會出現一些小插曲,有的媽媽害怕蟲子,只要偷偷帶回家被發現,也不乏一次愛的教育。
如今身居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已經很難見到這些小昆蟲的身影了,而這些昆蟲也不再是孩子的娛樂方式,玩會兒手機可能比出去玩還有意思,而玩手機始終沒有出去跑跑跳跳來的健康,如果想帶孩子去親近一下大自然只能去郊區了,而城市裡這些小昆蟲消失的原因也很簡單。
城市的各種環境已經不適合昆蟲生存,每年春季給樹打一次藥,會把卵和成蟲全部殺死,四季都會使用「波爾多液」給樹穿上白褲子,爬蟲無法在樹上生存,自然也就無法見到這些昆蟲了。
環境汙染對昆蟲都是致命量,很多城市都有輕微的汙染,但對於昆蟲就非常致命了,昆蟲的生命雖然短暫,但繁殖周期很快,無法順利孵化小昆蟲就會在城市慢慢絕跡。
光汙染對昆蟲也很致命,尤其是現在晚上很多店面還在營業,昆蟲的生存環境變小,尤其是對螢火蟲這樣的昆蟲,他們需要發光吸引伴侶,而太亮的環境會讓他們無法尋找伴侶。
對於不喜歡蟲子的人,現在的生活環境還是很好的,但其實很多昆蟲都是環境指標昆蟲,像蜻蜓、螢火蟲、齒蛉都屬於指標昆蟲,它們喜歡在空氣清新、水質乾淨、植被茂密、夜間安靜的地方生存,如果你周圍還能看見這些昆蟲,那麼你的居住環境就一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