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半、兩年裡,很多人開始丟掉他們以前智能裝JAVA程序的多功能機,丟掉操作畫面不夠方便方面、不夠炫麗的老智能機,開始換上能玩畫面炫麗、性能強大的Android、IPhone。當然對於大部分非硬體帝的智慧型手機來說,常常有一些如:刷機、RAM、ROM、SCLD、IPS等新名稱的洗禮。
因此在這裡小編就將玩智慧型手機時或者買智慧型手機時,所遇到的新名詞進行下幾何整理。
首先我們來看下ARM核心是主控SOC中的重要部分,系統的日常應用都由ARM核心來完成,因此ARM核心的效能很大程度上跟用戶體驗有關。1983年開始,到目前為止,ARM內核共有ARM1、ARM2、ARM6、ARM7、ARM9、ARM10、ARM11和Cortex以及對應的修改版或增強版組成,越靠後的內核,初始頻率越高、架構越先進,功能也越強。目前移動智能終端中常見的為ARM11和Cortex內核
Cortex-A8
Cortex-A8:指令集ARMv7-A,13級整數流水線,超標量雙發射,2.0DMIPS/MHz,標配Neon,不支持多核,10級NEON媒體流水線,專用的L2緩存,帶有可編程的等待狀態 ,運行速度可以達600MHz至1GHz,支持多項與L3存儲器之間的未完成事務,以充分利用CPU。現在主流的中高端單核智慧型手機都是用這個核心的。
ARM11與ARM9
ARM11:指令集ARMv6,8級流水線,1.25DMIPS/MHz,運行頻率300MHz-800MHz,在0.13um工藝,1.2v條件下,ARM11處理器的功耗可以低至0.4mW/MHz。ARMv6保持了所有過去架構中的T(Thumb指令)和E(DSP指令)擴展,ARM11處理器的流水線由8級流水線組成。不過沒有專用的L2緩存,相比Cortex-A8,處理能力會弱很多,現在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很多用的就是這個核心
ARM9:指令集ARMv5,5級流水線,1.1DMIPS/MHz,ARM 9與ARM 11大部分一樣,但是其運行頻率更低,現在新智能基本上已經不用這個核心了,在一些老的智慧型手機上海可以見到。
Cortex-A9
Cortex-A9:指令集ARMv7-A,8級整數流水線,超標量雙發射,亂序執行,2.5DMIPS/MHz,可選配Neon/VFPv3,支持多核,現在市場的雙核設計和平板都是這個核心架構的。
Cortex-A5
Cortex-A5:指令集ARMv7-A,8級整數流水線,1.57DMIPS/MHz,可選配Neon/VFPv3,支持多核,ARM Cortex-A5 處理器是能效最高、成本最低的處理器,能夠向最廣泛的設備提供 Internet 訪問:從入門級智慧型手機、低成本手機和智能移動終端到普遍採用的嵌入式、消費類和工業設備。這個是未來的中低端智慧型手機的核心。現在還沒有產品面世。
Cortex-A15
Cortex-A15:指令集ARMv7-A,超標量,亂序執行,可選配Neon/VFPv4,支持多核。ARM Cortex-A15 處理器是業界迄今為止性能最高且可授予許可的處理器。它提供前所未有的處理功能,與低功耗特性相結合,在各種市場上成就了卓越的產品,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移動計算、高端數字家電、伺服器和無線基礎結構,暫時產品還沒上市,可能要等到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年初。
第2頁名詞解釋ROM/RAM/軟解/硬解我們在看一款新的智慧型手機信息的時候,一般可以看到廠商和媒體會給出這款智能的手機的RAM和ROM.
RAM與ROM
RAM,全名:Ramdom Access Memory,易揮發性隨機存取存儲器,高速存取,讀寫時間相等,且與地址無關。口頭話一點:手機的RAM就是手機的運行內存一樣,RAM越大,你的智慧型手機可同時運行的程序也就越多,對手機的操作速度也有些影響,不會卡頓。
ROM,全名: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通常指非揮發的存儲器,或者說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它們仍然可以保持數據。在手機裡ROM通常是存儲系統信息的,有點我們電腦裡的系統C盤一樣,所以在論壇上我們常常聽見刷ROM啥的就是指刷手機系統的意思。
GPU或圖形處理器
GPU,英文全稱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譯為「圖形處理器」。由英偉達在上個世界提出的概念,在手機和電腦上的角色都是一樣的,可以把它當然專門處理圖像的CPU。不像電腦,手機上的CPU和GPU是封裝在一起的,因此沒有手機顯卡一說。
CPU主頻
CPU主頻是指CPU的工作頻率,其工作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CPU的性能,但是不同核心的架構的CPU主頻不能對等,如600MHZ的 ARM 11的某款CPU,性能遠遠低於600MHZ的 ARM cortex A8的CPU.
在手機上一般提到工藝製程就是指CPU的製造工藝這個參數,主要是用微米(已過時)和納米來衡量其加工精度的。製造工藝的提高,意味著顯示晶片的體積將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晶體,性能會更加強大,功耗也會降低。這跟PC上是類似的。
AF
AF在手機裡出現,一般是跟在手機的攝像頭後面,AF,全稱Auto Focus,自動調焦的意思。在手機拍照時,當按下快門按鈕時,根據被攝目標的距離,電子測距器可以把前後移動的鏡頭控制在相應的位置上,或者旋轉鏡頭至需要位置,使被攝目標成像最清晰。
視頻的「軟解」和「贏解」
在Android下,硬解就是通過晶片自帶的加速器進行解碼,無論用的是DSP還是硬布線的解碼器。
軟解就是通過軟體使用ARM核心進行解碼,ARM作為一個通用核心做視頻解碼,自然效能不會太高,並且依賴軟體的算法,一般普遍使用的就是FFMPEG對ARM進行優化,調用neon等。
或者口頭話一點的說,就是硬解就是用原生的軟體播放器播放視頻,軟解則是通過擴展的軟體來播放視頻。
第3頁屏幕解析度VGA/QVGA/HVGA/QHD
VGA屏幕
VGA的英文全稱是Video Graphic Array,也叫顯示繪圖陣列。VGA表達就是:640×480的解析度。VGA是從1987年IBM提出來的顯示標準。現在的我們常說的QVGA、WVGA等都是以這個標準對比來實現的。至於手機機型則有:HTC 鑽石S900、諾基亞E6
QVGA屏幕
QVGA即「QuarterVGA 」顧名思義就是說 VGA的4分之一尺寸。就是在液晶屏幕上輸出的解析度是240×320像素。需要說明的是有些媒體把QVGA屏幕當成與TFT和TFD等LCD材質相同的東西是錯誤的,QVGA屏幕的說法多見與日本的一些手機中,採用微軟PPC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屏幕也大多是320×240像素的QVGA屏幕,還要symbianS60第三版的好多款型手機都是用這個分別率。機型如:諾基亞E71、諾基亞E72,諾基亞N72,諾基亞N70.而非智慧型手機也絕大部分很多的都是這個。
HVGA屏幕
HVGA英文名:Half-size VGA的縮寫,即即VGA(640*480)的一半,解析度為(480*320)。現在在安卓,黑莓手機上也可以常常見到,最耳熟能詳細的機型有:HTC hero G3、HTC Wildfire S,iphone 3GS等。現在已經屬於比較中端或者低端的智慧型手機機型用的。
WVGA屏幕
WVGA:Wide VGA 的縮寫,其分辯率為800×480象素。即VGA(640×480)的解析度的寬屏版。這個也是現在智慧型手機特別是Android智慧型手機的屏幕的主流解析度了。最先啟用是2008年時的索尼愛立信X1。現在像HTC G7/G10/G11等,三星的i9000,已經三星的雙核Galaxy S2,中興Blade V880、天語W700等等。
QHD屏幕
QHD:英文名 Quarter High Definition的縮寫。即:FULL HD 1920×1080的四分之一。這個手機的分別率是從iphone 4開始的。那時候所謂的超過視網膜之類的文字滿天飛。果粉完全玩了在3GS時代,所謂HVGA就已經夠了的言論。現在這個分別率的手機上市的並不怎麼多。有摩託羅拉Atrix 4G ME860。iphone 4,魅族M9.但是在即將雙核時代,HTC Sensation,摩託的雙核裡程碑等等,將是未來的主流。
當然小編列舉都是較常見的手機屏幕分辯率,而且也有很多廠商共同在用。但是也有一些特別的解析度,例如:如360X640,這個暫時只有在諾基亞的機型上才可以看到解析度:如諾基亞5230,E7,5250,C5-03等觸控的塞班系統可以見到。而在其他領域,其實液晶技術也隨處可見,CGA( 320× 200),如VGA解析度:640×480,SVGA: 800×600,XGA:1024×768,WSVGA (1024x600)。各種解析度常常見到。
第4頁屏幕材質TFT/AMOLED/SLCD/ASV
TFT
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場效應電晶體,屬於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中的一種。它可以「主動地」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像素進行控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反應時間。一般TFT的反應時間比較快,約80毫秒,而且可視角度大,一般可達到130度左右。所謂薄膜場效應電晶體,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的每一液晶象素點都是由集成在其後的薄膜電晶體來驅動。從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TFT屬於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器,在技術上採用了「主動式矩陣」的方式來驅動,方法是利用薄膜技術所作成的電晶體電極,利用掃描的方法「主動拉」控制任意一個顯示點的開與關,光源照射時先通過下偏光板向上透出,藉助液晶分子傳導光線,通過遮光和透光來達到顯示的目的。
TFT型的液晶顯示器,即TFT-LCD,主要的構成包括:螢光管、導光板、偏光板、濾光板、玻璃基板、配向膜、液晶材料、薄模式電晶體等等。現在其已經非常的成熟,而且也不段在改進,以不同生產的廠商而不同,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兩款手機屏幕材質都是TFT,但顯示效果簡直是雲泥之別。
OLED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器,在手機LCD上屬於新型產品,被稱譽為「夢幻顯示器」。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無需背光燈,採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塗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並且能夠顯著的節省耗電量。
OLED與TFT和SLCD/ASV的這些區別是:後者這些都屬於液晶的其中一種,需要透光才能可能開清圖像,而OLED不需要,它的每個像素點都能發光。OLED又可以分為兩種:無源驅動的PMOLED和有源驅動的AMOLED。
PMOLED一般是單色的,在一些手機上會有些很小如:零點幾英寸用來顯示手機時間和狀態的的副屏幕就是PMOLED。
AMOLED
而AMOLED ,全稱: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其是能彩色化的。在顯示效能方面,AMOLED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也較廣,這些是AMOLED天生就勝過TFT LCD的地方;另外AMOLED具自發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FT更能夠做得輕薄,而且更省電;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點,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MOLED可以省下佔TFT LCD 3~4成比重的背光模塊成本,不過其也存在於其他的相比在同樣的解析度的情況下,顆粒感稍強些。
至於在應用上,其從諾基亞N85、N86,到現在在現在的一些Android機型如:HTC 渴望G7,中興V880橘子版等上幾乎我們都能耳熟能詳了。
Super AMOLED
Super AMOLED全稱:Super 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在原有AMOLED屏幕具備著響應速度快,自發光,顯示效果優異以及更低電能消耗優點的同時,取消玻璃覆蓋層還帶來了更佳的陽光下顯示效果,此外Super AMOLED還搭載了 mDNIe(移動數字自然圖像引擎)技術能從任意角度觀看並做出快速的反應。簡單的說,就是AMOLED的升級版。使用機型有:三星i9000、三星S8500等。
Super AMOLED PLUS
最近我們可以在媒體上可以看見「Super AMOLED PLUS」技術,出現在三星的雙核機型上。其的改進是:如果按像素計算的話,那麼該新顯示屏的像素數將會增加了50%,在對比度和室外可讀性上均比過去的Super AMOLED屏幕有所提升。
ASV屏幕
ASV(Advanced Super View),這是種技術並非屏幕名稱,這個技術主要是通過縮小液晶面板上顆粒之間的間距,增大液晶顆粒上光圈,並整體調整液晶顆粒的排布,來全面提高了液晶屏幕的可視角度、液晶顆粒的反應時間、色彩對比度和屏幕亮度。在同樣屏幕面積的對比下、可以令到採用了ASV技術的屏幕相比起普通沒有採用ASV技術的液晶顯示器參數和效果上都有一個本質的提升。使用了ASV技術的屏幕手機機型較出名的有:魅族M9、酷派N930。等。
IPS硬屏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轉換)硬屏技術是目前世界上較先進的液晶面板技術。 硬屏就是表面附著了一層樹脂的膜,如同人帶眼鏡一樣。IPS硬屏之所以具有清晰超穩的動態顯示效果,取決於其創新性的水平轉換分子排列,改變了VA軟屏垂直的分子排列,因而具有更加堅固穩定的液晶結構。並非表面意義上的,硬屏就是在液晶面板上加上一層硬的保護膜,為了避免液晶屏幕不受外界硬物的戳傷。
IPS硬屏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領先的液晶技術。與傳統軟屏液晶相比,IPS硬屏技術的硬屏液晶響應速度更快,呈現的運動畫面也更為流暢。它具有以下幾個優勢特點:1、動態畫面,圖像無殘影;2、動態畫面,響應速度均勻;3、動態畫面,色彩無偏移。
目前,蘋果iPhone 4採用的是IPS屏幕,當然其還在它的基礎上加上了Retina屏幕顯示技術,即將一個像素點分拆為四個像素進行顯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達到326ppi,而300ppi是人們能看到的解析度,326ppi就是可以讓你在看顯示屏的時候有種看紙製品的感覺。它也因此得名「視網膜顯示屏」。
SLCD
SLCD ,全名Super clear LCD,是由三星研製,其擁有Super AMOLED的豔麗對比度,根據LCD特性色彩更暖,更自然,適合人眼觀看,而且根據LCD的排版其解析度與標稱一致,屏幕清晰,SLCD還是一種液晶屏幕,不是自發光的。可以看成TFT的一個超級版。
Super Clear LCD與Super AMOLED同為800*480的解析度下Super Clear LCD的顯示顆粒感更小,細膩度上在離眼50CM距離上兩者都沒有明顯的顆粒感圖像一氣呵成,Super AMOLED在色彩和亮度上優勢比較明顯,而且高亮度下Super Clear LCD屏幕有輕微發白現像,色彩度有所下降,平時使用SA屏幕感覺和Super Clear LCD顆粒感差距不大。 在反應速度上其實感覺不到明顯區別。現在最近比較新的HTC中高端機都是採用SLCD屏幕的
第5頁名詞解釋HDMI接口/電容屏/電阻屏
HDMI接口
HDMI,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是一種全數位化影像和聲音傳送接口,可以傳送無壓縮的音頻信號及視頻信號。HDMI可用於機頂盒、DVD播放機、個人電腦、電視遊樂器、綜合擴大機、數位音響與電視機。HDMI可以同時傳送音頻和影音信號,由於音頻和視頻信號採用同一條電纜,大大簡化了系統的安裝。現在開始已經有些手機開
電容屏與電阻屏
電容式觸控螢幕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其觸控螢幕由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屏構成。當手指觸摸在觸控螢幕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螢幕表面形成以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別從觸控螢幕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信息
電阻觸控螢幕的屏體部分是一塊多層複合薄膜,由一層玻璃或有機玻璃作為基層,表面塗有一層透明的導電層(ITO膜),上面再蓋有一層外表面經過硬化處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層。它的內表面也塗有一層ITO,在兩層導電層之間有許多細小(小於千分之一英寸)的透明隔離點把它們隔開。當手指接觸屏幕時,兩層 ITO發生接觸,電阻發生變化,控制器根據檢測到的電阻變化來計算接觸點的坐標,再依照這個坐標來進行相應的操作,因此這種技術必須是要施力到屏幕上,才能獲得觸摸效果。
分辨電容屏和電阻屏最簡單的方法是能直接用指甲戳來操作的就是電阻屏,不能的,屏幕屏表面的是硬的,就是電容屏。
LPDDR2
LPDDR2,全名,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 2。也可以叫Mobile DDR2,其特徵主要有三點。即(1)與此前標準(LPDDR)相比,加大了節能技術的支持;(2)非易失性內存(快閃記憶體)和易失性內存(SDRAM)可共用接口;(3)擴大了支持的內存容量和特性範圍。 現在已經被用到了中高端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裡了。
第6頁傳感器三軸陀螺儀/光線/距離/重力感應器
重力感應器
手機重力感應技術:利用壓電效應實現,簡單來說是測量內部一片重物(重物和壓電片做成一體)重力正交兩個方向的分力大小,來判定水平方向。通過對力敏感的傳感器,感受手機在變換姿勢時,重心的變化,使手機光標變化位置從而實現選擇的功能。
手機重力感應指的是手機內置重力搖杆晶片,支持搖晃切換所需的界面和功能,甩歌甩屏,翻轉靜音,甩動切換視頻等,是一種非常具有使用樂趣的功能。
重力感應器說的簡單點就是,你本來把手機拿在手裡是豎著的,你將它轉90度,橫過來,它的頁面就跟隨你的重心自動反應過來,也就是說頁面也轉了90度,極具人性化。現在基本上智慧型手機都有內置重力感應器,甚至有些非智慧型手機也有內置。其常見的應用有玩平衡球了,還有橫屏瀏覽網頁、看小說之類的了。
加速度傳感器
加速度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力的電子設備。加速力就是當物體在加速過程中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就好比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加速力可以是個常量,比如g,也可以是變量。因此其的範圍比重力感應器要大,但是一般在手機被提到的加速度感應器時,其實就是指重力感應器,因此兩者可以看做是等價的。
方向感應器
手機方向傳感器是指,安裝在手機上用以檢測手機本身處於何種方向狀態的部件,而不是通常理解的指南針的功能。
手機方向檢測功能可以檢測手機處於正豎、倒豎、左橫、右橫,仰、俯狀態。具有方向檢測功能的手機具有使用更方便、更具人性化的特點。例如,手機旋轉後,屏幕圖像可以自動跟著旋轉並切換長寬比例,文字或菜單也可以同時旋轉,使你閱讀方便;聽mp3時。可能會有人說:這個跟那個重力感應器是一樣的?
這個兩者是不一樣的,方向感應器或者叫應用角速度傳感器比較合適,一般手機的上的方向感應器是感應水平面上的方位角、旋轉角和傾斜角的。這個如果你可能覺得有點理論的話,舉個例子吧。有方向感應器的能很好的玩都市賽車遊戲。而只有重力感應器也能玩,但是恩,很令人糾結。
三軸陀螺儀
三軸陀螺儀:即同時測定6個方向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單軸的只能測量一個方向的量,也就是一個系統需要三個陀螺儀,而3軸的一個就能替代三個單軸的。3軸的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可靠性好,是雷射陀螺的發展趨勢。對於雷射陀螺則更多應用於軍事方面,我們暫且不做討論。不過我們可以看出iPhone 4應用的三軸陀螺儀是較為先進的。
如果說,重力感應器所能測的是直線的,方面感應器所測的是平面得,那麼三軸陀螺儀所測的方向和位置則是立體的。特別是玩一些像彩虹六號,那種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你會發現三軸陀螺儀的效果是很明顯的。
距離傳感器
距離傳感器是利用測時間來實現測距離的原理,以檢測物體的距離的一種傳感器。 工作原理:通過發射特別短的光脈衝,並測量此光脈衝從發射到被物體反射回來的時間,通過測時間來計算與物體之間的距離。這個傳感器在手機上的作用是當我們打電話時,手機屏幕會自動熄滅,當你臉離開,屏幕燈會自動開啟,並且自動解鎖。這個對於待機手機較短的智慧型手機來說是相當實用的。現在很多智慧型手機都裝備的這個傳感器。
光線傳感器(感應器)
光線傳感器,也就是感光器,是能夠根據周圍光亮明暗程度來調節屏幕明暗的裝置。就是在光線強的地方手機會自動關掉鍵盤燈,並且稍微加強屏幕亮度,達到節電並更好觀看屏幕的效果,在光線暗的地方自動打開鍵盤燈。可以到工具設置中調節關掉。這個傳感器也主要起到節省手機電力的作用,畢竟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的待機時間都很令人頭痛,能節省就節省吧。
電子羅盤,也叫方位感應器(傳感器)
電子羅盤,也叫數字指南針,是利用地磁場來定北極的一種方法。古代稱為羅經,現代利用先進加工工藝生產的磁阻傳感器為羅盤的數位化提供了有力的幫助。現在一般有用磁阻傳感器和磁通門加工而成的電子羅盤。這個就是電子版指南針,配合GPS和地圖時非常好用,不會整的暈頭轉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