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你不知道的幾個知識點……

2020-12-05 生於時活於世

每個星期天的當天,在我所在小鎮的文化廣場上,都會停著一輛獻血車,基本上每個星期都來。可一天下來,獻血的人卻寥寥無幾。為什麼曾經人們都踴躍參加的獻血活動現在卻門庭冷落了呢?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對於社會上的這種獻血活動,我並沒有參與過。記得上一次獻血,還是在學生時代。後來進入社會,對這方面的公益活動沒有太多的關注。只是偶爾在網絡上看過幾篇報導,什麼「愛滋村」「獻血後感染愛滋」「獻血背後的暴利」等等之類的,導致很多民眾對於獻血行為望而卻步。

有天閒來無事,路過廣場,看見獻血活動無人問津,就抱著過去了解了解的心態跟接待登記的「醫生」聊了一會,後來才知道他們並不是醫生,或者說不能稱為醫生。以下是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

獻血前

獻血登記表

獻血者需填寫表登記。獻血的前幾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可飲酒,服用藥物,少吃或者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獻血登記表

登記過後,採血人員會先採取一小部分血液用於化驗,確保獻血者的血液不會攜帶任何傳染病毒,時間大約十幾分鐘的樣子。驗血合格之後,血站會告知你血液合格,可以獻血。這才可以真正的獻血。如果不合格,不好意思,你就需要自己去醫院檢查檢查了。

這之前有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所有有關獻血的工作人員,獻血器材,只能是當地血站的工作人員和採血設備。任何醫院、單位、個人都無權開展獻血抽血之類的公益活動。(有償獻血也是血站負責)獻血前,獻血者可以查看工作人員的工作證。他們只能屬於當地血站的工作人員,這個獻血者務必要重視。

血站是每個市縣醫院血液供應的源頭,一般每個市都會設有一個血站,他們負責全市所有醫院的血液供應和調配。所以,只有血站才有權利開展與之相關的各類活動。

某地血站

獻血期間

正常人(一般指年滿十八周歲,體重100以上)的身體裡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一般身體的血液佔自身體重的7%-8%,比如一個體重60kg的人,他身體裡的血液有4.2-4.8kg。正因為如此我國獻血法才規定成年男性獻血者體重不能低於50kg,成年女性獻血者體重不能低於45kg。就是因為人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體重過輕的人獻血以後,他們獻出的血量佔體重的比例就會相應的增加,獻血以後可能會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的症狀,對獻血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體重不達標的人不能夠獻血,就是因為身體的血液與自身體重成正比例關係。

正在抽血

註:未成年人需在監護人的監護下才可以獻血

獻血過程(以400cc為例)大約只需要5—6分鐘,整個過程中並沒有太多不適感(暈血者除外)。之後會給獻血者籤發獻血證和領取一些紀念物品。全程大約需要30分鐘。獻血後不要劇烈運動,不要飲酒,注意休息即可。

獻血後須知

我國獻血法規定,健康公民獻血時間不應短於6個月,一個人可以在6個月左右的時間獻血一次,因為獻血時一般獻血量在300-400ml之間,人體就會損失部分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同時也會損失部分血漿,其中有水分、白蛋白、球蛋白、各種凝血因子以及各種電解質。一般水分、白細胞、電解質、血小板的恢復時間較快,在1個月左右的時間可以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但是紅細胞恢復時間最慢,往往需要3-4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獻血前的水平。為了保證血液的質量,也為了保證公民健康,我國規定6個月左右的時間才可以獻血一次。(註:深圳為3個月

運動有助於恢復

獻血帶來的權益

獻血證

人有旦夕禍福,有備而無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享有如下用血權利:無償獻血的公民,本人有享受免費用血的權利。無償獻血者(不包括自身儲血)累計獻血量在800毫升以下的,按獻血量的三倍免費用血;累計獻血量在800毫升(含800毫升)以上的,終身免費用血。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指父母、子女)需要臨床用血的,可以按獻血者實際獻血量等量免費用血。

(但現實生活中卻因手續繁雜也飽受民眾指責。搶救生命本就是跟死神賽跑,繁雜的手續讓民眾對其大失所望,最後人們開始懷疑,是否自己的愛心被他人利用?這也是導致了現今獻血活動冷落的原因之一)

科學研究表明,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體力活動的減少,血稠的病人越來越多。血稠的結果就是脂肪一層一層地附著在血管壁上,最後形成動脈硬化,血管彈性降低,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經常獻血減少了體內部分黏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血容量,血液自然可以得到稀釋,血脂會隨著下降。血液的黏稠度降低之後,血液的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會感到輕鬆,頭腦清醒,能夠有效地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以及心肌梗塞等病症的發生。第二、可以預防緩解高粘血症。獻血可以使血液的黏稠度明顯的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腦血流量提升,從而達到緩解和預防高黏血症的目的。

最後,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大家對無償獻血有一個更加全面地了解,讓人多的人參與到這個利人利己的活動中來。

相關焦點

  • 誰說醫護人員不獻血?青島市無償獻血「狀元」就是一名醫生
    半島網4月17日訊  很多人都認為醫務人員只向大眾宣傳無償獻血,自己卻不獻血。1月份丁香園曾面向醫護群體做了一個調查,共有5689人參與調查,其中4306位醫生,1383位護士。調查結果顯示,醫護人員是獻血率最高的行業群體。
  • 哈爾濱市將建無償獻血長效機制 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單位可給補貼
    龍頭新聞7日訊(記者張立)今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為了確保哈市醫療臨床用血需求和安全,哈爾濱市發布了關於認真做好無償獻血工作的通知,哈爾濱市將建立無償獻血長效機制,獻血者無償獻血後,其所在單位可給予獻血者適當補貼。
  • 無償獻血≠會感染「愛滋病」!
    無償獻血對救人於危難之中意義重大 但一想到愛滋病能通過血液傳播 就有人心生恐懼 對無償獻血望而卻步 敲重點!
  • 激勵無償獻血不應止於「統一補貼」
    (12月8日《北京青年報》)  不可否認,每逢「獻血季」,在校大學生是無償獻血的絕對主力,這固然凸顯了大學生在無償獻血上對城市做出的積極貢獻。然而,現行的獻血機制存在的一些弊端,消解了部分大學生參與無償獻血的積極性。
  • 不一樣的「逆行者」——無償獻血獻愛心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無償獻血人數較往年同期銳減。目前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已逐步恢復正常診療秩序,臨床用血需求隨之增大,血液庫存告急。 生命重於泰山,保障血液的安全和供給,就是保一方平安。
  • "無償獻血免費用血返還"成空文 家屬用血仍需交費
    提到獻血志願者,相信不少人都有獻血的經歷,大家也可能還記得「無償獻血,免費用血」,「一人獻血,全家受益」這些獻血站鼓勵市民無償獻血的宣傳語。  《獻血法》明確規定,對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用血進行費用減免鼓勵。但是承諾雖容易,實現起來卻遇到了尷尬。不少人反映,獻血容易用血難,費用優惠政策實施起來障礙重重。現實情況真是這樣嗎?
  • 全國無償獻血金獎!21年獻血112次!最後一次獻血迎60歲生日
    8月21日上午,市中心血站內採科迎來了一位「熟人」,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獲得者朱益瑭再次來到血站擼袖獻血。只不過這一次比較特殊,因為再過幾天,他即將迎來自己60歲的生日。朱益瑭選擇用無償獻血的特殊方式來為自己21年的獻血經歷畫上圓滿的句號。
  • 獻血無償,為何用血有償
    經濟學家郎鹹平與中國紅十字會日前在微博上展開關於「無償獻血」的論戰,引來廣大網民圍觀,並迅速引發了民眾關於無償獻血「血疑」的討論。    為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赴中國輸血協會、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和北京協和醫院展開調查。
  • 賓川賓居鎮舉行無償獻血活動
    本報訊(通訊員 張瑩 許秉坤)12月8日,大理州中心血站的十餘名醫護人員以及2輛採血車來到賓川縣賓居鎮越析廣場,開展無償獻血採集活動。賓居鎮廣大幹部群眾踴躍參與,爭相獻熱血,掀起無償獻血的愛心熱潮。當日上午9時,獻血點排起了長隊,前來獻血的人們依次填寫獻血登記表、稱體重、量血壓、抽血化驗,驗血合格後排隊獻血。獻血的人群中,有無償獻血十多次的志願者,也有第一次參加獻血的「新人」。也有群眾路過時,臨時決定停下腳步加入到獻血隊伍中。楊官村委會楊官營村民徐利偉說:「我參加過多次無償獻血,有時半年獻一次。今天看到村上的通知,便專門跑來獻血。無償獻血既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 合肥一女子23年來無償獻血39次
    合肥晚報訊 23年來自願無償獻血,獻血次數多達39次,獻血量高達13200毫升,20多張獻血證,榮獲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志願服務累計超過600小時,這是56歲的合肥人黃錚23年來和獻血有關的數字。在她的心裡,堅持無償獻血是她的志願,更讓她收穫多多。
  •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六安一中這位老師,好樣的!
    「我第一次獻血是在2004年,當時從皋城廣場邊路過,剛好看到一輛獻血車正在採血,當時因為急著去學校上課就先走了,等過幾天再去獻血時採血車卻不在那裡了,當時也不知道該去哪裡獻血,就乾脆騎車十幾公裡,趕到位於開發區的市中心血站去獻。」董少權回憶道。
  • 醫生從來不獻血?獻血有哪些好處?為啥獻血無償,用血卻要收費?
    「醫生自己從不獻血,因為獻血對身體有危害」,這實際上是謠言。獻血是一項公益行動,醫護人員一直是獻血的主力軍。因為他們知道,足夠的血液在一些緊急狀態下是挽救生命的基石。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已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
  • 無償獻血4000毫升以上 或可免費坐公交和遊景區
    原標題:無償獻血4000毫升以上 或可免費坐公交和遊景區   中國江蘇網3月19日訊 社會倡導獻血光榮,向獻血者致敬,浙江去年出臺政策,獻血4000毫升的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的獲得者可以享受到免費出行、免費逛公園等福利,南京的獻血市民也能享受到這樣的好政策嗎?
  •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
    無償獻血你問我答丨獻血能查出愛滋病嗎?單採血小板會不會交叉感染?>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不少市民對無償獻血有誤區,總擔心是否會有感染傳染病風險。為幫助市民正確認識無償性獻血知識,我們推出「無償獻血你問我答」系列報導,分享單採血小板的相關知識。
  • 無償獻血,為什麼輸血不是免費的?醫生告訴你實情
    並不是人人都能獻血的,有些人不適合獻血,比如年齡過大或過小,體重過輕等,處於月經期、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也不適合獻血。還有在24小時內喝過酒,前一周有感冒和腸胃炎和服藥史,或者是與上次獻血時間間隔太短的人,都不適合獻血。還有特定一些疾病的人也不適合獻血,比如肝炎、B肝、結核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麻風病、愛滋病等患者,都不適合獻血。
  • 新樂市醫院醫務人員無償獻血傳遞大愛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許多職工家屬和病患家屬知道情況後也想參加進來。」新樂市醫院門診部沈洋說道。知道當天會有獻血車到來,大家都早早在醫院門口耐心等待。「血液是生命之源,是現代醫學治療疾病、拯救生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有效手段。參與無償獻血是每個健康、適齡公民的責任!」新樂市醫院藥劑科米樂早早就準備好了自己的獻血證。
  • 獻血到底是好是壞,都說醫護人員不願意獻血?是真的嗎
    獻血到底是好是壞,都說醫護人員不願意獻血?是真的嗎?關於獻血這個事情,大家對我們醫護人員都有很多疑問,就是為什麼醫院的醫護人員都不願意去獻血呢?傳聞中你們也都不叫自己的小孩獻血是真的嗎?獻血到底是好是壞呢?
  • 打了新冠疫苗,還能無償獻血嗎?
    打了新冠疫苗,還能無償獻血嗎?疫苗接種和無償獻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本期淺談一下這個問題。我國首次批准使用以及緊急使用的疫苗,以滅活疫苗為主,按照GB18467-2011標準,接種24h後,若無病症或不良反應,則可以實施無償獻血。目前獲批使用的疫苗均為2次接種,期間間隔14或者28天,按照本標準,則在每次接種後24h,若無不良反應,則可以實施獻血。滅活疫苗的技術路線比較成熟,且已在多個疫苗中具有廣泛應用的歷史,應該來說比較安全可靠。
  • 無償獻血宣傳走進社區,兩天內53人獻血18600毫升
    在臘梅飄香的季節,連日來,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員和無償獻血志願者們來到崇川區狼山街道新港社區,為愛心市民分享獻血知識,宣傳無償獻血。獻血車旁,工作人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資料、答疑解惑、動員大家關心和支持無償獻血工作,向社區市民傳播健康理念,「科學獻血有利身體健康,一次獻血200-400毫升,不僅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還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呢。」獻血車內,市民挽起袖子捐獻熱血。
  • 衛健委舉行我國無償獻血、老年健康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
    大家知道,衛生健康有很多節日、紀念日,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日子」,眼下就迎來了幾個比較密集的「日子」。6月14日,是「世界獻血者日」。6月10日-16日這一周是「老年健康宣傳周」,我們今天就把兩個主題相關的嘉賓請到了一起,介紹我們國家無償獻血工作情況和老年健康工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