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8次閱讀
作者:趙鳳莉 趙鐵淇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8年06月08日
收藏中化新網訊 工業白油新的國家標準6月1日正式實施。國內白油龍頭企業——海南漢地陽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海毅6月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新標準的實施既可促進煉廠工藝和產品質量升級,還將白油與其他類似產品區別開來,有助於規範市場秩序。特別是新標準對硫和芳烴含量做出明確數值要求,讓一些基礎油、柴油等混淆視聽的所謂「白油」生產企業無機可乘。
據了解,2002年工業白油標準的出臺為規範國內當時新興的白油市場作出了巨大貢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市場對於油品的質量和環保指標要求越來越高,原有標準對於傾點、硫含量、芳烴含量並未提出明確的指標要求,已經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而新標準則在硫含量和芳烴含量的限制上做出明確數值要求。在傾點方面,工業白油新標準要求Ⅰ類5#不高於0℃,7#及以上牌號為不高於-6℃,Ⅱ類5#不高於-3℃,7#及以上牌號為不高於-9℃。在硫含量上,要求Ⅰ類白油的硫含量不大於10mg/kg,Ⅱ類則不大於5mg/kg。芳烴含量為Ⅰ類不大於5%,Ⅱ類不大於0.2%。
「芳烴含量是直接區分白油和燃料油的關鍵指標,這個指標的添加非常及時到位,讓一些基礎油、柴油等混淆視聽的所謂『白油』生產企業無機可乘。同時,對於治理愈發混亂的工業級白油市場起到了推動作用。」朱海毅表示。
記者了解到,作為特種油產業鏈的一部分,基礎油和白油的某些指標類似,這給某些基礎油生產企業看到了免稅的機會。因此某些基礎油生產企業也紛紛變換品名,加入避稅的行列。其次,柴油的成分和白油成分類似,某些地方煉廠和民營企業為了免除消費稅,增加企業利潤,積極調試改造原有設備,積極增產白油產品。
「工業白油新標準的修訂與實施還將環保要求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朱海毅介紹說。「同時,在等級劃分上工業白油新標準取消了『優品級、合格級』的『老式』比較含糊不清的劃分,轉而按照『顏色、傾點、硫含量、芳烴含量、硫酸顯色』等具體指標的不同,將工業白油分為Ⅰ類和Ⅱ類,目的就是希望Ⅰ類白油生產企業能夠努力實現向Ⅱ類企業邁進,從而實現真正的產業大升級。」
「從新標準增加的指標和牌號可以看出,工業白油新標準指標要求更加嚴格。這對於一些小型分散型的、沒有深加工能力的工廠而言,是比較沉重的打擊。」朱海毅談到。
他認為,新標準實施後,目前白油企業生產的產品將必須進一步脫硫、脫芳烴,進行產品質量升級,這就需要白油生產企業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進行全面換新。另外,新標準增加的150#、220#、320#等三個高黏度牌號,則使煉廠同時面臨原料、技術方面的升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