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大家應該都看過吧,其中有一段講的是在魯王宮無邪等人發現了一具玉俑,是由很多碎片組成,穿在魯殤王身上,並且這個玉俑特別神奇,能讓人死而復生,其實在歷史中這個長生不老的玉俑是有原型的,就是我們熟知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金縷玉衣是由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六個部分組成,全部由玉片拼成,並用金絲加以編綴,古代貴族追求長生不老,到漢代這些貴族又迷信「玉能寒屍」。為了讓屍體不朽,他們用玉作殮服,且使用九竅器塞其九竅,九竅就是指兩眼、兩鼻孔、兩耳孔、嘴、生殖器和肛門,用玉塞把九竅堵上,就可以使精氣不致於擴散,古人以為死就是另一種重生,對於死後的住的墓很重視,漢代的人還用玉蟬做口含,其實源自蟬蛻轉生而領悟再生,尤其是貴族更是有過之無不及,這麼做的後果就是成為別人眼中的「大肥肉」適得其反,就比如古代第一個盜墓賊曹操,為了盜墓都創建了後來熟知的「摸金校尉」這個行業,正是由於由於金縷衣極盡奢華,往往招來許多盜墓賊,導致漢代的墓大多被盜墓賊光顧,有的還不止一波。
金縷玉衣
直到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認為使用玉衣是「愚俗所為也」,隨即命令廢除玉衣隨葬制度,有關於金縷玉衣的時代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