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島首次進入探險家的視野時,人們認為那只是一片沒有價值的小島。當人類好不容易將其長期利用時,自然的怒火又將人們驅逐...
漫長的南極發現史雖是一場人類探索極限條件下大自然的史詩,但總圍繞著政治和利益的話題被今日的人們評判。沒錯,從後續的歷史事實來講,「沒有人比詹姆斯·庫克對南極的生靈造成更多,更巨大的傷害。」這句話似乎在某些方面是合理的。沒有他的發現也就不會造成後來歐洲對於鯨魚、海豹的滅絕性捕撈。那麼今天我們便來了解一座見證歷史的小島——欺騙島。
欺騙島上發生的一切正是見證了南極從發現時代到大規模商業捕撈時代,從毫無底線的殺戮到認清事實,理性地進行科學考察的現代。
環形火山島形成
欺騙島又被稱「奇幻島」,位於南緯62°58′,西經60°42′南設得蘭群島的西南方。小島的最大直徑約為15公裡。
從圖解上可看出小島呈馬蹄形,這是由於欺騙島中心的火山口曾在噴發後塌陷,而小島東南方的塌陷令海水發生了倒灌,新的火山口存在於小島中心的福斯特港水面以下。
欺騙島的發現
19世紀初的南大洋,船隻不遠從歐美萬裡而來的原因都離不開這兩個:
各國組織的南極探險隊在政府的支持下尋找大片的土地並宣稱主權,最好能夠尋找到傳說中的「南方大陸」並將其納入領土當中。
而更多的船隻來自於歐美的捕鯨業者。在電力被發明之前,鯨油在西方國家一直擁有很高的市場價值,而除了鯨魚以外,海豹皮也是他們盡力尋找並帶回銷往中國的重要目標。
而欺騙島的發現者和命名者也是是其中之一。
1820年1月,英國的「威廉士」號船長威廉·史密斯與海軍軍官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受英國政府指令尋找南方大陸和具有商業價值的陸地,當他們到達南設得蘭群島時誤以為這裡是大陸,便為其命名為「新大不列顛」,並忙碌地在周邊海域進行勘測。
當他們看到欺騙島時,從遠處看不過是一座沒有任何用途的小島。他們認為,比起發現並佔有「大陸」,不必浪費時間去查看。於是他們便與欺騙島的真正面目擦肩而過。
而10個月後,真正登上並為島嶼命名的是美國海豹捕獵者納撒尼爾·帕爾默Nathaniel Palmer。當他靠近小島後,發現了東南側的入口。
小島的入口十分狹窄,風力可達到50節(92.5公裡/時),在費盡周折通過後他不禁將其命名為海神的風箱 Neptune&39;s window。
捕鯨站時期
欺騙島的發現令周轉於南極海與南美的捕鯨船們擁有了一片天然的避風港,英國和美國的捕獵者們便大肆在南設得蘭群島海域捕殺海豹。在此期間有約50萬隻南極皮毛海豹被殺,導致種群幾乎滅絕。
很快便沒有海豹可以讓船隻捕殺,獵人們只好前往更南的海域搜索,但對於在欺騙島發生的屠殺卻遠遠沒有結束...
1906—1908年,欺騙島的海灘上建起了捕鯨站,挪威的兩家及智利的一家捕鯨公司在此設立的鯨魚的加工點,這段時期內共有約200名工人在此工作。
此時的捕鯨操作,只能將鯨魚厚厚的脂肪切割下來放入開放式的煉油缸內烹煮,而其它的殘肢便會扔在一邊上任其腐爛。此時的欺騙島將貪婪的人性暴露在光天化日的海灘之上。
1912年,挪威海克特Hecktor捕鯨公司在捕鯨者灣建造了一座陸地加工廠。鯨魚被小船用魚叉射殺後用大船拖入港口,在岸上加工。
島上曾經有36個用於烹煮鯨油的高壓鍋。他們將鯨魚的每一個部位,甚至鯨骨都切割下來並放入其中進行烹煮。
烹煮後的鯨油將被儲存在這些密封罐中,等待大船將其載回歐洲獲得豐厚的利潤。
捕鯨站全貌
此時的欺騙島儼然成為了捕鯨船進入南極作業的第一港口,直至1931年新型捕鯨船的建造和加工船臺的發明,鯨油的提煉可脫離陸地完成。海克特捕鯨站正式關閉。
科考與探險
1928年,澳大利亞人喬治·休伯特·威爾金斯George Hubert Wilkins帶著兩架飛機來到欺騙島並僱傭捕鯨站的工人修建了一座長800米的跑道。他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在南極飛行的人。
1944年,二戰期間的英國人來到廢棄的捕鯨站,徵用了前治安官和兩座工人居住的宿舍,在此建立了比斯科基地(Biscoe Base),簡稱B基地,此次行動的名稱為——塔巴林行動Operation Tabarin。
此次行動的目的不僅是對於氣象和地質的科考,同時英國政府意在鞏固對南極爭奪領土主權。
1955年,英國狩獵航空測量公司Hunting Aerosurveys在欺騙島用兩架水陸兩棲飛機和兩架直升機對南極半島區域進行了大規模測繪。
他們在1960年於捕鯨者灣的西南側建立了一座機庫,和一座獵人小屋作為辦公室和休息室。如今被稱為福克蘭群島屬地航測考察隊基地 FIDASE
欺騙島的怒火
欺騙島作為平靜的避風港一直持續到1967年。10月開始的震感預示了火山正蠢蠢欲動。終於在兩個月後,離智利考察站僅兩公裡處的西北部火山爆發。
鐘擺灣上智利考察站的人們緊急向國內求助,並趁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匆匆前往捕鯨者灣等待救援船的到來。但由於福斯特港底部本來就是一座火山口,沒有船隻敢進入島內營救島上的人們。
最終幾位勇敢的飛行員用直升機以每次裝載兩人的方式將島內27名智利人和8名英國人轉移到智利救援船 Piloto Pardo 號上。
第二年的夏天,英國人回到捕鯨者灣重建了基地。但沒過多久,一輪更大的火山爆發將捕鯨者灣的大多數建築物和鐘擺灣的智利站再次摧毀。Piloto Pardo 號再次趕來救援。
從此以後,再沒有人在欺騙島上過冬。現在只有西班牙和阿根廷會在夏季來此進行季節性科考。
現在,欺騙島上的登陸點屬於南極特別保護區(ASPA)。
根據智利和挪威向南極條約協商會議提出的建議,島上的遺蹟已被指定為歷史遺蹟(HSM 71)。它包括海灣岸邊所有1970年前的遺骸,和一座紀念碑,裡面有35個墓地和一個紀念在海上失蹤的10個人的石碑。
在欺騙島遊覽需要注意什麼?
欺騙島上存在著大量的歷史遺蹟,如果有幸在此登陸,請務必謹記:
距離所有的建築物至少5米的距離,本篇文章中的建築內部圖片由中長焦相機完成。
不要試圖走到任何「開放」的遺蹟中,更不要試圖
觸碰、揀取、塗鴉和踩踏任何廢墟、木板及動物遺骸等疑似歷史遺蹟的物品。
務必按照探險隊規劃的路線前進,如有分組,請與小組一同行動。火山灰覆蓋的山體容易出現滑坡和流沙地形,切勿擅自行動。
遇有擺放為❌形狀的紅旗,意為請勿繼續前進,請遵守探險隊在行程初期的登陸安全講座。
最後奉上一張在乘客到達登陸點前,我們在岸上等待的照片,希望本期文章能夠喚起那些曾經到達過欺騙島卻對島上的曾經不是那麼清楚的乘客們的記憶。
同時也希望,這些我手打了兩天三夜的珍貴資料可以留存下去,供對南極有興趣的朋友和計劃前往南極旅行的朋友參考。
記得點擊關注哦,鑫鵬爭取每周更新一篇實用長篇。
我們下期再見,我終於可以去睡覺了~
往期精選文章:
堪稱神話級的南極大冒險
南極探險200年特別篇(南極探險史目錄)
一本南極的食譜告訴你企鵝到底好不好吃?
中國極地嚮導聯盟CPGA
(Chinese Polar Guide Association)
我們是一群有職業病的極地嚮導,
南極洲和北冰洋是我們的辦公室。
拯救地球,是我們的思維奔逸;
探險服務,是我們的職責和實力;
現場科普,是我們勇氣和樂趣;
保護極地環境生態不受過度打擾,
是我們不可逾越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