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靜
殘秋盡,初冬來,萬畝龍壽洋公園花海潛影,迷人的綠色消瘦,紅色土壤日漸肥碩,公園門前車少人稀,往日人流如潮的盛況,被肆虐的颱風所裹挾而來的涼風冷雨逼退,唯有園林藝人員在作整理,為春光的輝煌更創基礎。
是日,天宇開放,陽光灑滿大地,朵朵白雲點綴在藍色的天空,使人心情大爽。
早聞龍壽洋荷塘分外有名,是遊人心目中的最愛。夏日,荷葉田田,碧綠如翠,映示無限勃勃生機;到得荷花盛開,盡情溢灑淡淡幽香,任是秋風斜雨,不卑不亢,中通外直,不妖不媚,外美內傲,兀自凌眾,引人品味深思,啟迪萬端。
南國初冬,與北國初冬有別,氣溫依舊如秋日,全無北國冬日肅殺之氣。舉目四望,花海雖然遁形,但園中氣象不減。新翻的土地接納著天宇之靈氣,田地中閃爍出充滿生機的水光,椰林片片,檳榔樹叢叢,綠色依舊展示著魅力無窮的生命力。
荷塘何處?正自茫然,一遊者徒步走近,告知右向直行,然後左轉,見水便是荷塘。依他所指之路而行,不久果見水塘。水塘便是荷塘,其面積很大,劃分為有序的方塊,中規中矩,很像水稻田。水塘中已經沒有荷花,只有朵朵睡蓮浮於水面,綻放著白中透黃、素雅、高潔的花朵。睡蓮雖然看似柔弱,但她同荷花一樣被視為聖潔、清雅、高貴、美麗的化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是古人對於蓮花的評價,而睡蓮的花語有純潔、純真的含義,當與蓮花的評價相同無二。在古代,許多文人寫了大量詩詞文賦,對睡蓮極盡溢美之詞,讚賞有加。唐朝詩人溫庭筠寫《蓮》曰:「綠塘搖豔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宋朝詩人楊萬裡在《紅白蓮》一詩中讚美蓮花說:「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溫庭筠把蓮花比喻為「洛神」之美,楊萬裡更是把蓮花比喻為漢宮三千美女,「濃妝淡妝」總相宜,可見蓮花之美的聖潔。
其實,在詩人們眼裡,蓮花與荷花是同義的,蓮花就是荷花。從植物學上說,睡蓮與荷花是同科不同屬的植物。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是屬於睡蓮科睡蓮屬的多年生水生植物,睡蓮是水生花卉中名貴花卉,外型與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是浮在水面上。因為睡蓮是晝舒夜卷,所以人們又稱睡蓮為「花中睡美人」。
在上海我家的小區,有一個不小的水池。每年初秋,當荷花漸殘,睡蓮便嫣然開放漂浮於水面上,其色彩多種,鮮紅紫紅黃蕊白瓣,互為映襯,婀娜多姿;特別是有一種睡蓮,其花主要為水紅色,紅中透粉,粉中透黃,淺淺淡淡,別具一格,分外引人凝眸。據說,這種睡蓮花色為虎剌紅,是睡蓮中少有的珍品。每天清晨或傍晚,漫步小區曲徑,每次臨池,總是注目於這特殊色彩的睡蓮,總是注目於色彩中漸變的層次,總是被這多層次色彩的相互交融的美而令人目眩。我覺得這種色彩有些神秘,仿佛是來自天外的物種。
的確,蓮花的神秘不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外形和質感,而且與宗教有著特殊的關係。在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中,蓮花是佛教的象徵,有著極高的神聖地位。佛教中極為重要的人物,佛祖如來、菩薩等,他們或坐或站立,都是乘蓮花來去於倏忽之間,行止於天宇極樂世界。如果沒有蓮花,佛教就會變得不完整,其神秘色彩便會失色三分。千百年來,在眾多的寺院廟宇中,蓮花形象隨處可見,無論是坐者之佛,或者是站著之菩薩,都有蓮花為伴,就連手勢都如蓮花。寺廟建築的雕飾藝術,多是蓮花,服飾坐墊上也都有蓮花的形象。
走進寺院,你會看到隨處可見的蓮花形象,大雄寶殿上,佛祖是端坐在蓮花寶座上的,慈眉善目,蓮眼低垂。西方三聖,觀音菩薩,等也同樣是端坐在蓮花之上的,其餘的菩薩有的手持蓮花,有的站在蓮花上,有的做蓮花的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狀,在寺廟上也到處都是雕刻的這種各樣的蓮花。總之,只要和佛教有關的地方,就永遠都不會缺少蓮花的出席,哪怕是我們跪拜佛陀用的拜墊上,也全部都是蓮花。由此可見,蓮花不僅是人們喜愛的植物花卉,而且是人們精神生活中的神聖靈物。因為佛教教義是用蓮花來做比喻的,就是要讓人們從濁世走向淨界,從惡到善,修心養性,把自己修煉成為純潔高雅的人。這是佛教重視、推崇蓮花,並用蓮花來表示這種美好的願望和願景。
「莫吟柳絮驚人句,好向蓮花見佛身。」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汙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汙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
靜靜的荷塘水面,反射出斜陽的光輝,藍天白雲倒置於靜水之中,水天一色,形成天地交融的景象,既奇特而又宏大。朵朵睡蓮漂浮於水面,如宣紙上一幅靜態的睡美人畫面,也似天空中飄逸而下,蓮步輕移的凌波仙女。這種靜中有動,動中靜幽,天地交融的畫卷,使我恍然間分不出眼前的景象是天空,還是地面的荷塘,抑或是天地本就是萬物靈動的整體。
荷塘邊有幾棟房屋,房子周邊高聳的椰子樹和檳榔樹,仿佛是一道天賜的綠色屏風,給房屋平添了幾分清奇之氣。路邊,一位婦女在清掃委地的落葉,她不時左右交換著掃帚,動作緩慢有序,不急不躁,姿勢優雅,很像是舞蹈動作。她的動態與荷塘的靜態,相互交織,互為映襯,把龍壽洋冬日的別樣美,描繪得如一幅奇妙的三維畫,令人久久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