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

2020-11-26 光明網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但由於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鋰離子電池。

眾所周知,電解液是化學電池、電解電容等使用的介質,為它們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並保證工作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所以提高水性可充電電池的實用性,改良水溶液電解液,提高其電壓穩定窗口,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11月19日,南京工業大學宣布,該校吳宇平、付麗君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鹼性/中性混合的水溶液電解液體系,研發出了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溶液混合電解液可充電電池。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化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先進能源材料》上。

「水性可充電電池是指用水溶液作為電解液的可充電電池。」付麗君介紹道,「水溶液的理論分解電壓是1.23伏,實際電池中由於存在過電勢,分解電壓可以達到1.5—2伏,但是很難超過2伏。而電池的能量密度與電池的電壓是成正比的,即電壓越高能量密度也越高,而電解液的電壓窗口決定了電池可達到的最大電壓,因此要提高水性可充電電池的電壓,首先要提高水溶液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我們將鹼性溶液與中性溶液組合成混合電解液,將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提高到了3伏。」

「在水溶液電解液體系中,中性電解液的析氫電位高於鹼性電解液,析氧電位低於酸性溶液,但是其電壓窗口是3種溶液中最寬的。另外,鹼性溶液和中性溶液的組合相對較為容易,而且這樣的組合將大大拓寬電壓穩定窗口。」論文第一作者、南京工業大學袁新海博士表示。

在這個工作中,研究團隊使用了陽離子交換膜作為隔膜。「陽離子交換膜可以起到傳輸陽離子阻隔陰離子的作用,從而使電解液保持穩定的pH值。另外,在這個混合電解液體系中,陰、陽離子在正負極電解液中都是穩定存在的。因而保證了這個電解液體系的穩定性。」袁新海解釋道,只有電解液保持穩定,才能使電解液的電壓窗口保持穩定,才能保持電池體系的可逆性和穩定性。

「電解液的電壓穩定窗口解決了,下一步就是選用合適的正負極材料構建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性可充電電池。」付麗君介紹,他們在研究中注意到,鋅是在鹼性溶液中具有較負電位(相對於標準氫電極的電位為-1.216V)且具有較高比容量的負極材料,而錳酸鋰是在中性電解液中具有較高氧化還原電位和較高比容量的正極材料,「因此將這兩種材料結合起來,可以得到較高電壓的水性可充電電池」。

該研究團隊基於這種混合水溶液電解液的概念,還研發了一系列水溶液電池和水溶液電容器的工作,相關工作分別發表在《化學電化學》《化學通訊》《材料化學學報A》和《先進科學》上。

(記者 金 鳳)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更便宜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
  • 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更容易製備
    ,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但由於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鋰離子電池。
  • 「兩高」水性可充電電池問世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
  • 「兩高」水溶液可充電電池問世
    10952次閱讀 作者:周偉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1月23日 收藏 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
  • ...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鋰離子電池|吉野彰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威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宣布之後,諾獎官網上發布了一篇名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的文章。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最常見的是石墨陽極,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帶有石墨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汽車供電數百英裡而無需充電。但是,這種電池在充電時會有鋰金屬電鍍的過程,充電太快會導致火災和爆炸。鈦酸鋰陽極是一種較安全的替代品,可以快速充電,但會導致能量密度顯著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更頻繁地對電池進行充電。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鋰離子電池充放電安全及電池檢測設計
    雖然鎳氫、鎳鎘電池在價格以及替代電池取得的便利性優於鋰離子電池,在其他電子產品上仍舊可看到鎳氫、鎳鎘電池的蹤跡;但是,在體積、重量及容量方面,鎳 氫、鎳鎘電池皆不如鋰離子電池,所以現今標榜著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幾乎都是使用鋰離子電池。   智能型手機因其功能強大、屏幕耗電量大,更是需要電池容量大及電力更耐久的鋰離子電池。
  • 新石墨烯鋰離子電池更高效環保
    原標題:新石墨烯鋰離子電池更高效環保   今年5月,電池和石墨烯技術初創
  • 如何選擇可攜式充電電池?鋰離子電池還是鋰聚合物電池?
    選擇鋰化學的設計師可以選擇傳統的圓柱形/稜柱形鋰離子電池或鋰聚合物袋。 決定中有很多因素,從熱穩定到終生。   可充電鋰電池有多種配置,物理尺寸和容量等級。
  • 美海軍研究實驗室開發鋅電池,有望取代鋰電池讓手機、汽車更輕更安全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NRL)化學部的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了一種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替代品——可充電鋅電池。鋰離子電池因其易燃特性,最近在海軍艦艇和其他軍事平臺上已被禁用。該研究指出,可充電鋅電池的容量和鋰離子電池相仿,但成本更低,速度更快,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可望應用於混合能源車、電動汽車、電動自行車,甚至手機和大規模貯電設備。米切爾·布魯斯(Michael Burz)是加州聖安塞爾莫的電池技術公司EnZinc的CEO,他表示,該公司科研人員正在測試和推廣這項技術,預期能夠比鋰電池系統便宜30%-50%。
  • 我國研發出了高電壓高能量密度水溶液混合電解液可充電電池
    鋰離子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和低自放電率在可攜式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中佔據主導地位,然而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所引起的嚴重安全問題阻礙了它的廣泛應用。水性可充電電池由於使用了不可燃且價格低廉的水溶液(即用水作溶劑的溶液)作為電解液,不僅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也更容易製備。但由於受到水分解電壓的限制,目前水性可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遠低於鋰離子電池。眾所周知,電解液是化學電池、電解電容等使用的介質,為它們的正常工作提供離子,並保證工作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可逆的。
  • 石墨烯材料助力鋰離子電池性能更上一層樓
    鋰離子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無記憶效應等優點,自問世以來,迅速取代鎳鎘及鎳氫等傳統二次電池的地位。
  • 鋰離子電池的特點_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景
    鋰離子電池月放電率僅為6-8%,遠低於鎳鎘電池(25-30%)   和鎳氫電池(15-20%)。   5.無記憶性。可以根據要求隨時充電,不會降低電池性能。   6.對環境無汙染。鋰離子電池不存在有害物質,是名副其實的「綠色電池」。   7.能夠製造任意形狀。
  • 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的區別
    鋰離子電池簡介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移動來工作。在放電過程中,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Li⁺從正極脫落,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於富鋰狀態;放電視則相反。 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目前主要集中用於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
  • 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過度充電會爆炸嗎?
    鋰離子電池和鉛酸電池過度充電會爆炸嗎?一提到電池爆炸,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鋰離子電池爆炸,很多人都以為鉛酸電池不會爆炸,和鋰離子電池相比,鉛酸電池的安全性是稍微高一些,但出現爆炸的現象也並不少,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一些不良的商家為了降低電池成本,採用劣質的極板,極容易造成短路,甚至引發電池起火爆炸。
  • 太空用新型電池問世:使用矽材料,充電更快、更輕便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更輕便、充電速度更快的電池,可為太空衣甚至火星探測器供電,也可裝配於衛星上。研究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相關論文發表於近期出版的美國化學會期刊《應用材料與界面》。
  • 2019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鋰離子電池:創造一個可充電的世界
    Goodenough),美國固體物理學家,因為發明可充電鋰離子電池而聞名於世。1979年古迪納夫發現,將鈷酸鋰(LiCoO2)作為電池的陰極,將除鋰之外的金屬材料作為陽極,能夠實現高密度的能量儲存。這一發現為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鋪平了道路,促成了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廣泛應用。1983年,古迪納夫、M.Thackeray等人發現錳尖晶石是優良的電池陽極材料。
  • 使用雙極電晶體進行鋰離子電池充電
    本文將討論線性充電技術與相關的離散調節元件,並重點討論主要離散參數與選擇標準。 鋰離子電池充電周期為模擬充電電路中的主要功率損耗,以便選擇正確的元件,我們必須了解鋰離子(Li-Ion)電池的充電周期。圖1 顯示了單個鋰離子電池的典型充電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