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出現長爪猛禽,一年捕鼠4千還敢吃豪豬,遇金雕故意暴露自己

2020-12-05 雪靈谷動物地理

新疆天山,雪山、平原、森林與湖泊組成壯美的自然畫卷。這裡棲息著許多珍稀野生動物,近年來,雕鴞出現的數量越來越多。近來,天山一處懸崖上,一隻雌雕鴞正在家照顧幼鳥,卻遇到了宿敵金雕,為了保護幼鳥,拼盡全力。

作為大型貓頭鷹,雕鴞的戰鬥力不容小覷,靠著天生的優勢,與後天練就的本領,在猛禽排行榜上總少不了它。「暗夜幽靈」、「暗夜之王」、「捕鼠專家」等名號響噹噹的,同時它也是少數敢與金雕正面幹架的猛禽之一。

01長著一雙橘黃色大眼,長爪子很尖利,能刺穿獵物軀體

見過雕鴞的人,大多都會被它的氣勢震懾,尤其是它生氣發怒時,全身羽毛蓬鬆,目光犀利地盯著你,簡直是太有氣場了!

我們來看看雕鴞這傢伙長什麼樣?雕鴞是鴞形目、鴟鴞科、雕鴞屬猛禽,又被叫作鷲兔、角鴟、雕梟,體型比雪鴞還要大,體重約1-3.9千克,體長約55-89釐米。

全身披著棕色的羽毛,點綴著黑色斑紋,待在樹林裡,不仔細看難以發現。翅膀張開時,非常寬大,一枚枚飛羽清晰可辨。

耳朵長在頭頂上,耳邊還長著耳狀簇羽,仿佛長了兩隻「角」,看上去很特別,但長成這樣是為了能夠在夜間清晰地分辨聲響,準確定位獵物。

面孔顯著,最突出的就是那一雙橘黃色的眼睛了,又大又圓,挺萌的。它擁有出色的夜視能力,但卻不能在眼窩裡轉動眼珠,只能扭轉頭部去看,身體保持不動,頸部卻可以扭轉270°。

猛禽大多擁有尖銳有力的喙或者爪子,雕鴞也不例外,它的喙鉤曲,它的雙腳最與眾不同了,粗壯有力,覆蓋著羽毛,第四趾能向後反轉,能夠幫助它攀緣,爪子足有4釐米長,而且很尖利,能夠刺穿獵物的軀體。

02一年捕鼠4千隻,還敢吃豪豬,連猛禽遊隼、棕尾也不放過

高山、森林、平原、荒野都能成為雕鴞的棲息地,分布在新疆、西藏的雕鴞,棲息海拔在3000-4500米左右。它對環境的要求不高,只要沒有人類幹擾就可以,喜歡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生活。

大家知道貓頭鷹都喜歡白天睡覺,夜晚活動,雕鴞作為夜行性猛禽,白天就在安靜的林子裡睡覺,沒人打擾可以睡一天。它聽力敏銳,一旦有動靜就會睜開橘黃色的大眼睛,觀察四周的動靜;夜晚就像亢奮的幽靈,四處捕獵。

雕鴞食量大,貪吃但卻不挑吃,但凡能被它抓到手的獵物,都會成為它的腹中美餐。主要以各種鼠類為食,雕鴞憑著強勁握力,幾乎百發百中。據吉林林業研究所的數據統計,一隻雕鴞每年可消滅老鼠4000隻,果真是名副其實的「捕鼠專家」。

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雕鴞,食譜也會有所不同,除了各種鼠類,雕鴞還吃豪豬、旱獺、野兔、刺蝟、狐狸、野貓等野生獸類。豪豬全身長滿尖刺,但雕鴞強健有力的雙腳,布滿羽毛,可以將豪豬掀翻,然後用鋒利的爪子去刺穿它的腹部。

雕鴞連猛禽一族也不放過,它是一隻敢吃其他猛禽的雕鴞,一般的鳥類就不說了,蒼鷹、雀鷹、遊隼等猛禽,一旦在晚上被雕鴞撞見,不小心防範就會淪為雕鴞的食物。

如果在夜晚遇到金雕,它也敢正面去打上一架。它甚至會直接衝入棕尾的巢穴,直接把小棕尾抓走,而棕尾媽媽無可奈何。

03終生不換配偶,雌鳥在家孵卵,雄鳥辛苦捕食餵養

別看雕鴞捕獵時那麼兇狠,在對待伴侶時還是蠻專情的,如果不出意外,雄鳥與雌鳥終年廝守,形影相隨,配偶關係會維繫一生。

不同地區的雕鴞,繁殖期也會不一樣,中國東北地區繁殖期4-7月,新疆、西藏、四川等地的雕鴞繁殖期從12月就開始了。

在清早或黃昏時相互追逐戲耍,入夜了會發出「狠……呼……」的叫聲互相聯絡。交配後,開始築巢,一般都沿用舊巢,或者利用白尾海雕、金雕、普通的舊巢,採集一些建材,加以修葺就使用。

每一窩產卵2-5枚,從此雌雕鴞就宅在家裡,開啟專職孵蛋模式。雄雕鴞負責去捕食,每天定時給「妻子」送回食物。

大約35天後,幼鳥陸續破殼,雕鴞媽媽仍在窩裡照顧幼鳥,給它們取暖。等幼鳥長到兩三周大時,胃口也越來越大了,雕鴞媽媽就會將它們留在窩裡,與雕鴞爸爸一同去捕食。

隨著雕鴞幼鳥一天天長大,親鳥會帶著它們到巢穴外活動,還沒有學會飛的幼鳥,對外邊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興奮地連跑帶飛四處看。

04遇到金雕故意暴露自己,原來是為了保護幼鳥

雖然雕鴞是個出色的獵手,在夜間捕獵的能力不容小覷,但是在白天,它們的視力不太好,所以戰鬥力會大大減弱。

白天雕鴞會將自己偽裝成一截枯木,與環境融為一體。但如果烏鴉發現了它,也敢圍上來欺負它。白天雕鴞真是威風掃地啊!

據觀鳥專家的觀察,天山一處懸崖上,一隻雌雕鴞正在家照顧幼鳥,卻遇到了金雕。金雕是空中霸主,戰鬥力非凡,它在雕鴞巢穴附近徘徊搜尋。

雌雕鴞卻在金雕還沒發現的時候,就飛出去到開闊的山坡上,主動暴露自己。原來,雌雕鴞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幼鳥在巢中,還不會飛,如果被金雕發現了巢穴所在地,那麼給雕鴞一家帶來的災難將是毀滅性的。

猛禽與猛禽之間的對決,幾乎不留餘地。金雕從空中俯衝而下,用鋒利的爪子對準雌雕鴞,還用喙啄它。而雌雕鴞也在竭力保護自己,吃了悶虧,九死一生。最後不知道去了哪兒的雄雕鴞趕回來了,金雕也飛走了,雌雕鴞撿回一條命,但遍體鱗傷的。

白天遇到死敵,是九死一生,遇到烏鴉等鳥類,還會被圍毆,但雕鴞只能選擇忍耐,在夜晚才是它的天下。

結語

在貓頭鷹家族裡,雕鴞是佼佼者,在夜晚的戰鬥力十足,但在白天卻會大大減弱,所以它白天幾乎不活動,隱身在林子裡睡覺。每一個物種,都有其生存的能力與優勢,但也會有弱點與劣勢。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國家動物博物館、文明雜誌、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動物志

相關焦點

  • 祁連山發現神秘猛禽,能夠在空中獵殺大雁,還敢和金雕搶食
    而有一個攝影師就在祁連山發現神秘猛禽,能夠在空中獵殺大雁,還敢和金雕搶食。,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因為我們一般情況下談論猛禽的時候都會想到金雕等動物。但是在白尾海雕面前,大雁的飛行技巧簡直如同小孩,大部分的白尾海雕都很喜歡捕捉大雁來吃。
  • 新疆鳥友拍到金雕捕食野兔畫面
    新疆鳥友拍到金雕捕食野兔畫面 2019-06-26 11:18:00來源: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權毅攝影報導)一隻金雕抓捕了一隻野兔
  • 賀蘭山現一猛禽追殺灰狼,展翅2.3米長,一翅就能把灰狼扇倒在地
    腿上全部長有羽毛,腳的三趾向前,一趾向後,趾上都長著又粗又長的角質利爪。後趾上的爪更為銳利,長度在5-8釐米之間,成彎鉤狀,很是堅硬,這雙利爪抓握力很大,可以輕鬆抓穿一般獵物的皮毛,也能抓入獵物的頭骨內,簡直就是鐵鉤一般。 金雕的名字裡雖然有個「金」字,但卻不是全身金黃色。成年的金雕全身羽毛明明是以褐色為主,內翼和尾羽有少量灰色或白色。
  • 天生的「捕鼠能手」,一年吃3千隻老鼠,外表看起來卻人畜無害
    因此在人類這麼多年的歷史中,其實一直都是在和老鼠作鬥爭,各種捕鼠夾老鼠藥層出不窮,但是老鼠的繁殖能力又太強,數量完全沒有變少的趨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種動物可謂是天生的「捕鼠能手」,這種動物一年吃3千隻老鼠,而且外表看起來卻人畜無害。
  • 神鵰俠侶中的「金雕」現身神農架!真正的猛禽之王,體型相當碩大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獨孤求敗的夥伴是一隻「神鵰」,它是一種大型猛禽,天生神力、身形龐大,全身長滿了黃黑色的羽毛,看起非常的威武霸氣。在楊過等待小龍女的16年時間裡,這隻神鵰與楊過一起闖蕩江湖,對於楊過亦師亦友,關係匪淺。因此,「神鵰俠侶」的小說名也源於此處。那麼,金庸先生筆下的「神鵰」在現實中能否找到原型呢?
  • 過兒的金雕算啥?它才是史上最大會飛猛禽!
    然而,若論體型,金雕卻比同屬於鷹形目的堂兄虎頭海雕略遜一籌,要是跟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最大會飛猛禽阿根廷巨鷹相比,就更是個十足的小孩子了。化石顯示,阿根廷巨鷹長有彎鉤狀的鳥喙,但頜骨卻不像現代大型猛禽那樣強壯,預計主要以小型動物或腐肉為食,但也可能有能力獵殺像恐鳥這樣不會飛的大鳥。雖然翅膀很長,但由於自身的自重太大,阿根廷巨鷹沒辦法原地起飛,當它們想要展翅翱翔的時候,需要像滑翔機一樣沿著山坡奔跑,然後藉助風力和自身的加速度升空。
  • 祁連山發現珍稀猛禽,能在空中獵殺大雁,被視為神鵰海東青
    古代滿族先民將白尾海雕、金雕、虎頭海雕等大型猛禽當作海東青。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認為:「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白尾海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捕食各種鳥類以及中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吃腐肉和動物屍體。在冬季食物缺乏時,偶爾也攻擊家禽和家畜。
  • 黃河溼地發現一猛禽,嘴如彎刀爪如鋼,為捕食刺蝟兩鷹一同出擊
    在這片美麗的黃河溼地上,還曾出現珍稀白肩雕的身影。據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齊麟介紹,寧夏一觀鳥愛好者在銀川黃河溼地發現白肩雕,目光如炬,嘴如彎刀般鋒利,肩披白羽毛,盡顯猛禽風範。白肩雕是候鳥,據《中國鳥類志》記載, 白肩雕在國內分布於新疆天山、甘肅、青海、寧夏、陝西、遼寧、福建、廣東等地。
  • 祁連山發現珍稀猛禽,叫聲如黑啄木鳥,能在空中捕食大雁
    古代滿族先民將白尾海雕、金雕、虎頭海雕等大型猛禽當作海東青。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認為:「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白尾海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捕食各種鳥類以及中小型哺乳動物,有時也吃腐肉和動物屍體。在冬季食物缺乏時,偶爾也攻擊家禽和家畜。
  • 史上最兇殘的鳥類,猛禽中的猛禽!
    ▲金雕屬於鷹科,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猛禽。金雕以其突出的外觀和敏捷有力的飛行而著名;成鳥的翼展平均超過2米,體長則可達1米。金雕以大中型的鳥類和獸類為食。圖為金雕正在捕殺狐狸。棲息於沙漠、草原和林地等環境中,捕食蹄兔、野兔、羚羊、蛇類、蜥蜴和其它鳥類等,甚至還捕殺藪貓和貓鼬等食肉動物,成年雕的捕獵範圍的大約50平方英裡。圖為猛雕正在享用它的午餐。
  • 男子放羊發現金雕 金雕因其外表威武,被視為「猛禽之王」
    男子放羊發現金雕 金雕因其外表威武,被視為「猛禽之王」時間:2020-05-28 11: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放羊發現金雕 金雕因其外表威武,被視為猛禽之王 近日齊齊哈爾紅旗種馬場居民陳某放羊時,發現草甸子上一隻鷹趴著不動。
  • 大型猛禽知多少?
    由於隼形目猛禽大部分在晝間活動,所以又被稱為晝行性猛禽,如金雕、禿鷲、獵隼等;而鴞形目猛禽多在夜間活動,所以又被稱為夜行性猛禽,如雕鴞、長耳鴞、縱紋腹小鴞等(俗稱「貓頭鷹」、「夜貓子」)。隼形目和鴞形目猛禽通常具有一些共同特徵:猛禽視覺器官發達,能夠在天空翱翔或滑翔,捕食空中、水面或地下活動的獵物;常具有向下彎曲且銳利的喙和爪,翅膀和足強大有力;羽色隨年齡不同而發生改變,大多顏色暗淡,以灰色、褐色、黑色和棕色為主。但猛禽有些部位顏色較為鮮豔,如眼睛虹膜、喙基部蠟膜、足部和爪常為黃色或紅色。猛禽的飛行能力發達,飛行時沒有聲音,不易被捕食對象發現。
  • 世界十大猛禽
    虹膜金黃色,嘴和爪鉛灰黑色。給可笑的是,霸道的肉垂禿鷲在鬣狗來奪食時,卻不敢出聲地乖乖退到一旁,等待著吃一點"殘羹剩飯"。髯鷲舊大陸產的大型似雕的鷲,學名為Gypaetus barbatus,屬於鷹科。體長1米(40英寸)以上,展翅長几達3米(10英尺)。上體褐色,下體茶色。胸具斑點,頭有黑白色條紋,頦具長鬚。
  • 婺源出現世上最小猛禽,長著熊貓臉和鷹鉤嘴,連伯勞鳥都敢吃
    它的頭上與背上都是黑色的,頰部、頦部、喉部和整個下體為白色,就連雙腿也是長著蓬鬆的白色羽毛。當它安靜地站在樹幹上,只見一隻只毛茸茸的小鳥,萌萌噠!當它展翅飛翔時,可以看到黑色的翅膀與尾巴上,遍布白色的斑點,特別美麗。當它捕食時,呆萌的外表,透露出兇猛的的表情。因此,白腿小隼被人們戲稱為,「猛禽界最萌,賣萌界最猛」,還被譽為「會飛的熊貓」。
  • 網友野外拍到猛禽捕食白鷺 疑是白腹隼雕(圖)
    發帖網友「晚秋梧桐」稱,自己在開縣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白夾溪流域,拍攝到兩隻猛禽中的一隻捕食白鷺的畫面。根據書籍和網絡圖片對比,疑似白腹隼雕幼鳥,他還表示:「如果確為白腹隼雕,將是我市首次拍到白腹隼雕野外活動的畫面。」  不過,這真的是白腹隼雕嗎?昨日,記者採訪了多位鳥類專家,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到底它們是什麼?你也來判一判。
  • 猛禽之王——金雕,能夠將羊抓上空中,沒有獵物能從它手上逃走
    >在猛禽當中有許多體型大的猛禽,比如:角雕、禿鷲、食猿雕等,金雕或許在其中排不上號,但金雕絕對是這些猛禽當中最兇猛的存在。>,大概就是半個成年人的高度,金雕的翼展最長能夠達到2~3米的長度,這令它能夠在空中使用各種飛行技巧,而且能夠給予它更大的力量,甚至能夠將體型比自己還大的獵物拖到空中。
  • 外媒拍中國哈薩克族:世界上最後的金雕狩獵民族
    金雕捕獵的過程是金雕飛到空中幫馬背上的主人尋找獵物。而目前哈薩克族金雕狩獵者僅存約400人。 金雕屬於鷹科,是北半球廣為人知的猛禽,主要捕食大型鳥類和中小型獸類。 金雕在很早的時候就被人類馴服了,在距今2000至4000年前的紅山文化玉器中,可以發現大量鷹隼的造型。
  • 當金雕寶寶落難
    5月23日,山丹縣公安局馬營派出所民警接到一村民報警稱:當日下午暴雨過後,他家後院出現一隻受傷的「鷹」,因懷疑這隻「鷹」屬保護動物,請求派出所民警予以救助。
  • 崑崙山這倒黴狼:獵物被金雕搶走,就去抓幼雕,反被金雕按倒在地
    崑崙山地區氣象萬千,鳥禽成群,野獸出沒,狼在這裡生活,可以捕到各種各樣的食物,很多動物都不敢輕易招惹狼。不過狼也有天敵,金雕這種大型猛禽,一翅膀就能扇倒狼,鋒利的喙與爪子,讓狼都害怕。狼的獵物被金雕搶走一位新疆的動物愛好者講述,在崑崙山地區蹲守拍攝動物半個月,曾見過兩隻金雕一起對付狼。
  • 1.2米金雕現身神農架 周身褐色卻被稱作「金」雕
    但事實恰恰相反,金雕全身上下沒一塊是金色的,而是深褐色。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為,金雕從頭後到脖子上有一小塊漂亮的金色羽毛,只是平時從正面拍的照片不太容易看到。 金雕,隸屬於隼形目鷹科雕屬,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北半球上一種廣為人知的肉食性猛禽,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北美洲、非洲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