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幣價格已漲到400萬元
面值10元的奧運鈔被炒到2000元,第一版人民幣報價高達400萬元,而一張1962年版的背綠水印1角紙幣目前被炒到了30000元的「天價」,升值幅度高達30萬倍……錢幣收藏上演了「天價小錢」的升值神話。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全套62張,價格已漲到400萬元。
1962年版的背綠水印1角紙幣目前市價3萬
2008年奧運紀念鈔發布之後,人們收藏人民幣的熱情再次被激發,當時,面值10元的奧運鈔被炒到2000元,而第一版人民幣報價高達400萬元……
而最近,媒體更爆出了一張1962年版的背綠水印1角紙幣炒出了30000元的「天價」,升值幅度高達30萬倍,為錢幣收藏上演了「天價小錢」的升值神話。
本文為你圖文並茂地盤點各版本人民幣的收藏價,或許你放在家中的某張第三版或者第二版人民幣,其價值不亞於一張中了百萬元大獎的彩票呢。
[分頁符]
第一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
發行日期:1948年12月1日
流通期限:1948年12月1日~1955年5月10日
發行情況:第一套人民幣分多批次發行,第一批發行的人民幣有10元、20元和50元三種券別,隨後又發行了1元、5元和100元三種券別,而到1953年12月,人民幣發行券別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12種,版別共62種。
[分頁符]
面值1.8元硬幣最高可值16萬
1圓長城幣
近日,記者走訪了武漢收藏品市場,了解到長城幣的收藏較為熱門。總面值僅1.8元(壹元,五角,兩角,一角共四枚)的一套長城幣可以賣到150元。
在「玉泉文化」收藏品店內,一位從外地趕來的藏家說,「我是專門從外地來漢的,這次準備購買1000套長城幣。近幾年,長城幣價格逐年走高,是錢幣收藏品中的一個亮點,以後還會有上漲的空間。」
[分頁符]
1981年1圓長城幣
資深錢幣藏家陳方喜告訴記者:「長城幣是收藏品交易網上的熱銷品種,買賣尤為活躍。五年前,我購買一套只需要花八九元錢,現在翻了十來倍,花上好幾十元都不一定能從市場買得到。目前,一套長城幣可以賣到150元,是其面值的80多倍(以上價格均指1980、1981、1983、1985年對社會公開發行的,其他年份的生產量不大,在國外流通,國內存量極少,價格更高)。1986年發行的長城幣現在一套賣到16萬元,市場上已經非常難覓到這一套了。隨著收藏隊伍的壯大,長城幣只會供不應求,預計在今後五年內,其價格會一直上漲,三年內大有翻一番的可能。現在投資長城幣,風險小,潛在的利潤空間大。」
據了解,長城幣是當代中國流通幣與流通紀念幣的開山鼻祖,可稱之為試機幣。從1980年至1986年,我國共發行了7套長城流通硬幣。除了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曾大批量發行、面對社會公開發行外,其他年份的長城流通硬幣發行量不大,均在海外流通,經過20多年的消耗,在國內的存量就少之又少了,尤其是1986年的,發行時就只有660萬套。
[分頁符]
5分錢硬幣身價暴漲一萬倍
近年來由於第三版人民幣收藏熱潮的興起,以及良好的升值效應,已有許多集藏愛好者正在收藏硬分幣,因為硬分幣的市場地位絕不亞於第三版人民幣,其收藏前景也不會遜色於第三版人民幣。
硬分幣「家族」興旺
我國的流通硬分幣於1957年12月1日正式發行,面額分別為1分、2分、5分,材料初期為鋁銅合金,因存在較嚴重氧化現象,加之國內銅資源緊俏,後從1956年發行的5分面值硬分幣開始,改為鋁鎂合金。它是與第二套人民幣紙鈔配套發行的流通輔幣,與同時發行的紙分幣等值使用。
由於硬分幣的大量使用,也導致了紙分幣逐漸銷聲匿跡,儘管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人民銀行重新發行無流水號的紙分幣,但這是為了解決當時硬分幣流通緊張的權宜之計,就市場的流通量看,硬分幣依然是我國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主要流通輔幣。
雖然硬分幣的面值僅3種,但由於材質與鑄造年份不同,所以家族仍然龐大。迄今為止,這3種面值的硬分幣共發行了100種。其中1分面值的硬分幣39枚,年號分別為1955─1959、1961、1963、1964、1971─1987、1991─2000、2005─2008;2分面值34枚,年號分別為1956、1959、1960─1964、1974─2000;5分面值的27枚,年號分別為1955─1957、1974、1976、1979─2000。
1976年版5分錢
在這100種硬分幣中,投放市場公開流通的年號有69種,另有31種年號則以裝幀冊形式溢價發售,未投入流通領域。它們分別是1979─1981年期間發行的裝幀冊,其中5分面值均未流通,1981年的1分面值和1980年的2分面值也未流通,而1992年發行的硬分幣裝幀冊內,除了5分面值有大量流通外,1分面值和2分面值均未見流通。此外,1993─2000年期間發行的8本裝幀冊內所有硬幣也未流通。
[分頁符]
硬分幣中覓精品
一是「天王」級珍品。硬分幣的天王級品種在上世紀末就塵埃落定,它們分別是1981年的1分面值、1980年的2分面值和1979─1981年的5分面值硬幣。由於這5種硬分幣裝幀量少,不要說流通領域罕見,就是裝幀的也並不多,目前後者在市場上也很少見,成了整個板塊中的瓶頸,被收藏者稱為「五大天王」。
二是稀缺級精品。處於第二梯隊的硬分幣有4種,分別是年號為1992年的1分和2分面值、1955年與1957年1分面值,其中前者的稀缺原因為未流通,後者卻是由於長期流通後大量損毀而造成的市場匱乏,被市場譽為「四小龍」。不過需要指出的是,1955年和1957年1分面值硬分幣目前極難見到全品,原因是材質自身的氧化程度很高,所以一般是指8─9品(上品)。
三是量少級精品。這個級別的主力軍是1993─2000年期間發行的裝幀冊,且其中還細分為普制與精製兩種,其中精製的發行量僅2萬套,有收藏證書,普制的發行量估計在28萬套左右,沒有收藏證書。投資者要留意精製裝幀冊,因其發行量少,後市極可能會晉級至「稀缺級」精品行列。
四是有潛力級別。這個板塊主要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發行的硬分幣,其主要品種有1956、1957和1974年號的5分面值硬分幣,1960─1964以及1974年號的2分面值硬分幣,1961、1963、1964、1971─1974、1976和1979年號的1分面值硬分幣。這些年號的硬分幣流通量極少,但藏市中依然能夠看到一些。
[分頁符]
1968年版江西2斤糧票成稀世珍品 1969年版武漢糧票價格過萬
本世紀初,糧票在藏品市場開始走紅,曾經有人願意以1600元的真皮沙發換取累計票面為200斤的江蘇糧票、或200斤的徐州面票、或50斤的河南糧票、或400斤的全國糧票。這段沙發換糧票的趣聞一度讓許多人感到新鮮,雖然不排除其中的社會炒作因素,但有一點卻是實實在在的,即過去普普通通的糧票,已成為許多集藏者追逐的目標。
可以說,收藏糧票並不困難,因為絕大多數城鎮家庭中都會留有過時的糧票,但畢竟絕大多數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剩餘」的糧票,相對而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月份定額糧票就較少了,因為這些糧票都在日常生活使用中被「吃掉」,尤其是單位定額(斤)大、早期發行的糧票已鳳毛麟角,成為近年來人們收集或投資的主要對象。
1955年發行的第2套糧票市價接近1500元
糧票的投資價值顯現,是隨著集藏群體的發展而形成的。在2000~2003年期間,糧票在藏市一度被炒作,價格也曾達到過頂峰,但此後出現了回落現象,目前則處於探明底部後的小幅回升狀態。目前1枚1980年之後各省市發行的普通糧票價在0.2~1元,1955年版的全品全國糧票每枚價格高達1500元,而江蘇省1986年發行的1公斤定額和1991年發行的2公斤定額地方糧票,交易價格在400~700元,不少文革時期的糧票價格在20~100元,個別珍稀品種價格上千過萬元也不稀奇。從中不難看出,糧票的投資價值也需要根據年代、存世量多少、品種的特殊性和品相的好差來確定。
[分頁符]
鑑於糧票在近十年漲跌中,形成了大浪淘沙的現象,一些珍稀品種的價格連年走高,而那些存世量不菲的品種卻一蹶不振。所以投資者需要精選潛力品種參與,從近年來市場的表現看,以下幾類品種較適合投資:
一是早期糧票 這是由於年代早,當時大多數人也不會想到收藏,造成了存世量的稀少。如被稱為「滿天飛」 全國通用糧票,其中1978年版價格300元左右。而不少1960年之前發行的地方糧票,價格同樣不低,如河北省第1套糧票市場價在1000元附近,1955年發行的第2套糧票市價接近1500元。
二是軍用糧票 從1957年開始共有7個年版,分別為1957年版、1958年版、1960年版、1964年版、1967年版、1971年版和1982年版,其中1967年版的軍用糧票背面有不同的毛主席語錄,是全國軍用票中惟一的一套語錄票。從價格看,1971年版軍供給用糧票價格已從10年前的150元攀升到目前的650元左右,這個板塊近年來的升值幅度不小,可留意。
三是「文革」時期的糧票 此板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也體現出特有的投資價值,近年來的漲幅最大。像1969年版的湖北省集體用糧定額糧票(樣票)全套市價在1200元左右,而1969年版的武漢語錄糧票,目前市價已逾萬元大關,其5年間漲幅高達4倍餘。此外,江西省1968年版2斤錯票(票面上「備戰、備荒、為人民」中的「荒」字錯印成「芸」),已成為糧票中的特級珍品,已呈有價無市之態。
四是特色糧票 如上海曾發行半市兩糧票,屬於微型定額糧票。而1966年版發行的五市斤全國通用糧票,其票面可以看到明顯的五角星形水印標記,非常有特色。雲南省還曾經印製過支援難民糧票,是唯一的聯合國援助救災糧票,具有很高的價值。
[分頁符]
80版猴票值110萬可買套房
「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已經成為時下 郵市的一句「名言」。今年股市低迷、樓市調控,大量資金湧入郵票市場帶動了多種題材郵票價格上漲。其中,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更是 在日前創下;額一版110萬元的「天價」,30年期間升值了超過17萬倍,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了。
80整版猴票
80整版猴票衝破百萬元大關
「一版80年的猴票,相當於一套房子」,這已經成為時下郵市的一句「名言」。今年股市低迷、樓市調控,大量資金湧入郵票市場帶動了多種題材郵票價格上 漲。其中,作為郵市風向標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更是在日前創下一版110萬元的「天價」,可以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了。
當年單張面值僅為8分錢的1980年版「庚申猴」郵票,如今單張的市價已超過8000元,30年內價格上漲了10萬倍。如果說80版猴票單張價格漲幅巨大,那麼,整版的價格可以說漲得瘋狂。
今年5月份舉辦的中國嘉德2010春拍郵品專場中,兩整版80版猴票大受追捧,分別以99.68萬元人民幣和91.8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下當時的歷史 新高。當時業界認為這個價格已經被高估,因為整版80版猴票在2009年11月拍賣成交價為43.68萬元,近半年時間身價竟然翻番,暴漲近50萬元。
然而,漲瘋了的猴票並沒有就此打住。日前,在香港一場拍賣會上,1980年T46庚申年猴郵票八十枚大全張以126.5萬港元(約合110萬元人民幣)成交,再次刷新整版猴票成交紀錄。這一價格較30年前發行時6.4元的價格漲幅超過17萬倍。
[分頁符]
全國山河一片紅
全國山河一片紅因錯版身價百倍
錯版郵票本是操作失誤造成的次品,但是因為收藏界崇尚「物以稀為貴」,反令其身價上漲,被全世界集郵者奉為心愛的寶貝。在新中國郵票歷史上,錯票大幅升值的例子很多,「全國山河一片紅」就被稱為「中國郵票史上最著名錯票」而身價百倍。
香港布約翰郵票拍賣有限公司舉行的2009年秋季郵票拍賣會上,面值僅8分、剛一發行便被叫停回收的「全國山河一片紅」以天價成交。「全國山河一片紅」共有橫豎兩個版本,俗稱「大片紅」與「小片紅」,其中的大幅橫票以368萬港元刷新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成交價世界紀錄,而另外6枚豎票共拍得293.25萬港元。
「全國山河一片紅」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是「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的紅色海洋和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上方為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上除臺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上面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
郵票發行不到半天,一位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發現,這枚郵票上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確,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便通過組織向郵電部反映。郵電部發現問題後,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郵票要全數退回。但已有個別郵局提前售出了這枚郵票,致使有少量郵票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