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到底有多少個物種?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也很難給出確定準確的答案,早期統計的數據包括動植物、藻類、原生動物、真菌等大約是180萬種。但是科學家每年都在發現新的物種,這也意味著物種的數量在逐漸增多。
當然這個數據也是保守估計,根據不同的統計模型,最終的數據可能也不相同。例如此前一個國外的科學團隊在《PloS Biology》期刊發表了他們一篇研究論文,主要是對地球上的物種數量進行預測,根據最新的統計分析方法,他們預測地球上物種總數量大約是870萬種,但上下的誤差浮動在130萬種。
而目前被描述和登記在案的物種數量不到二百萬種,這意味著有很多物種目前並沒有被發現。
地球的生態環境是複雜多樣的,陸地海洋生態系統各不相同,高山、湖泊、海洋、沙漠、原始森林等等都各有特色。人類雖然已經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數十萬年(按照智人算起),但是對地球並非是百分百了解。
最典型的就是海洋生態系統,地球上有70%表面積被海洋所覆蓋,平均深度超過3000米,最深的地方是馬裡亞納海溝,深度超過1.1萬米。人類對於深海世界的探索是屈指可數的,有科學家曾說過探測深海世界比外太空探索都要難得多。
對於馬裡亞納海溝我們的確是探測了幾次,包括無人深海探測以及載人深海探測,但是這些都遠遠不夠。至於說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有什麼?自然也是無法確定的。
同樣,對於一些原始森林也有類似的情況,我國著名的神農架林區就比較典型。
神農架地處我國湖北省的西北部,整個林區佔地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裡,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嘗百草而得名神農架。
從地質運動上來看神農架林區在印支運動末到燕山運動初這段時間內,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和大面積的掀斜運動,這也奠定了神農架林區主要的地貌骨架。並且經過地球上第四紀氣候的冷熱交替變化,還形成了部分冰川地貌,這也導致神農架林區內地貌複雜多變。
從氣候角度來看神農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雨量較多溫熱溼潤,即使在冬季溫度也較高。由於地理位置以及海拔高度等原因,神農架林區接收到太陽輻射能較多,也總成了舒適的氣候環境。
這些特點也給神農架林區帶來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根據現有的統計記錄神農架擁有植物類199科872屬3183種,真菌類927種,並且有很多都是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而神農架的脊椎動物有493種,佔據了湖北省脊椎動物總種數的57.5%。並且科學家還發現了數十種特有的白化動物例如白林麝、白蛇、白鬣羚、白熊等。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神農架傳說中的神秘生物野人和驢頭狼,外人可能把它們當作是一種流言傳說來看,但是當地很多人卻對它們的存在深信不疑。從解放前開始就有官方以及民間的考察團隊堅持尋找神農架野人,但是到今天為止也沒有發現確定的證據,但是目擊事件確實層出不窮。
有古人類學家就曾說過神農架野人可能僅僅是傳說,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考慮,一個高等物種的發展和繁衍僅僅靠一雄一雌是完不成的,至少要有一個群體才能保證發展和繁衍,但是猿類的活動範圍和習慣都很容易讓它們暴露在我們面前,但實際上各種目擊事件都是若有若無模稜兩可的。
而至於神農架流傳的驢頭狼就更加令人生疑了,在各種目擊事件中,它們被描述成長著驢頭的特殊生物,但體型上看起來又像是狼,在下山獵食家禽的時候被目擊到,奔跑速度非常快,並且有一定攻擊性。在當地有很多驢頭狼的目擊事件,但都沒有影像資料留存。
科學家認為傳說中的驢頭狼和一種史前生物沙獷非常相似,它們大約生活在700萬-450萬年前,在亞洲、歐洲、非洲原始森林中都有分布。那麼是否因為神農架保存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這些史前動物得以延續下來?
但是這種猜測太過於大膽,也並沒有實際的證據支持。無論是何種生物,它們的生存必然會留下痕跡,但至今為止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它們的糞便或者屍體等等,因此說大概率還是已知物種的誤認。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