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當今的手機市場上,蘋果手機的拍照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近日,有媒體爆料稱表示蘋果將在下一代iPhone XI手機將會配備全新的TOF攝像頭,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iPhone X的發布,蘋果給全世界帶來了前置攝像頭的結構光技術,通過30000多個肉眼不可見的光電來投射面部,實現3D建模成像。未來新一代的蘋果產品採用TOF攝像頭,會帶來更為精準的3D成像,同時在解鎖速度方面也會有所提升。其實,在蘋果採用全新TOF攝像頭的消息爆料之前,國內知名的手機廠商vivo就率先將TOF攝像頭配備到了年度旗艦產品vivo NEX雙屏版裡,今天我們就來聊聊vivo的這項黑科技,TOF攝像頭。
TOF的原理
在2018年6月的上海MWC大會上,vivo向業內展示了 vivoTOF 3D超感技術,vivo的TOF是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的縮寫,其大概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紅外發射器連續發射光脈衝,在遇到人或物體後反射,傳感器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紅外光線發射和反射的時間差,從而形成立體視覺。後續通過手機CPU分析光的時間差的數據,來達到建立人臉模型的目的。在數據上,TOF需要採集30萬個人臉的有效深度信息點,工作距離上,最遠可以達到3米。
TOF的優勢
就目前來說,3D 結構光(StructureLight)是目前行業內應用相對較多的人臉解鎖方案,iPhone X以及一些國產品牌的手機等都是使用的3D結構光解決方案,對比3D結構光,vivo的TOF深度攝像頭技術更加的具有優勢,因為3D結構光需要起碼25mm的識別基線,但是TOF則幾乎不需要距離。並且TOF可以到達的最遠工作距離為3米,結構光得最佳工作距離為 25—50 釐米。從本質上來說3D結構光與TOF都是獲取空間內物體的深度信息,但是vivo TOF的30萬點要比iPhone X的3萬個點記錄到的深度信息更多,無疑,在這一點上TOF是勝出的。
TOF的前景
在去年的發布會上,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就曾經講過TOF的好處:「既能做短距離檢測,劉海也可以做的比結構光小。短期之內TOF可以用在解鎖和支付上,長遠期還有AR這樣比較寬的使用場景。」此外,TOF深度攝像頭的優勢也非常明顯:更小的整體模組,讓手機屏幕的「劉海兒」變小,人臉識別的距離也更遠,最關鍵的一點是TOF深度攝像頭技術實現量產的難度更低,能加速該功能的普及。
結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經對TOF技術為我們帶來哪些體驗上的改變有了一些了解,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作為行業領頭羊的vivo會在TOF技術上給我們帶來更進一步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