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科學家確定了太陽系外存在24顆或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2020-10-19 魅力科技life

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或探測地球之外宜居的星球,一直是天文物理學所致力追求的目標之一,但就目前而言,最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只有地球,地球是已知唯一能維持生命的星球。


不過,儘管如此,天文學家們也還沒有放棄對地外星球的探索,畢竟,宇宙是很浩渺的,而除了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之外,整個銀河系擁有著數以億計的星球,沒有人知道那些星球是否真的擁有生命的存在。

近期,科學家通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等儀器進行理想行星的觀測,通過綜篩選,確定了有24顆行星,它們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條件,而這些行星可能擁有一顆比太陽壽命更長的恆星,加上其行星圍繞恆星的速度更慢,使得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比地球上的生命更茁壯成長。

這些行星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產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存在:


一、擁有宿主恆星,且圍繞著這恆星緩慢的做周期性運動。正如地球一樣,地球能夠有生命存在,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太陽這個宿主恆星,太陽不但提供了適宜的能量,同時也因為地球和太陽距離的關係及公轉周期的影響,給地球提供了適宜的環境,才使得生命得以生存,同樣對於宇宙中的其他行星,也是如此,只有擁有恆星,且行星圍繞的距離、速度適宜,才能擁有一個宜居的環境,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篩選出一些符合這個先決條件的行星,判斷其環境是否真的適合生命的存在。

二、適宜的溫度、水資源的存在。水是生命誕生的源泉,據科學家發現,地球的生命最早起源于洋流大海中,而所有的生命也都離不開水的生存,所以,一個行星能否有生命的存在,水及適宜的溫度是關鍵的。

三、陸地的分散情況。就如同地球一樣,儘管地球將近70%都是海洋,但卻有大陸的分布,將整個大陸劃分為幾個區域,而最適合生命生存的,一般都位於赤道附近的大陸,越是往兩極的方向,便越難以適應生命的生存,所以,行星的陸地分散情況也是十分重要的。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條件也會影響生命的生存。

也正是基於地球生命生存的一些條件,進行綜合篩選,選出的行星環境或是比地球更優異,這才會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生存。

而根據有關報導,此次確定的24顆行星,是研究人員基於地球理想狀態所繪製出的一種「超宜居行星」的輪廓:這些行星基本都是符合圍繞比太陽(黃矮星)略冷的K矮星運行、約50億—80億歲、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高5℃、大氣中氧氣的含量介於25%—30%之間,陸地分散且水源豐沛,還擁有板塊構造或類似的地質過程,以便回收礦物質和營養物質,並創造出多樣的棲息地和地形。此外,該行星衛星的大小為其自身的1%—10%,且在適當距離繞其運轉。


可以說,通過這些條件的層層篩選,才有了這24顆行星的確定,但儘管確定了這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還宜居,但就目前人類的科技發展而言,還無法探測到這些行星的具體狀況,還只能通過遙測、天文望遠鏡觀測的手段來分析。

畢竟,就目前所了解的,離地球最近的最適宜的行星,距離地球都在100光年之外,距離早已突破了銀河系之外,人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抵達,所以,且不論真假,儘管發現最適宜的行星,人類也無法到達,故而這這是一個幻想的存在。


儘管此刻,科學家對於尋找那些最有希望使複雜生命繁衍生息的行星,依舊抱有很大的希望,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宇宙不止地球一個文明存在,只有一個地球文明的存在,只能說明地球文明還不夠強大,不足以穿越星系,去往更遠的星空旅行,去發現更多的文明的存在。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925丨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近期的一項研究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美國航天局2014年2月26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715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鑫方)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人類的家園不止地球,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們發現24顆「超宜居」的星球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最終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宜居行星。這些科研人員是根據「超宜居」的標準,從4500顆已知的地外行星中篩選出了24顆認為是「超宜居」的行星。但實際上,並沒有一顆行星是真正能夠滿足所有的「超宜居」條件。但是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滿足四個條件,那麼就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的要比在地球上更加舒適。
  • 準備移民: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來自新華社的消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流浪地球計劃要啟動了?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近日,研究人員給出了答案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4500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24顆「超宜居」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超宜居」條件,但一般能滿足4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網絡配圖)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
  • 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星球!網友:請問多少錢可以搬家?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新華社/美聯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星球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舒爾策-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超宜居」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 24 顆比地球更適合繁衍生命的行星
    有些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宜生命繁衍!科學家一下發現24顆候選者在太陽系中處於宜居帶,溫度適宜,擁有大量的水和氧氣,地球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已知宇宙中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但科學家的最新發現,有可能讓地球的這一光輝頭銜易主。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
    美德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宜居24顆「超宜居」行星。這些行星距離地球均超過100光年,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因而生命體或許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確定。
  • 24顆「超宜居」星球被發現,比地球更適宜居住,地球不再完美?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關於什麼是「宜居星球」,科學家並沒有想去找地球的克隆版,而是確定了「超宜居」標準,以符合潛在的超級宜居性,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
  • 《天體生物學》雜誌:科學家確定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系外行星
    《天體生物學》雜誌:科學家確定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系外行星(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二十幾顆可能比地球更有利於生命的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或比地球更適合人類!
    科學家為了尋找其他的宜居星球,從進入現代社會以來就一直在進行不斷的探索。但宜居星球的形成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必備的水資源與氧氣外,磁場、大氣壓等這些都是必備的條件,人類能夠出現在地球上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在人類剛剛探索宇宙的時候,哈勃望遠鏡直接進入到了地球運行軌道中,通過它對宇宙的觀察,我們能夠更直觀的認識各個星體與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