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10日,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與愛丁堡大學蘇格蘭再生醫學中心籤署幹細胞研究合作協議,協議為期五年,在此期間,雙方將通過在幹細胞研究和再生醫學方面的資源共享、合辦項目與活動開展合作,促進幹細胞研究的發展。
幹細胞不僅具有自我再生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分化出許多其他類型的細胞。幹細胞研究除了能夠拓展人類對生命科學的認知,還能夠應用於腫瘤、心臟病、糖尿病、多發性硬化和帕金森氏症候群等多種疑難疾病的治療。
近年來,幹細胞研究在國際科學界受到廣泛關注,蘇格蘭科學家伊恩·威爾穆特教授所在的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曾成功克隆出綿羊多利,成為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突破之一。威爾穆特目前是蘇格蘭再生醫學中心負責人。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由科技部和外國專家局批准成立,並正在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密切合作,以其豐富的資源和平臺推動幹細胞研究的發展。
出席籤約儀式的蘇格蘭首席大臣亞歷克斯·薩爾蒙德說:「我們很高興並且很榮幸能與中國進行合作,中國在科學界也是國際公認的領導者之一。雙方在幹細胞研究方面的合作,將有助於促進國際幹細胞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科學時報》 (2009-4-14 A4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