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國家:德國排名第二,中國排名第五

2020-12-05 中德橡樹園投資移民

隨著新冠病毒持續蔓延,面對疫情,世界各國政府均推出不同抗疫舉措以及紛紛採取各種類別的措施應對疫情對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和影響。但各國應對疫情的經濟政策、具體手段、規模不盡相同導致了各國疫情風險不同。

尤其是義大利和西班牙,成為歐洲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義大利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曾經一度都是世界第一位。美國自30月10日以後疫情也開始集中爆發,先後經歷確診人數破千、破萬、破10萬、如今已經突破20萬大關,而曾經川普引以為傲的美國低死亡率如今也已經突破5000人。

那麼,在世界各國防控疫情上面,哪些國家做的最好呢?近日《德國世界報 Die Welt》調查顯示,目前全球疫情防護工作做得第二好的國家是德國!第一位是以色列,第三位是韓國,第五位是中國!

消息來源:《世界報》/David Schafbuch

該報導指出,德國政府自頒布「社交禁令」後,疫情馬上就出現了趨緩跡象。從目前來看,只有一個國家在處理疫情危機比德國好(以列色)。

因此很多德國政客已經考慮放鬆限制的措施。根據德國媒體報導,聯邦總理默克爾將在4月15日(本周三)和各聯邦州州長電話會議,以討論下一步的計劃。當然也有部分人反對,如拜仁州內政部部長Hermann發出警告,不要過早地放鬆限制措施。

我們再來看看當下全球疫情前20名風險最高的國家排行:

COVID-19 風險國家排行

數據來源:WWW.DKV.GLOBAL/COVID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COVID-19:風險排行/20個國家疫情風險對比

01.義大利 11. 奈及利亞

02.美國 12. 俄羅斯

03.英國 13. 孟加拉國

04.西班牙 14. 墨西科

05.法國 15. 印度

06.瑞典 16. 斯裡蘭卡

07.伊朗 17. 印尼

08.厄瓜多 18. 緬甸

09.菲律賓 19. 柬埔寨

10.羅馬尼亞 20. 寮國

從疫情風險來看,德國不在20國之內!因此在這場全球化的疫情流行期間,待在德國才是真正安全的選擇!!!畢竟德國擁有強大的疫情檢測能力、先進的醫療設施和完善的醫療保障等等。

德國的抗疫策略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疫情發展到如今,歐洲已經是疫情中心之一,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的疫情已經比中國還重,死亡率也高過武漢。而德國的病人數量雖然超過了中國報告疫情病人數量,但死亡率卻比中國低。中國專家張文宏日前也稱德國是歐洲抗疫的「優等生」。

德國在疫情第一階段遏制方面開始做得相對較好。在中國疫情爆發以後德國科赫研究所網站就開通了新冠病毒專頁,即時關注中國疫情。

羅伯特赫研究所(下稱:科赫研究所)創建於1891年,是德國國家公共衛生機構,按照聯邦政府對其定位就是德國衛生健康的「天線」,其職責是監控德國人健康,傳染病當然是其重點工作領域。其創始人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和同時代的法國最傑出生物學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被並稱為微生物學創始人,而科赫更是以鑑定了第一個病原微生物結核桿菌而獲1905年諾貝爾獎,而科赫證明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致病微生物的過程非常複雜,他也因此總結出了被後人稱為「科赫法則」的鑑定致病微生物的黃金法則。

在檢測方面,德國的測試量也遠遠超過歐洲諸國。目前,德國已經做了130萬測試,義大利85萬,西班牙和法國都是35萬左右,英國不到30萬,這是遏制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環。

那麼很多人不禁會問為什麼德國的檢測、追蹤做得如此出色而科學,感染病例數量又為什麼如此之高,且未能阻止疫情在德國的大規模擴散呢?

這得從德國鄰國說起,義大利疫情開始失控大約是在2月下旬,3月8日,義大利政府封鎖北部,3月10日,封鎖範圍擴大至全國。科赫研究所根據義大利報告的疫情把義大利倫巴第大區等劃為風險區域,從這些區域回來的人要執行兩周自我隔離,並報告是否有相關症狀。但現在回頭看,義大利在當時的檢測應該非常不夠,而德國學校2月下旬有假期,還有著名的狂歡節,非常多的德國家庭傳統習慣是去滑雪,義大利北部和奧地利、德國非常接近,這一區域是滑雪勝地。這些背景加速了病毒向德國的傳播。

德國檢測到的感染案例從3月8日左右開始快速上升。而科赫研究所後來在3月27日發布的疫情統計顯示,從奧地利和義大利輸入的感染案例接近8000人,僅從奧地利滑雪勝地,奧意交界的蒂羅爾(Tirol)感染的例子就有2737個,蒂羅爾也成為病毒進擊歐洲各國的主要據點。冰島在3月5號就宣布蒂羅爾為疫區,奧地利地方官員還憤怒的反擊說本地沒有感染案例(估計是沒有檢測)。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身處可以自由遷徙的歐洲申根區,德國即使防控水平相對較高,但病毒永遠能夠從最弱的地方攻入。開始防控時,申根區各國沒有協調,水平參差不齊,從而導致疫情在義大利爆發後迅速失控。

根據各國死亡率統計,德國雖然累計感染人數已經達到13萬多,但死亡率卻僅有約1.9%,遠遠低於美國、義大利、法國,甚至比中國還低。德國的低死亡率可以說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在沒有疫苗和特效藥的情況下,德國是如何做到低死亡率的?

除了以上的防控檢測早之外,還有以下幾點。

德國醫保制度較為完備

德國政府及時出臺了檢測、排查等措施,居民去檢測、看病沒有經濟壓力。與之相比,美國有3000萬無醫保人員,初期檢測不免費,許多民眾只能有病硬扛。所以,德國的檢測、看病一直沒有「腸梗阻」現象,分母數字經得起考驗,而美國、義大利等國的分母可能「縮水」,因為有大量感染者沒有納入。

德國的醫療體系發達

德國的醫療體系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私人診所,第二類是綜合性大醫院,第三類是大學附屬的偏重科研的醫院,各有側重進行分流,病人不會一窩蜂湧向高等級醫院擠兌醫療資源。

從醫療保障能力看,德國醫生數量(相對人口而言)、床位數和呼吸機數量傲視歐洲,在全球也名列前茅。據統計,德國有約2.8萬個重症病房,配有2.5萬臺呼吸機,另有1萬臺儲備,其先進的工業能力保證了呼吸機可以根據需要增加配備。疫情開始後,德國採取重症病人住院治療、輕症患者居家隔離自愈策略,保存重症救治能力。目前,德國依然維持重症病房閒餘,不僅保持著「床等人」狀況,而且還有餘力接收少量義大利轉移過來的重症病人。隨著病例增多,德國也未雨綢繆,在各地建設「方艙醫院」。

感染人口年輕

老年人群體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德國的感染者相對年輕,死亡率自然低。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長威勒前不久公布,德國新冠肺炎感染者平均年齡47歲。初期,德國本土感染者主要是青壯年,很多是到義大利滑雪歸來後發現感染,大規模檢測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及時發現感染者並阻斷傳染鏈。隨著疫情的發展,政府號召採取老人和孫輩之間不要見面等措施,有助於保護老年人口和有基礎病的群體,從而避免推高死亡率。

相關焦點

  • 純屬瞎扯的「疫情安全國家」排名
    (還不是德國的新冠疫情本出現好轉,德國對中國醫療設備等資源的依賴也在減小,典型的啥啥啥)隨著疫情拐點的到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騰出手來對付中國」,恐怕此類抹黑攻擊還會更多。今天我們看下西方媒體睜眼說瞎話的疫情安全國家排名不用看,中國只排第五
  • 2021年全球最強護照排名出爐!亞太國家逆襲飆升,澳洲排名上升1位
    (圖片來源:網絡) 日本公民可免籤訪問全球191個國家。新加坡護照仍在190個國家中排名第二。 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國護照和韓國護照,免籤國家數量為188。 在188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四的是芬蘭和義大利的護照,以及盧森堡和西班牙(都從第五名上升)。 緊隨其後的是奧地利,它從排名第7上升到排名第5,丹麥則沒有變化,在186個國家中仍然排名第五。
  • 從人口密度,看全球新冠疫情重災區,排名靠前的是這些國家
    據2020年4月11日7:00全球新冠病毒最新疫情顯示,排名前10的國家如下:1、美國501272人2、西班牙158273人3、義大利147577人4比如中國,雖排在全球第6位,但中國的人口基數遠比其它國家多,從單位人口來看,中國疫情並不算重(相對來說)。那麼,接下來,筆者就通過單位人口和單位面積來對比各國受災情況。一、單位人口。
  • 2019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排名: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 劉育英)14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發布的一份白皮書顯示,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美國排名第一,中國居第二位。  這份《全球數字經濟新圖景(2020年)——大變局下的可持續發展新動能》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這是信通院第四次發布該報告。
  • 世界旅遊業最發達的十大國家,中國排名第五
    世界旅遊業最發達的十大國家,中國排名第五 旅遊是現代人放鬆最好的一種方式,也是拉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措施。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大力發展旅遊業。當前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十大國家是哪些呢?
  • 全球gdp排名2019 全球GDP前20強具體榜單排名一覽
    中國同樣也高居第二,但是經濟增速在20強當中卻是最高的,同比實際增長6.2%,突破十萬億大關,GDP總量為10.18萬億美元。排名第三的是來我們的亞洲鄰國日本,第四名為德國。由於德國經濟增長較為緩慢,與日本之間逐漸拉開了差距。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2021年全球護照排名來啦!第一還是這個國家
    根據2021年全球護照排名,日本護照連續第四年被評為全球最強大護照。日本公民持該國護照可免籤訪問全球191個國家。新加坡護照仍在190個國家中排名第二。儘管英國脫歐,但英國護照的排名從2020年初的第8位上升至共有185個國家的第7位,與美國護照的排名持平。
  • 連續5年全球排名第一,這個國家生活質量遠超北歐,還適合養娃!
    最近,《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 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了「2020年全球最佳國家排名」,加拿大成功躋身榜單前三,僅次於瑞士排名全球第二!加拿大大使館官博發布了喜訊:「在生活質量一項,加拿大連續3年排名世界第一,力壓以高社會福利聞名的北歐國家。
  • 德智庫發布全球變暖對策排名 日本僅列倒數第二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德國環境智庫「GermanWatch」(德國觀察)等當地時間11月16日在《巴黎協定》第一次締約方會議會場,公布了評價全球58個主要國家和地區全球變暖對策的排行榜,指出日本倒數第二,屬於「不合格」。日本的排名比2015年下降兩位,排在日本後面的僅有沙烏地阿拉伯。
  • 諾貝爾獎得主數量前十的國家有哪些?中國排名要努力
    你知道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十個國家是誰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諾貝爾得獎數量第十名,奧地利共有21人得過諾貝爾獎,這個國家並不大,面積只有八萬三千多平方公裡,人口只有880萬左右。人口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裡面能出這麼多,獲獎者已經非常厲害。
  • 全球教育質量排名第一、生活質量排名第一的國家居然是它?
    聽說前兩天,《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0年全球最佳國家排名榜出來了,加拿大又又又在生活質量單項排名中位列第一,力壓一眾以社會福利好而聞名於世的北歐諸國。關於這個排名這兩天很多公眾號都在發,那小編也厚著臉皮蹭個熱度哈。
  • 2021全球護照排名,我國護照10年間實力大增!
    該指數並未考慮臨時限制,因此日本再次成為排行榜的佼佼者,為全球191個目的地提供免籤證或入境籤證訪問。 新加坡位居第二(得分190),韓國與德國並列第三(得分189)。 日本公民可以免籤訪問全球191個國家,而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護照。
  • 新世紀20年來全球GDP增長多少?排名前十的國家有哪些變化
    第二名的是日本,其GDP為4.89萬億美元,佔全球亞洲國家的14.54%。第三名是德國,其GDP為1.94萬億美元,佔全球歐洲國家的5.78%。排名第四的是英國,GDP為1.66萬億美元,佔全球的4.93%。歐洲國家。排名第五的是法國,其國內生產總值為1.36萬億美元,佔全球歐洲國家的4.05%。
  • 美媒發布疫情下適合居住國家排行榜,中國排名很有意思
    自今年年初開始,新冠疫情就成為了一個全球都逃不開的問題。中國雖然最早發現了疫情,但是我國很快就控制住了疫情,恢復了正常的經濟活動,而歐洲、美國以及更多的第三世界國家還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 2020全球火力排名,日本第五,土耳其跌出前十
    「全球火力網」公布了2020年全球火力指數排名,對世界各國的潛在實力做了比較全面的總結評估。與以往四年(2016-2019)相比,2020年度火力指數排名榜單的前十名有較大出入,很多連續四年進入前十的國家在今年不幸「折戟」,直接掉到十名開外。
  • 口碑最好的家用電磁爐品牌排名
    現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空調產業鏈、冰箱產業鏈、洗衣機產業鏈、微波爐產業鏈和洗碗機產業鏈;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小家電產品群和廚房家電產品群;在全球設有60多個海外分支機構,產品遠銷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在格蘭仕電磁爐較普及的一些國家裡,人們譽之為「烹飪之神」和「綠色爐具」。   家用電磁爐品牌排名5——蘇泊爾電磁爐 (十大電磁爐品牌,蘇泊爾 )   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的炊具研發製造商,中國廚房小家電領先品牌,是中國炊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032)。
  •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排名發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排名發布:美國第一、中國第二11月23日開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由《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組成的大會藍皮書正式發布。
  • 自然指數全球科研機構排名 中科院奪得「八連冠」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中科院)4月30日消息,當天正式發布的2020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科院再次名列全球首位。根據此前發布的自然指數數據,中科院已連續8年位列該排行榜全球第一,實現「八連冠」。
  • 2020年泰晤士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名:中國內地5所高校進百強,北大...
    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獨家發布的全球就業能力排行榜(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 2020),揭示了頂級公司的招聘人員認為哪些大學在為學生就業做準備方面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