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攝影是記錄,倒不如說攝影是記錄回憶,通過時間累積一連串過程與總結,無論拍什麼對象,都是個人回憶的投射與時間觀念,」 日本攝影巨匠森山大道表示,希望世界上能有 「肉眼相機」,他鼓勵手機攝影,鼓勵人捕捉時間的碎片。
攝影的本質是光與影的捕捉,手機科技時代開啟了生活記錄的新篇章,人們將日常保存,留住了記憶。
手機科技飛越地前進令人目眩神迷,攝像在近年成為智慧型手機上最被看重的功能。從淺景深的迷人散景,超廣角呈現景色建築的波瀾壯闊,最近更推出了10倍變焦,在極遠的距離也能清晰捕捉畫面。
加拿大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曾提出 「媒介是人的延伸」——意指媒介是人的感覺能力的延伸。換句話說,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類感官的擴展。
而今天的智慧型手機,正朝著森山大道口中的 「肉眼相機」邁進。
超感光攝影時代的開啟
4月11日,華為在上海發布了P30旗艦機型,在手機攝像能力上又有提升。這次P30 Pro從三攝升級至四攝,多了一顆4000萬超感光鏡頭。除了能拍攝月光夜色,捕捉吳哥窟這種不能使用閃光燈的名勝遺蹟,連銀河星座的畫面也能被收藏起來。以往耗材昂貴、「重量級」單反才能實現的影像記錄,通過手機科技,已經一點一滴在轉變。
不過,光是實現一項新技能,背後就需要極為複雜的技術和工藝支持。
如前述,攝影的本質可以說是光影的捕捉,攝影設備最關鍵的部件之一即感光元件。華為打破常規,以全新的傳感器、像素結構,來實現 「銀河星座」 最嚴苛環境下的拍攝。
P30 Pro採用的正是 「超感光傳感器」——不同於傳統手機的傳感器,它採用黃色像素替換傳統RGGB傳感器中的綠色像素,能夠同時透過紅光、綠光,從而在像素層面提升40%進光量。
RYYB傳感器的加入,更改寫了數碼攝影領域的感光規則。即使極限暗光的情況下,僅憑燭芯熄滅瞬間的光亮便能拍出讓人震撼的圖片。
先進的感光技術之外,P30系列還加入了防抖技術作為補足。據了解,OIS馬達與陀螺儀、加速度傳感器默契協作,實時計算機身動態變化,推動鏡組抵消抖動,大幅提升穩定性和成片率;而AIS智能防抖,則通過神經網絡引擎校準、配對和融合多張照片,疊加細節以增強畫質。
在光圈方面,華為P30主攝採用大光圈f/1.8,P30 Pro則為f/1.6。不難看見,一個手機的感光工藝,背後組合了超感光傳感器、大光圈、OIS光學防抖、和AIS智能防抖四重加持。
華為P30 Pro的另一項攝影亮點,在於令人驚訝的變焦能力,「潛望式長焦鏡頭」能夠支持遠距離的拍攝。
在輕薄的機身內,P30 Pro內藏潛望式長焦鏡頭,通過光學三稜鏡,巧妙地讓光的軌跡發生90°轉折,實現5倍光學變焦、10倍混合變焦、以及最大50倍數碼變焦。
為了實現潛望式長焦鏡頭,華為手機將手機製造工藝提高了一個新高度:三稜鏡的擺放精度、兩道光路的調優,都超出了現有的光學標準,被媒體稱為 「望遠鏡」。
或許這次超感光徠卡四攝的創新之舉,將開啟超感光攝影時代。
以往的攝影,因為設備的限制,感光度不足,捕捉的畫面有其限制。但現在,通過智慧型手機,能駕馭的場景足以覆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這種變化,首先是解決了拍攝距離問題。在過去,拍攝遠距離物體始終是個痛點,普通手機超出變焦範圍內拍攝,就容易出現畫面模糊,同時,抖動也會造成取景框偏移,拍不到理想的畫面。
舉例來說,暗夜裡的星空銀河、遠方教堂屋頂塑像上的紋理細節、高處彩繪玻璃上的生動塗鴉,現在不只能通過10倍變焦輕鬆捕捉,還能用超感光鏡頭,獲得色彩清晰的圖像。超長焦鏡頭拍攝的焦距長,輕微的抖動都會造成拍攝畫面晃動,現在則有了更強的感光來搭配高速快門。
其他光線較弱的環境,如Jazz音樂演奏、昏黃房間、博物館等場景,超感光鏡頭將補足光線限制。此外,像是寵物、運動會、兒童等生活動態的拍攝,也能因著超感光鏡頭而變得更加輕鬆。
光影科技、人類感官與記憶
當映入眼帘的暗夜星河,也能被收藏成為日常記憶的片段,人類處理自身經歷與體驗的方式不斷被豐富。智慧型手機成為人類的雙眼和記憶的延伸,延展了人們觀看和記錄。
科技飛越式地前進,很難想像一隻輕薄的手機機身,卻如同科幻電影一般地改變著人類生活。業界人士對智能未來的預言是,5G+時代,手機仍將是萬物互聯的核心,而新興移動終端將與手機共同構成多入口的智能硬體網絡,帶來跨場景的融合體驗。
如今,智慧型手機已經可以利用攝像頭進行人臉辨識;摺疊屏、打孔屏推陳出新;攝影功能層層晉升。可以預期,未來的攝像頭和屏幕,擁有許多的想像空間和可能性。
或許有一天,當虛擬場景和現實場景相互混合,無論是遊戲場景、會議場景,不在場的兩個人,將建構出新的交流情境,屆時攝像頭與屏幕又將再有一波升級,許多手機品牌廠早已提前布局VR和AR。
一如麥克魯漢的預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從雙眼到記憶,一場光與影的遊戲,通過現代手機科技被看見、被保存、被回憶。
在超感光攝影時代裡,人們的 「記憶」將經歷轉變,從前無法被記下的,今後將越來越多地被保留。如同黑白照片時代寫下的懷舊歷史,因為新色彩的注入,增加了不同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