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籤弩之所以在校園流行就源於一個字
青鋒
一個近來在校園快速流行的「玩具」牙籤弩,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連一向以重大報導為主的中央電視臺也不惜在新聞節目,甚至是在白巖松主持的節目中給了極大的關注。
所謂牙籤弩,就是形狀如古代弓弩,而發射的不是古代的箭頭,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可以看到或者使用的牙籤。
根據報導,這狀似弓弩的牙籤弩,不僅可以射牙籤,還可以射針頭,極具殺傷力。
有報導演示,用牙籤發射,它可以輕而易舉射穿A4紙,扎爆氣球;如果把A4紙換成硬紙板,竹製的牙籤也能輕易射穿硬紙板,並扎破後面的氣球。據有關專業人員總結,牙籤上加裝金屬頭後,射出時速可達256公裡,有效射程超過5米,甚至能射穿玻璃鏡片。誇張點說,牙籤弩無異於一個殺傷力極強的武器。
據銷售牙籤弩的店家說,這款「玩具」的銷售對象是五歲的孩子。
如此巨大的殺傷力,又銷售給還不諳世事的孩子,難怪要引起專家、學者和媒體的強烈關注了。
但對於這款產品該如何處理,工商以及公安機關等具有執法權的單位卻適用的法律及其條款則一時達不成統一。
儘管媒體報導,各地工商、公安機關已經開始出動人員收繳或者督促商家將牙籤弩下架,但有關人員發問,這一款具有殺傷力的玩具為什麼會通過生產廠家、流通渠道和銷售商家等這麼複雜的環節到了孩子的手裡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無非源於一個「錢」字。
因此,在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前提下,必須加大力度提高人的素質,讓不良生產廠家和商家,不要一直陷在「錢眼」拔不出來,而做一個有良知的生產者和商業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