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傳感器接線圖與原理圖詳細解析

2020-11-23 電子產品世界

光電傳感器的接線原理

  傳感器DC二線直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5234.htm

  

  傳感器DC二線原理圖

  

  1、接線電壓:10-30VDC(10-65VDC)

  2、常開觸點(NO)或者常閉觸點

  3、不分NPN和PNP

  4、具備短路保護

  5、漏電流小於等於0.5mA

  6、電壓降小於5V

  7、兩線直流傳感器不能串聯或者並聯連接

  傳感器DC三線接線圖

  

  傳感器DC三線原理圖

  

  1、接線電壓:10-30VDC(10-65VDC)

  2、常開觸點(NO)或者常閉觸點

  3、電壓降小於1.8V

  4、具備短路保護和極性保護

  當三、四線傳感器串聯時,電壓降相加,單個傳感器準備延時時間相加。

  傳感器DC四線接線圖

  

  

  傳感器DC四線原理圖

  

  1、接線電壓:10-30VDC(10-65VDC)

  2、切換常開觸點和常閉觸點

  3、具備短路保護和極性保護

  4、電壓降小於1.8V

  傳感器DC三、四線並聯

  

  傳感器交流兩線接線圖

  

  1、接線電壓:20-250VAC

  2、常開觸點或者常閉觸點

  3、漏電電流小於等於1.3mA

  4、電壓降小於6.5V

  傳感器AC兩線串聯示意圖

  

  1、常開觸點:「與」邏輯

  2、常閉觸點:「或非」邏輯

  3、串聯時,傳感器上的電壓降相加,它減去了負載上可以利用的電壓,因此不能低於負載最低工作電壓。請注意電網的電壓波動。

  機械開關和交流傳感器串聯

  

  當傳感器出於斷開觸點,電源電壓被斷開,若在傳感器衰減期間機械觸點閉合會使傳感器短時間內出現功能障礙。傳感器準備延時時間小於等於80ms,在這個時間內就產生故障,或者失靈。

  補償辦法:在機械觸點上並聯上一個電阻,並聯上的電阻使傳感器的電源沒有在機械觸點上中斷,機械觸點無論是斷開和閉合,傳感器都不會出於轉杯延時狀態。

  對於200VAC,電阻阻值大約為82KΩ/1W 電阻的計算方法近似值為400Ω/V

  傳感器AC兩線並聯

  

  1、常開觸點:「與」邏輯 常閉觸點:「或非」邏輯

  2、當傳感器常開觸點閉合時,另一個並聯的傳感器被短路,當傳感器斷開時就需要個準備的延時時間(≤80ms)

  補償辦法:在觸點上串聯一個電阻可以保證傳感器的最小工作電壓,避免了觸點斷開之後的準備時間。電阻計算方式:R=10/I P=I平方&TImes;R



相關焦點

  • 光電開關傳感器如何接線_光電開關傳感器三線直流接線圖
    打開APP 光電開關傳感器如何接線_光電開關傳感器三線直流接線圖 發表於 2018-01-09 08:47:16 光電開關傳感器是利用光束如近紅外線和紅外線的來檢測、判別物體。
  • 歐姆龍光電開關接線圖
    打開APP 歐姆龍光電開關接線圖 發表於 2018-01-08 11:26:26   歐姆龍光電開關接線方法:   棕接正,藍接負(公共端),黑和白色一般為輸出信號線,到底是接黑色還是白色要看說明書了,一般是黑色和白色,一個是常開信號,一個是常閉信號。
  • 二次迴路原理圖、展開圖、接線圖 - 土木智庫
    一次迴路:一次主接線圖,其作用受電、變電與配電,實現電壓的變換、電能的再分配與傳輸。二次迴路:牽引變電所除由變壓器、斷路器、隔離開關等一次設備構成的一次接線外,還有由測量儀表、控制開關、繼電器、自動裝置、遠方監控設備、信號燈和信號器等低壓設備構成的輔助電路,稱為二次接線,也稱二次迴路。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_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_光電傳感器接線圖
    光電傳感器簡介   光電傳感器是採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的傳感器。它首先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光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光電傳感器一般由處理通路和處理元件2 部分組成。
  • 光電液位傳感器原理圖
    打開APP 光電液位傳感器原理圖 姚遠香 發表於 2018-10-15 17:12:19   光電液位傳感器   光電液位傳感器是利用光在兩種不同介質界面發生反射折射原理而開發的新型接觸式點液位測控裝置。
  • PLC與傳感器怎麼接線?
    SOURCE源型為電流從輸入端流進,那麼輸入端與電源正極相連即可,說明接口內部的光電耦合器為單端共點為電源負極,可接PNP型傳感器。 外部輸入組件可以為按鈕開關、行程開關、舌簧開關、霍爾開關、接近開關、光電開關、光幕傳感器、繼電器觸點、接觸器觸電等開關量的元件。 (2) SINK(sink Current 拉電流)輸入方式 單端共點SINK輸入接線(內部共點端子COM24V+,外部共線24V-)。
  • 傳感器與PLC接線圖解
    傳感器與PLC接線一、概述PLC 的數字量輸入接口並不複雜,PLC 為了提高抗幹擾能力,輸入接口都採用光電耦合器來隔離輸入信號與內部處理電路的傳輸。因此,輸入端的信號只是驅動光電耦合器的內部 LED 導通,被光電耦合器的光電管接收,即可使外部輸入信號可靠傳輸。
  •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打開APP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發表於 2017-05-25 14:41:03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光電傳感器(光電開關)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它可以檢測出其接收到的光強的變化,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
  • 光電傳感器的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光電傳感器的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2-07 09:24:39 光電傳感器是採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首先把被測量的變化轉變為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
  • 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區別詳解
    本文主要介紹的是接線圖和原理圖有什麼區別,我們以電氣的原理圖和接線圖來做詳細的解析。首先介紹的是電氣原理圖的種類及溼度電氣圖的方法,其次闡述了電氣接線圖的繪製要求等,最後介紹了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區別是什麼,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斷路器儲能迴路原理圖、接線圖以及故障排除解析,純知識點分享!
    那麼斷路器儲能迴路原理圖、接線圖以怎麼看?故障排除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有何區別?(附)電氣接線圖、原理圖詳解!
    電氣原理圖和接線圖區別詳解原理圖就是電路的工作原理圖,表達的意思是各元件是怎麼工作的,接線圖就是各元件與元件之間是怎麼相連的表達圖形。樹上鳥教育電氣設計在線視頻教程!安裝圖就是各元器件在控制櫃的具體位置尺寸的表達圖形。電氣系統圖中電氣原理圖應用最多,為便於閱讀與分析控制線路,根據簡單、清晰的原則,採用電氣元件展開的形式繪製而成。它包括所有電氣元件的導電部件和接線端點,但並不按電氣元件的實際位置來畫,也不反應電氣元件的形狀、大小和安裝方式。
  • 解析光電傳感器工作原理分類
    ​工作原理  光電傳感器是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的。  光電傳感器在一般情況下,有三部分構成,它們分為:發送器、接收器和檢測電路。  發送器對準目標發射光束,發射的光束一般來源於半導體光源,發光二極體(LED)、雷射二極體及紅外發射二極體。
  • 槽型光電開關接線方法
    槽型光電開關接線方法   槽型光電開關其實對射式光電開關的一種
  • 光電傳感器的應用實例介紹
    圖 8 -24 為光電式緯線探測器原理電路圖。當緯線在噴氣作用下前進時,紅外發射管VD發出的紅外光,經緯線反射,由光電池接收,如光電池接收不到反射信號時,說明緯線已斷。因此利用光電池的輸出信號,通過後續電路放大、脈衝整形等,控制機器正常運轉還是關機報警。
  • 光電傳感器的類型及工作原理解析
    光電傳感器的類型及工作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10-08 15:46:00 一、以「光」檢測的方式:光電傳感器 以「光」檢測的方式,光電傳感器將可見光線及紅外線等的
  • 船型開關接線步驟及接線圖解析
    打開APP 船型開關接線步驟及接線圖解析 發表於 2018-01-09 10:26:45 本文教大家船型開關接線方法。 工具/原料 船型開關(三腳及四腳) 電烙鐵 電線 船型開關接線步驟 首先辨識開關是哪種開關,下圖為三腳的 如下圖為四腳的
  • 光電傳感器基礎知識解析
    傳感器概述光電傳感器一般由處理通路和處理元件2 部分組成。其基本原理是以光電效應為基礎,把被測量的變化轉換成光信號的變化,然後藉助光電元件進一步將非電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光電檢測方法具有精度高、反應快、非接觸等優點,而且可測參數多,傳感器的結構簡單,形式靈活多樣,因此,光電式傳感器在檢測和控制中應用非常廣泛。光電傳感器是各種光電檢測系統中實現光電轉換的關鍵元件,它是把光信號(可見及紫外鐳射光)轉變成為電信號的器件。
  •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詳細解說
    打開APP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詳細解說 佚名 發表於 2010-03-01 12:58:48 光電耦合器工作原理詳細解說 光電耦合器件簡介 光電偶合器件(簡稱光耦)是把發光器件(如發光二極體)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極體)組裝在一起,通過光線實現耦合構成電—光和光—電的轉換器件。
  • SICK光電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解析
    SICK光電傳感器的特點及應用解析 中國工控網 發表於 2019-09-27 17:01:59 在電子工業中,優化產品和流程是未來智能解決方案的核心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