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之牧:金雞鄉,我魂牽夢繞的故鄉

2021-01-13 武宣印象

走進武宣印象    共度美好時光

題記:不管你走去多遠,不管你離開多久,故鄉那看不見的線,依然牽扯著你這飄飛的風箏……

煙江心浪


陽春三月的早晨,薄霧籠罩著剛剛醒來的大地,陽光幾番努力,還是無法剝開濃雲,山遠天闊,朦朦朧朧。

我的心也像遠處的天和山一樣迷迷濛蒙,江邊的林子裡頭,就是我已經有一點陌生了的故鄉。

我站在對岸邊,合起手掌作喇叭,貼在嘴邊放開喉嚨長嘯,把我心頭突然生起的一縷莫名的哀傷和懷念釋放出來,聲音貼著江面飄去,碰撞著江岸,蕩回低沉的回聲,不知從哪裡隱約傳來一兩聲鶴鳴回應,看不見鶴,只看見江水不息地搬運著漩渦和浪濤低吼著往東而去。


霧隱蓬船


江面上雜亂地停錨著許多打漁艇,艇上的漁人已經醒來,躺在船上長長地伸個舒服的懶腰,小艇兒一陣輕輕地搖晃,蕩得江水泛起一圈圈微微的漣漪。

身上蒙著一塊黑篷的小魚艇,似乎和主人一樣,睡意迷濛,打個哈欠依然懶懶地在江面躺著,懶得挪動半步,昨夜打漁歸暮,身子疲乏得緊。


心橋如虹


你坐的車如果是從橋那頭駛來,到了橋的這頭已經來到了我的故鄉,橋那頭是鄰縣的一個大鎮,我的故鄉雖然是一個鄉政府的所在地,可是在大鎮旁邊顯得那麼弱小,羸弱得象壯漢身邊瘦小的漢子。

當年每年過年,這「瘦子」組成的泥腿子籃球隊,總是在鄰縣的這個鎮的籃球場上豹子般地拼搏,把「壯漢」舉辦的籃球賽的冠軍奪回來,「壯漢」的球員用手抹著額頭上的汗,吐著唾沫,無奈地看著「瘦子」的球隊捧著獎盃歡騰而去的背影。



 江舟點點       


故鄉的每一代男兒,孩提時在炎熱夏天,都是光著屁股掩著怕羞的地方「撲通撲通」躍向江水,或從江邊石崖上忘乎所以地扎猛子撲向水裡,笑著喊著,互相追逐著,奮勇遊向對岸又遊回來,歡樂早已把老人講的恐怖的水鬼拉人腿溺水的故事拋往腦後,看似平靜的江水在江底洶湧著,鍛鍊每一個孩童的意志。


岸邊緬昔


岸邊每一條船都承載著故鄉的希望,每一處河岸都可以拾到童年記憶的碎片,就是這清碧的河水哺育著一代一代的人。

走在岸邊,拾起一塊薄薄的卵石片,貼著江面劈去,石片跳濺在江上,我好像又看見當年烏篷船上漁翁在霞光裡撒開了漁網,我忘不了橫江渡娘擺渡搖槳有節奏的「欸乃」,我忘不了岸邊浣衣女洗衣服揮動洗衣棒一起一落的捶打,我忘不了我們那一代人,小小的年紀就赤著腳踉踉蹌蹌地從江邊擔回去雖然沉重但清甜的河水,在那一搖一晃的扁擔挑著的水桶裡,和碼頭的青石板上,都落有一滴滴苦澀的汗。


村頭懷舊


我讓綠樹遮住我的鏡頭,我雖然欣喜故鄉的今天,更想挖掘昨天的印跡。這裡有我父母、外婆以及許多許多逝去了的長輩的影子,有無數遙遠又並不遙遠的如同五味瓶被打翻了般的記憶,這些記憶依然時常在我心裡翻騰,但卻都已經不復存在。

我努力地在街巷的每一處尋找過去的歲月,只看見街頭幾個圍坐在青石板和石墩上衰老的老人,他們正是當年馳騁籃球場上的精壯漢子,耳畔似乎還聽見他們在地裡揮動牛鞭驅牛犁田的吆喝,還聽見他們坐在顛簸的牛車上夕陽暮歸唱的憂鬱的山歌,仿佛還看見他們在球場上三步投籃的雄姿,可是他們現在雖然還活著,已經是耄耋之年,眼神呆滯步履蹣跚,有的說話時不斷「孔孔」的咳嗽,人老了,再也無氣力唱我想聽的那些他們過去在田裡勞作時唱的山歌。

幾個不知道是誰家的孩童,望著我的時候,目光是那麼陌生而羞怯,我雖然「鄉音未改」,他們還是一點也不敢「笑問客從何處來」。


樹隙流昨


昨天就像這些船,匆匆地從樹的隙縫中過去了,但對故鄉的記憶卻像碧綠的江水,每一天流淌著從未停息。

河岸邊,印有我和小夥伴在這裡赤腳行走的足跡,爬行的蚯蚓被踩著時在泥地上騰跳,幾個小夥伴拿著勾有小青蛙的魚竿,在蘆葦叢邊的巖石上吵吵嚷嚷的釣魚,魚吃釣了,抽起魚竿把魚甩出水面,那魚扯著魚絲拼命地翻跳,它用它的痛苦贏得小夥伴們好一陣的快樂和歡呼。

江面上,溯行衝灘的木船貼著岸邊過來了,手足爬行在船橋上肩膀頂著長竹杆的船夫,和岸邊肩背勒著長長縴繩鼻子幾乎著地匍匐而行的縴夫「呀呀」的喊著,那長長的嘶聲,感覺人的氣息就要斷絕了,那載著一船沉重的木船,還是賴在河面上懶懶地不大情願地挪動一點點,船工們的肌肉緊繃著,突著眼睛漲著血的臉上滿是他們的無奈。

至今,岸邊的石頭上,船工歲月留下來光滑的腳窩上面,隱隱約約似乎還有他們赤腳蹬行的影子。


老樸四季


橋邊的大樸樹,春天蔥綠滴翠,夏天果子如豆,秋天落葉悲涼,冬天枝幹虯曲。

記憶裡每一個夏天的暑期,小孩子們砍竹子做成果槍,按壓這棵樸樹的果子進「槍」裡呼喊追逐著互相「噗噗」地對射,只要不打對眼睛,就是把腦袋射紅了也很開心。


社樹鄉情


很多地方有做「社」的習俗,記得魯迅寫的《社戲》就有描述,這棵大榕樹就是故鄉的「社公」。

據說「社公」是主宰故鄉和從故鄉出去的人平安順利的神,文革期間無人敢來祭拜這棵「社公」,80年代初,故鄉的河邊汽車渡口發生一起壓死10多人的特大車禍,故鄉的人無一人死傷,有驚無險。

慶幸之餘,幾個老人神秘兮兮地說這是社公保佑云云,於是故鄉人於當年社日重啟祭拜,祭拜前,此樹百病纏身毒蟲噬葉奄奄一息,祭拜後不久,即沉痾痊癒生機勃勃鬱鬱蔥蔥,的確令人稱奇,果然是人神互濟。

每年春秋社日,在這棵大社樹下宰殺幾頭大肥豬,把豬肉放在社公樹下的幾口大鍋裡用木柴大火熬煮,直熬得肉透湯濃,香氣四溢,味道特別鮮美,幾個精壯的漢子在忙碌著,旁觀的婦孺們笑逐顏開。家家戶戶都有人前往祭拜,以祈護佑,祭拜社公完畢,再按戶把熟肉分份帶回家。

社日那天,各家各戶都有遠遠近近的親朋來暢懷歡飲,叫「吃社」,傍晚,家家扶得醉人回,出門握手送別時,在街巷裡紅著臉大聲說著酒話,相約明年還要來,煞是熱鬧。


蕉林驚魂


這是社公樹旁的芭蕉樹,蕉林裡面還有龍眼和黃皮果。小時候,常常聽果園的主人繪聲繪色的說這裡有芭蕉精,長得美麗而且長發飄飄,指甲像芭蕉般又彎又長,又尖又利,專吃小孩,故事很恐怖,許多年後,獨自夜行那恐怖仍縈繞於心。那時候的小孩雖然垂涎這裡的果子,卻是不敢來這裡的,距離好遠就覺得毛骨悚然,眼睛裡充滿恐懼。這也說明宣傳工作要是做好了,就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饞嘴憶痛


有的人不會說芭蕉精的故事,只好用龍骨刺圍著,要想偷果吃必須突破龍骨刺的重圍,突破重圍後必然遭致劃得渾身血道道的後果,要是給主人抓住了,還會垂頭喪氣地被押送給家長。

故鄉的人對偷竊是深惡痛絕的,即使是小孩子偷果,再慈祥的家長也會對被逮著的孩子嚴懲不貸,這就是代代相傳的「家教」,「家教」嚴格的家庭,小孩子挨打屁股就多一點。

被鞭子抽屁股的滋味不知道你是否嘗過,那不光有鞭子留在鞭痕上的疼痛,還有感覺失去父母寵愛的一肚子委屈。雖然如此,那甜熟的果子還是常常叫饞嘴的頑童犯禁。


撫樹思果


這棵「沙梨」果樹是故鄉一個50多歲的鄉人的爺爺種的,我孩提的時候,每年果子成熟了,這裡都逡巡著頑童的身影。

一代代的人長大了老了回故鄉都來樹下探視,它依然是我小時候看見那個模樣,像一個「有錢難買老來瘦」的風燭殘年的老人,春夏仍然綠,但果子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小,汁少果淡,再也沒有當年如孩子捧吸年輕的母親碩大的乳房般多汁而甘甜。

我拍這照片的時候已經是冬天,樹上雜亂的冷得瑟瑟發抖的枝條上,還綴有稀疏的紅葉,那寒風中向我搖動的葉子,像和我打招呼,又像街頭那些老人看見我時擠出的那一霎勉強的笑,我的心卻對這葉子淡淡的致意生出一絲悲涼。


長窯燒命


這是燒制陶瓷器皿的窯,那一孔孔窯門,裝進去的是陶工的汗水,那高高的煙囪冒出來的煙是陶工的辛勞,那一摞摞器皿是陶工生活的期盼,那長長的窯是緩慢磨折和焚化陶工生命的爐。


壇音泣苦


把長久來的辛苦從這裡長喊一氣,嗡嗡聲裝滿每一個黑洞洞的壇口,壇口傳出低沉的回音好像訴說人們的辛勞,壇身流淌的釉色是陶工的汗水凝結而成。


老窯如墓


在野外燒烤,打開紅薯窯,從火堆裡挖出來的是燒烤的大人和小孩的歡呼和快樂,打開這一窯的豐收,只給做陶人晦暗的眼睛閃亮片刻隨即黯淡,這長窯早已把他們的快樂隨煙囪的煙帶走了,他們雖然活著,做的是古老的手藝,但生命早已死在了這座古墓般的窯裡。


盆心花豔


這些從泥土裡來,烈火把它們燒煉成裝泥土的花盆,植物就是從它們的心裡萌芽、長大、開花,人們欣賞鮮花的美麗時,可有誰想到美麗是從它的懷抱裡生長出來的?

草荒歲月


泥土把瓦礫掩埋了,亂草從荒蕪中生長出來,這裡的荒涼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曾幾何時這裡響徹「大躍進」的歌聲,招展的紅旗揮舞著一個年代的豪邁,而現在,那夾雜著歡呼和口號的雄壯歌聲已經被埋壓在厚厚的泥土裡,偃旗息鼓。

窯如恐龍


歲月竟是如此無情,時間的風雨把輝煌瞬間吹蝕成殘垣斷壁,站在這裡只能在記憶裡聽到當年的喧鬧和紅火。

人們想到的總是去開發古鎮古宅,而一個作坊的湮沒和一種古老技藝的消失也像恐龍滅亡於世般留給人的豈止是遺憾。

據我所知,這裡會陶瓷「拉坯」手藝的老技工已沒有幾個,最年輕的已經70歲以上了,他們能把一尺直徑的罈子用「拉坯」的手藝做得壇口僅可伸得下一隻手指,有一天這些技工逝去了,這裡的土地掩埋的不光是他們的軀體。


牛成珍稀


古老的做陶技藝被奉為藝術的時候,留給人們的只有滿目的蒼涼,牛的勞動被機械剝奪了的時候,能夠奉獻給人的只有皮肉,如果有一天牛也成了珍稀動物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是一片只有人類的荒漠。


罇酒品豆


這是餐桌上裝酒的小壺,把壺提得高高讓酒從小孩「鳥鳥」般的壺嘴細細地斟出,拋兩顆炒黃豆入嘴嘬一口酒,然後讓舌頭攪拌嚼碎的黃豆和酒拌合,放下箸子細眯著眼,給舌頭的每一個味蕾都充分細品黃豆和酒那一點點香,老輩子的人就是這樣在苦日子裡享受生活的。

我在這裡拾了幾個小酒壺回去,有人看見愛不釋手,我送給他兩個,他驚喜不已,放置於客廳博古架之上,我才知道寶貝有時候得來那麼容易。


老壇存釀


我曾經用在這裡翻找出來的幾個酒罐來浸泡「雞爪果」酒,罐口用掰了玉米粒的玉米芯裹布片封堵,這酒輾轉贈送給某發達地區一文化人,此翁不屑以國內外名酒宴請來訪的高貴賓客,卻以此「大瑤山麓之名釀」酬佳賓,眾佳賓細細品嘗畢,翹拇指讚嘆不絕,人們在感到浮華不可靠的時候,渴望的是原始的樸實。


殘片化古


推土機早已把這裡夷為平地,留在照片裡的瓦礫仿佛是逝去了的一代代做陶人的骨骸,也許千百年以後有人用毛刷掃去附在上面的泥土,用放大鏡在這些殘片裡尋找這裡曾經的歲月,放大鏡能否發現殘片上附著的心酸?


魂夢老屋


院門關著的是平靜和恬淡,門口貼的紅紙是對幸福的最簡樸追求。你就是身居高位,或者富可敵國,住在高樓大廈裡,夢魂裡依舊縈系曾經哺育過你的故鄉,感觸最深刻最享受最幸福的依然是母親的手撫摸腦殼的慈祥。


神仙難做


遠處的屋背是城裡某人租用的幾畝土地,有房、有電、有水,他曾經想把這裡營造成一方恬靜的樂土,幻想那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神仙日子,通過種植幾百棵果樹他才真正地知道做農民的艱苦,退回舒適的家裡後,再也不羨慕什麼 「世外桃源」。


奉獻如牛


這個大嫂向我誇耀她的牛不用人幫就會自己架軛(牛不用人幫,自己把牛車軛子架上牛脖子),我在旁邊看著果然是,要是評勞模也可以把牛評上,我一定投它一票。

此刻我突然悲哀的感悟,人的性格和牛一樣,就有人讚揚你「樸實」,可你是否想過,每一個讚揚你「樸實」的人,是否都「樸實」?

記憶難閂


在那個年代,打開這扇門口,才知道做人之難,「開門七件艱難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古訓不謬;人,生下來了要活下去,竟是如此的艱難,如此的——艱難。


昨日猶在


歲月的浪濤每時每刻都在衝刷歷史,而人們又在懷念和挖掘昨天。

這裡的「騎樓」雖然已經封死,屋子裡卻好像依然有我呱呱落地的哭聲,有父母因我多病而怕我養不活的憂慮,有我孩提時流著鼻涕跪爬著看蟻隊覓食的影子,在這裡我感覺到父親高聲地訓斥和竹鞭子的嚴厲,母親擦我鼻涕撣我屁股灰塵撫摸我腦殼的慈愛,在這裡有我每日匆匆上學的腳步,還有十來歲的我率領弟妹們為父母送終的啜泣。

要是有一天這裡把我的記憶拆去了,我不知道去哪裡尋找我的童年。

歲月不回


這五個木坑,曾經窩過我和我的同伴們頭頂著頭玩的玻璃珠子,這上面的塵土,粘滿我的褲子和瘦弱的身子,我怎麼也想不到長大後會跨出這道門檻,和弟妹從這裡飛出去,這裡變成了別人的房子,我們再也回不來。即使在這裡住上一個晚上,也回不了過去的那個「家」,讓人頓生「雲橫秦嶺家何在」的悲涼。

我好想在這裡挖一把土,把它和對父母對故鄉的記憶一起包上帶走。


故鄉母親


我的故鄉並不美,但那濃濃的鄉思卻常常撞擊著我的心,就如生我養我的母親,為人之子之女,不管母親容貌的妍媸,一生一世忘不了的只有母親的慈愛,那份慈愛已經融入血液在兒女的身體流淌,血管湧動的只有那永遠抹不去的對母親的思念,那份對故鄉的思念,就是對母親的思念,一踏上這塊土地,我就猶如投入母親的懷裡,有著無邊的眷戀,甜酸苦辣一起湧上心頭。我的故鄉雖然不美,但我的故鄉,就是我的母親。

圖/文:羊群之牧(楊群修) 

編輯:武宣印象

感謝羊群之牧(楊群修)先生授權發布原創圖文!

關注我們!轉發是最好的鼓勵!點擊下圖閱讀更多:

印象約吧№1武宣六月的《水•荷•風》印象約吧№2:跟著武宣印象,逛武宣老街

↓回到故園舊縣

相關焦點

  • 抱星攬月枕花眠,夢縈魂繞總相關
    抱星攬月枕花眠,夢縈魂繞總相關 作者:陳燕編輯:一夢芳菲 【浣溪沙 春遊紫薇島】
  • 魂牽夢繞辛迪亞:獨家披露天才梅西初戀故事(圖)
    辛迪亞,這個美麗的名字就成了梅西在巴塞隆納最魂牽夢繞的思念。  在位於阿根廷聖塔菲爾省的羅薩裡奧中央市,有一座毫不起眼的義大利私人醫院。當今紅遍整個世界的足球金童阿根廷人梅西就誕生在這裡。只有跟我在一起的時候他才會開心的跟我說個沒完。」 和梅西青梅竹馬的女朋友辛迪亞-阿雷薩洛(CINTIA ARELLANO)微笑著向前來採訪的記者回憶道,「他常年住在我家裡,有空的時候都是陪伴在我身邊,除非去看他的姨媽瑪爾瑟拉或者出去踢球。他從小就只喜歡足球。」梅西的媽媽因為沒有時間照顧弱小的梅西,就把他寄養在辛迪亞-阿雷薩洛家裡,讓她的媽媽來照顧梅西生活上的一切。
  •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神秘信號」,原來是太空垃圾……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科幻資訊  >  科幻趣聞 讓天文學家魂牽夢繞好幾年的太空
  • 點燃讀者故鄉情 「大慶顏色」讓網友秒變詩人
    核心提示:每個人心中,故鄉,都是五彩繽紛的,就像紅黃藍三原色,可以調出千百種顏色一樣,四季變換的色彩,已無法代表我們心中那份對故鄉魂牽夢縈的愛戀。更重要的是,家的顏色,永遠都不會褪色,即使花開花落,陰晴雨雪。前情回顧近日,微大慶公眾號發布了題為《你眼中的大慶是什麼顏色?》
  • 魂牽夢繞——摩洛哥
    寬闊的廣場給人肅然起敬之惑,除了祈禱時間,哈桑二世清真寺成了人們匯聚觀光,合家出遊之地。在近距離與哈桑二世清真寺親密接觸之後,我們匆匆趕往本次行程主要目的地丹吉爾。,在我生命的年輪中,留下深深的印記。雖說摩洛哥國家旅遊局為招待來自全球的媒體記者,提供了最具摩洛哥特色的美味香酒,然而我想許多人更多的是融入美麗秀俊的大自然景色之中,具體吃什麼、喝什麼已不是主題。
  • 「新詩採擷」蘇然|故鄉夢(組詩)
    在一粒米的光芒裡我搭上了開往佤山的班車沿著父親在1956年就挖通的公路到佤山去,在一個個陰雨如晦的晨昏記錄下山山嶺嶺的詩韻在一個個微笑的表情裡奔波感激之情不必言表,我的歌聲自有註解我在一聲聲汽車的鳴笛中留下思念留下一生的親情,在一條路的延伸中父親日漸蒼老。
  • 美國飛虎隊後裔,愛上中國,把中國當故鄉
    導言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輝煌歷史,它輝煌燦爛過,也低迷落後過,但是它卻一直以其博大的胸襟自力更生、披荊斬棘著,走過一個又一個時期,鑄就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夢。它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一樣,永遠有著親和力、融和力和吸引力。
  • 固始網友紛紛曬自己老家,稱再過幾年只有他鄉沒有故鄉
    當背起行囊離開家鄉起記憶中多彩的故鄉,慢慢褪色成冬天的顏色,夜深人靜,月光皎潔心難平靜,莫明感傷,故鄉再也回不去了......遠在異地的固始老鄉們正如李健《異鄉人》裡的歌詞:披星戴月地奔波,只為一扇窗,當你迷失在路上,能夠看見那燈光,不知不覺把他鄉,當作了故鄉,只是偶爾難過時,不經意遙望遠方,曾經的鄉音,悄悄地隱藏......今天小編在朋友圈徵集了一組照片我們看看像不像記憶中的老家?
  • 讓我魂牽夢繞的城市,貝加爾湖結冰了,這個童話般的冰雪仙境!
    提到貝加爾湖,也許你最先反映的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首歌的題目,這首歌讓更多的人對遙遠而近的古湖有了一些輪廓,這封信對旅行的定義我想去一個非常寬廣的地方看看,這個世界上最深、最古老、數量最多的淡水湖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同的旅遊氛圍,再加上一到冬天,美麗的仙境就變得更加美麗美麗美麗,跟著作家的腳步,
  • 懷念,那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是我兒時故鄉的美好圖畫,是那人生世世代代甘願被沐浴,享受一份舒適。此刻,我常常會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那悠悠的濃濃的思念!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地方,有一條小溪,涓涓而流。流淌的小溪,就像一首不知名的小詩,流淌著我童年的記憶。那裡的每一個小夥伴,每一次呼喚,每一次敲窗,都飄進我的夢裡。河裡的每一根水草,每一條魚,仿佛都是從動畫片裡跳出來的,那麼靈動。我們在小河裡遊泳,在河水的盡頭跑回家去,清澈的小溪,那時是我們的最愛。這裡的每一處風景都是我們每一年中最溫馨的回憶。
  • 十月,魂牽夢縈,痴心絕對,追逐愛情,非你不可,風花雪月共此時
    導語:十月,魂牽夢縈,痴心絕對,追逐愛情,非你不可,風花雪月共此時
  • 「美文悅讀」高黎貢山之百花嶺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提高黎貢山名稱的由來:高黎(又叫高麗或高日)是景頗族一個家族名稱的音譯,"貢"為景頗語,是"山"的意思。正是這宏偉瑰麗的大山讓人們對它魂牽夢繞。第一個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就要數高黎貢山的百花嶺了。百花嶺——光聽聽這個名字就足以令人遐想連篇。
  • 故鄉的童謠與彩虹之光——讀葉廣芩「耗子丫丫的故事」
    童年與故鄉,這是讓人在何時回想都會怦然心動的一種情愫,它游離於我們的心底,若即若離卻又遙不可及。童年的成長與認識世界的淺淡經驗往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而故鄉的光影聲色則是每個人心底魂牽夢縈之處。回憶是文學永恆的母題,作家筆下的世界,往往是在寫自己的生命與精神成長,一份始於童年與故鄉的回憶。當年逾古稀的葉廣芩重回北京頤和園,在大戲臺與延年井的亭臺樓閣之間徜徉時,那一份夾雜著太多鄉愁的童年記憶想必會更加濃鬱。
  • 那些人,那些事,在我心靈的故鄉閃著光芒
    時隔四年,我隨著湖南省政協主席李微微率領的省黨政代表團,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吐魯番。吐魯番的朋友們事先知道了我要回家的消息,有很多親人希望相見。而我要見的第一個親人是努爾丁大叔。今年71歲的維吾爾族農民努爾丁大叔,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和收集書籍。
  • 往日舊文之 寫給百合
    空曠的寂寞山谷 野百合也有春天遙遠的大洋彼岸 你是我最深的牽掛望著盛開的百合 真摯的祝福你 百事合意淺淺粉紅 如你洋溢著喜悅 清純的臉嬌豔花蕊 似你蕩漾著快樂 高雅的笑晶瑩剔透的水珠 不是晨曦早露 也不是多情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