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到了香港機場轉機的消息。香港機場方面後來發了正式的官方通告,解釋了新政策
2020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間,由中國內地機場出發的旅客可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過境到其他航點。不過,前往中國內地各目的地的轉機過境服務仍然暫停。
自2020年6月1日起香港國際機場恢復轉機/過境服務以來加強的措施維持有效,並適用於所有出發地及目的地,包括旅客須以同一張機票預約由不同航空公司集團營運的轉機/過境航班,旅客必須已辦理登記手續及持有兩程登機證列印本,其行李亦須貼上往目的地的行李標籤。轉機/過境旅客不可於香港國際機場停留超過24小時。旅客必須預先確認可於目的地入境。
重點:
1,所有大陸出發的航點都可以
2,已經有聯程機票,即在大陸出發時,大陸-香港,以及香港-某個國家的登機牌已經辦好
3, 不可在香港國際機場停留超過24小時
---- 目前符合要求的,就是國泰航空,香港航空(少量)以及 國內國航東航香港+國泰的組合。這樣可以保證在香港機場不再出關辦理手續,24小時可以轉飛出去。
政策也比較明確了,對有出國上學需求的留學生,以及海外工作人員,是個不錯的消息。不過,前往中國內地各目的地的轉機/過境服務仍然暫停。
近期,已經有不少留學生,飛回英國,北美等地開始新的學年。
其他健康要求:
根據各地區實施的入境及健康相關規定,航空公司必須在登機前確保旅客符合目的地的入境及健康檢疫要求,以及遵守香港國際機場對轉機/過境服務的要求,以避免旅客於香港國際機場滯留。
考慮到保障公共衞生的需要及密切監察不時變化的疫情情況,由2020年6月1日起香港國際機場逐步及有序地恢復轉機/過境服務。機場管理局在香港國際機場已實行一系列加強健康保障措施:
所有旅客,包括離港、抵港及轉機/過境旅客和機場員工在香港國際機場內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所有轉機/過境及抵港旅客抵埗時必須接受體溫檢測。
為進一步減少傳播及接觸的風險,轉機/過境旅客於轉機處會獲派發貼紙以作識別,並須立即直接前往乘搭接駁航班的登機閘口。每個登機閘口已設立指定座位區,並為轉機/過境旅客劃定指定用餐區。
另據港媒報導,香港快運兩架客機,前天在機場停機坪疑發生碰撞,事件中無人受傷。
民航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昨天發布對8月9日深航座艙釋壓事件和東航機械故障返航事件的調查結果 。
這位負責人說,8月9日,深航空客330-343型飛機執行深圳至西安航班,在廣州區域上升至9200米時,出現座艙高度、座艙壓力警戒信息,機組依程序處置並宣布緊急下降,之後返航深圳。整個過程機組操作正確,處置得當。經調查,此起事件是因為飛機後貨艙門封嚴條故障造成。座艙釋壓事件通常由座艙、貨艙密封問題或空調增壓系統故障引起。
同日,東航空客330-243型飛機執行成都至北京航班,飛行過程中出現發動機儀表顯示故障,綜合考慮發動機儀表顯示問題和預計降落北京首都機場時的雷雨天氣情況,機組和航空公司共同決策備降西安鹹陽機場。飛機落地後檢查發現發動機電子控制計算機故障,更換後恢復正常。
以上兩起機械故障均有一定的發生機率,飛行人員每年都要進行的常規重複性訓練中包含類似科目,機組能夠熟練、正確處置,確保飛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