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和結構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智能電錶作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環節,它的發展對於智能電網的壯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包括智能電錶的結構分類、工作原理和特點等,從中你還可以了解到智能電錶能帶給用戶的哪些好處,其智能關鍵表現在哪些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87229.htm

  一、智能電錶的定義

  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應用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等,形成以智能晶片(如CPU)為核心,具有電功率計量計時、記費、與上位機通訊、用電管理等功能的電度表。

  智能電錶通過用戶交費對智能IC卡充值並輸入電錶中,電錶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後自動拉閘斷電,從而有效地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並對用戶的購電信息實行微機管理,方便進行查詢、統計、收費及列印票據等。

  二、智能電錶的結構分類

  目前,國內智能電度表從結構上大致可分為機電一體式和全電子式兩大類。機電一體式,即在原機械式電度表上附加一定的部件,使其既能完成所需功能,又能降低造價且易於安裝,一般而言其設計方案是在不破壞現行計量表原有物理結構,不改變其國家計量標準的基礎上加裝傳感裝置變成在機械計度的同時亦有電脈衝輸出的智能電錶,全電子式則從計量到數據處理都採用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器件,從而取消了電錶上長期使用的機械部件,與機電一體化電度表相比具有電錶體積減小,可靠性增加,更加精確,耗電量減少,並且生產工藝大大改善,不必只在原有意義上的專業電度表廠生產等優越性,最終會取代帶有機械部件的計量表。

  1、機電一體式的電度表

  第一類機電結合的電度表,是在原有的機械錶的基礎上,加裝電子式計數裝置和相應的控制、通訊電路,或加上IC卡讀寫接口以實現自動計量計費和控制;其基本結構是在原有機械電度表的轉盤上打孔或塗(貼)上能吸收光線的材料。這類電度表由於其計量原理沒有改動,其計量精度和特性與機械錶完全一樣,而成本相對較高,其優勢在於能充分利用現已安裝使用中的大量的機械電度表,且其計量原理為大眾所熟悉而容易接受。

  另一類機電結合的電度表則是採用電子式計量電路在獲得數字式脈衝信號後,通過微型電機驅動字碼轉輪得到電能計數 值,這種結構是最簡潔可行的電子式電度表的方案,但遺憾的是其對計量電路的要求較高,即要求所有的表都按一個固定的比例將電能值轉換為對應數量的數字脈衝,才能按正確的速度驅動微電機以轉動字輪。這個比例就是所謂的電錶常數(imp/kWh),由於電路中所用的決定脈衝速度的定時元件大都是參數離散性較大的阻容元件,為了保證電度表的計量精度和產品的一致性,就必須在生產過程中加強對元件的篩選和對半成品的調校,也就是說要增加相應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並要延長生產周期,從而使電度表的生產費用和成本有所增加。另外這種結構的電度表在數據收集和用戶繳費方式上與老式的機械錶沒什麼區別,應屬淘汰產品。

  機電結合(一體式)的電度表

  2、全電子式電度表

  當前電子式電能表對用戶用電採樣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互感器採樣,另一種為直接採樣。採用互感器採樣即利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分別來採集用戶的電壓信號和電流信號;直接採樣則是用熱穩定性高的電阻分壓網絡來取得電壓信號,而用電阻溫度係數非常小的錳銅片進 行電流直接採樣。採用互感器採樣,在起動電流、線性範圍、功耗和精度等指標皆不如直接採樣,尤其是小電流時更為突出。 例如:額定電流為20A時,直接採樣的啟動電流為20mA,互感器採樣的啟動電流為40 mA。又如:採用專用的錳銅片進行直接電流採樣的全電子電能表誤差可調整到+0.5%,而採用電流互感器採樣,由於激磁電存在,若不採取補償措施,互感器本身誤 差就可能超過5%。利用互感器採樣的的優點是抗幹擾性較強,線路簡單,成本低。

  全電子式電能表

  三. 智能電錶的工作原理和特點

  1. 智能電錶的工作原理

  用戶持IC卡到供電部門交款購電,供電部門用售電管理機將購電量寫入IC卡中,用戶持IC卡在感應區刷非接觸式IC卡(簡稱刷卡,下同),即可合閘供電,供電後將卡拿走。當表內剩餘電量等於報警電量時,拉閘斷電報警(或蜂鳴器報警),此時用戶在感應區刷卡即可恢復供電;當剩餘電量為零時,自動拉閘斷電,用戶必須再次持卡交費購電,才可以恢復用電。

  電子式智能電錶,是在電子式電錶的基礎上,近年來開發面世的高科技產品,它的構成、工作原理與傳統的感應式電能表有著很大的差別。而電子式智能電錶主要是由電子元器件構成,其工作原理是先通過對用戶供電電壓和電流的實時採樣,再採用專用的電能表集成電路,對採樣電壓和電流信號進行處理,並轉換成與電能成正比的脈衝輸出,最後通過單片機進行處理、控制,把脈衝顯示為用電量並輸出。

  通常我們把智能電錶計量一度電時A/D轉換器所發出的脈衝個數稱之為脈衝常數,對於智能電錶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常數,因為A/D轉換器在單位時間內所發出脈衝數個的多少,將直接決定著該表計量的準確度。目前智能電錶大多都採用一戶一個A/D轉換器的設計原則,但也有些廠家生產的多用戶集中式智能電錶採用多戶共用一個A/D轉換器,這樣對電能的計量只能採用分時排隊來進行,勢必造成計量準確度的下降,這點在設計選型時應該注意。

電度表相關文章:電度表原理

電能表相關文章:電能表原理

相關焦點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_智能電錶怎麼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461.htm目前,國內智能電度表從結構上大致可分為機電一體式和全電子式兩大類。機電一體式,即在原機械式電度表上附加一定的部件,使其既能完成所需功能,又能降低造價且易於安裝,一般而言其設計方案是在不破壞現行計量表原有物理結構,不改變其國家計量標準的基礎上加裝傳感裝置變成在機械計度的同時亦有電脈衝輸出的智能電錶,全電子式則從計量到數據處理都採用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電子器件,從而取消了電錶上長期使用的機械部件,與機電一體化電度表相比具有電錶體積減小,可靠性增加,更加精確
  • 智能電錶的工作原理
    一、智能電錶的基本原理智能電能表利用電子電路/晶片來測量電能,其原理如圖所示。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圖智能電能表用分流器或電流互感器將電 流信號變成可用於電子測量的小信號,用分壓電阻或電壓互感器將電壓信號變成可用於電子測量的小信號
  •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單相智能電錶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2 11:04:00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單相智能電錶。
  • 電錶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打開APP 電錶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電工之家 發表於 2020-04-04 16:56:00   電錶的分類與工作原理   機械式電錶   早期使用的是純機械的電錶,也叫感應式電錶。
  • 智能電錶是如何工作的
    智能電錶通過用戶交費對智能IC卡充值並輸入電錶中,電錶才能供電,表中電量用完後自動拉閘斷電,從而有效地解決上門抄表和收電費難的問題。並對用戶的購電信息實行微機管理,方便進行查詢、統計、收費及列印票據等。用戶持IC卡到供電部門交款購電,供電部門用售電管理機將購電量寫入IC卡中,用戶持IC卡在感應區刷非接觸式IC卡(簡稱刷卡,下同),即可合閘供電,供電後將卡拿走。
  • 智能電錶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實現遠程抄表方案介紹
    我們每個人都會使用到智能電錶,但是因為它不經常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所以很多人對它的工作原理也不是很了解,而且現在也看不到人工上門抄表了,都是進行遠程抄表,這些都是需要依靠智能電錶,所以今天就來告訴大家智能電錶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實現遠程抄表方案介紹。
  • 電錶原理
    電錶原理--簡介  電錶是電能表的簡稱,是用來測量電能的儀表,又稱電度表,火表,電能表,千瓦小時表,指測量各種電學量的儀表,最常用的便是千瓦小時電能表。在零售電力的應用,供電商利用這些電能表發出電費帳單。電能表亦可以記錄使用電力時的其他信息,例如時間。
  • 智能電錶防竊電技術原理
    打開APP 智能電錶防竊電技術原理 發表於 2017-11-08 12:23:02   什麼是智能電錶   電錶大家可能都知道,智能電錶是什麼呢?
  • 常用電錶結構原理與接線圖
    電錶的結構: 電錶主要是由驅動部件、轉動部分、制動部分和積算機構等組成。驅動部件由電壓元件和電流元件組成。轉動部分的鋁製圓盤裝在驅動部件和制動磁鐵的空隙中,右圖所示是一隻單相交流電錶的結構。
  • 電錶信息採集終端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電錶信息採集終端的工作原理及設計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08-27 08:01:00 內容說明 本實用新型涉及測量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可攜式多功能電錶信息採集終端。 發明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力行業信息化水平發展迅猛,智能電錶使用覆蓋率不斷提高,對抄表相關的配套儀器需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市場不同智能抄表設備廠商提供的解決方案基本一致,多採用定製化手持終端,將手機功能與紅外、串口抄表埠整合提供智能抄表方案。
  •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智能電錶製造數據採集系統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0 11:38:24 在智能電錶製造生產的過程也是如此,因此,創建一個能夠有效地管理智能電錶製造的平臺,使零配件從設計、安裝調試、出入庫、銷售到維修等階段的相關信息都能夠進行跟蹤和追溯,較好地滿足企業對工業製造的運營和管理。通過發明和建立這樣一個平臺,對於企業的提升和整個裝備製造業的穩定發展都將有著異常積極的意義。
  •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打開APP 基於NB-IoT的智能電錶的原理及設計 發表於 2018-12-25 09:10:08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項國家發明授權專利
  • 智能電錶內部構造深度拆解:電錶如何智能?
    與智慧型手機等便攜終端相比,人們幾乎沒有機會了解智能儀表的內部構造。因此,為了弄清楚這些內部情況,拆解組決定購買美國的「智能電錶」產品,並進行內部分析。此次是在從事過多款產品拆解調查的Fomalhaut Technology Solutions公司的協助下進行拆解分析的。下面首先以具備有線通信功能的智能儀表為主,分析一下使用部件的廠商名稱及部材成本等。
  • 以前的電錶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錶又是怎麼遠程控制的?
    傳統的電錶在進行電費管理過程中需要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抄表,所以要想集中進行電錶的管理首先要進行電錶的智能化改造,即形成了現在的智能電錶。電錶、水錶、燃氣表以及暖氣等都實現了數據的遠程採集及控制。這樣不僅大大節省了人工,同樣對數據的處理和統計也更為精確化。那麼,以前的電錶需要抄表,現在的智能電錶又是怎麼遠程控制的呢?
  • 智能電網AMI中的智能電錶系統設計
    1智能電錶概述智能電網的關鍵技術主要由四部分組成,分別是高級量測體系AMI、高級配電運行體系ADOI、高級輸電運行體系ATOI和高級資產管理體系AAMI。智能電網必須具備靈活的網絡結構和集成的通信系統,才能形成上述四大體系。
  • 智能電錶最怕什麼,存在比機械錶走得快這一說法嗎?
    那麼,智能電錶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難道它走得比機械錶更快的說法是真的嗎? 而是因為智能電錶的工作原理更先進,它能夠將機械錶之前可能沒有記錄下來的電量使用情況記錄下來,比如,一些行動裝置電源等微型電器在用電時
  • 智能電錶最怕什麼東西?
    智能電能表是測量數據的儀表,在我們生活中,它是用來計量我們日常用電情況的,所以它與我們生活中是息息相關的,畢竟我們掏多少電費要根據電錶數據來計算。至於智能電能表怕什麼其實更應該去思考我們怕什麼。電能表作為一個測量儀表,提高準確度是它的必然發展方向。
  • 智能電錶走字快?
    新京報記者 薛珺 攝 5月30日,北京市電能計量檢定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在用綜合場強儀檢測智能電錶的電磁輻射。 更換電錶時用戶若提供手機號碼,將可獲得免費簡訊提醒服務。當電錶內餘額不足30元和10元時,會分兩次發送簡訊提醒客戶及時購電。此外,針對目前北京實施的階梯電價,當用電量超過第一檔或第二檔時,都會有簡訊提示用戶。 ■ 民生實驗 實驗1 智能電錶不會走字快 智能電錶在準確度方面比電子式卡表有所提高,解決了機械錶長期使用零器件老化變得不準的問題。
  • 簡析霍爾傳感器在智能電錶上的應用
    (文章來源:響拇指電子) 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電力公司提供商必須儘量減少發電和客戶分布之間的能量損失。這些損失便包括盜電造成的損失,比如篡改電錶就是最普遍的盜電方法。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霍爾傳感器技術在智能電錶防竊電功能中的應用。 我們首先來說篡改電錶的常用辦法,磁性篡改是非侵入式篡改的最常見形式。在電錶附近放置強磁鐵,強磁鐵會使附近的變壓器飽和,從而導致其癱瘓。具體來說的話,強磁鐵可能使電源中的變壓器或電流互感器的電流傳感器癱瘓,從而導致用戶電費低於他們實際應該交納的電費。
  • 電網從挨家挨戶手工抄電錶進化到遠程自動抄表的智能電網時代
    這一切都歸咎於老式的電錶只能用來計量用電,電網只能用來傳輸電。老式電錶叫感應式單相電能表又稱機械式單相電能表,它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設計的。隨著單片機和集成電路的發展,電子電能表開始逐步替換傳統老式電錶電子式電錶裡面沒有笨重的鐵芯結構,所以它的重量很輕。通過晶片計量的方式計量精度提高很多且受環境的影響很小,由於沒有機械結構功耗也低了很多。電子式電錶仍然要人工抄表,但它的出現為預付費電錶的出現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