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凌月訪談

2021-01-21 天文常識

2017年11月27日晚六點二十分左右,一次國際空間站(ISS)凌月自西南向東北斜穿北京城,凌月帶寬達七公裡。對於廣大的天文愛好者而言,在下班、放學、晚飯後將相機接上望遠鏡或長焦鏡頭拍攝這一天象並不是什麼難事。今天呢,小編有機會採訪到了三位目睹了這一天象的天文愛好者。

首先,小編採訪了「天文兔Leo」,身為北京地區著名戶外觀星組織——星緣山風隊的隊員,他跟隨隊友一起拍攝了這次國際空間站凌月。

國際空間站凌月

攝/天文兔Leo






這次我參加的國際空間站凌月觀測活動,是星緣山風隊群內發起的。大概是在11月中旬,隊友吳總和小虎等就分析與發出了凌月經過的位置。

我提前在隊裡隊員們預計的位置用虛擬天文館軟體對這次ISS凌月進行了模擬,並將此次觀測的位置選在了森林公園北園東門的停車場,在那裡ISS剛好經過月亮中心偏下的位置。我還提前一周把很久不用的天文望遠鏡拿了出來,簡單的熟悉了一下對極軸等操作,還算上手。


(PS:其實是車限號開不進五環,想來想去也就這最好,然後忽悠大家一起過來


這天下班比較早,所以提前一個多小時就到現場了。提前看了天氣預報,這天是多雲,再加上霧霾厚重,有時月亮會被薄雲遮住,不過後來發現越接近凌月的時間,天就變得越好,但對焦時注意到由於霧霾原因,大氣視寧度還不算太好,就好似有夏天的熱浪一樣,月亮放大來看還是有些模糊。最大的問題是本來打算用1/2000秒、ISO5000進行拍攝,但在用相機預覽的時候,調到了1/200秒,結果在快要凌月之前由於太興奮喊著倒計時,居然忘記調回來了!很是無奈,算是拍攝過程中的一個失誤,導致月亮有些過曝,ISS有一點脫線,但總體還算好。

總體還算滿意,但由於是第一次觀測加上拍攝,經驗還是不足,這次的凌月是亮ISS凌月,在拍完後大家經過一番討論意識到應該顧及ISS的亮度,適當降低曝光可能效果會更好。

我和隊友們一樣是懷著激動和好奇的心情來到觀測現場的,在ISS出現的時候,大家就開始緊張起來了。觀測的時候,周圍還有幾個大爺圍觀,問我們各種有關這次ISS凌月的事情,心情更是激動和驚訝。

很巧的是,下一次ISS凌月剛好在星緣山風隊隊內大聚的那一天(12月3日)晚上23點多,可能會有更大規模的集體觀測活動。屆時是滿月,但為暗ISS凌月,拍攝難度更高,需要精確的時間作為參考,可能要與這次觀測略有不同,準備向隊內的其他隊員請教。



一起參與了星緣山風隊這次活動的職業攝影師Lysnape也對這次觀測頗有感觸。對於在這次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是這麼回答的:


因為過度追求焦距,我使用了3倍增倍鏡,從而導致畫質劣化嚴重,沒有拍到想要的ISS的細節。而且,低估了ISS的亮度,導致了曝光沒有調整到最合適的位置。

Lysnape拍攝的國際空間站凌月


而對於這次活動的心得,他樂觀地表示:

結果不太滿意,因為畫質還是沒有達到預期。但我順其自然,拍到了感覺也不錯,下次依舊打算拍,看看能不能搞到別的器材,繼續努力!



最後,小編還採訪了一位大學生——來自北京某高校的大三學生小蘭。他表示這次國際空間站凌月的消息是無意間從朋友圈中得知的,一得知消息便開始制定了拍攝計劃。

由小蘭拍攝的國際空間站凌月


對於這次觀測的前期準備,小蘭說:

在觀測之前,我在網站上查閱了這次國際空間站凌月覆蓋的位置,並挑選了最佳拍攝地點。此外,我還查閱了國際空間站在天空中的移動軌跡與時間,用來確定如何拍攝。

 

在拍攝過程中,他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這是我第一次拍攝國際空間站凌月,無法憑經驗拍攝,當天天氣也並不是非常好,所以無法確定拍攝的最佳參數。

 

但是對於拍攝的結果,他非常的樂觀:

此前我進行過國際空間站過境的觀測,但拍攝國際空間站凌月還是第一次,所以這次拍攝過程中我感到十分激動。我對這次拍攝總體還算滿意,但我認為還可以做到更好!如果有幸可以觀測下一次國際空間站凌月,我一定會計劃下一次的拍攝。我將會改進拍攝參數,優化後期處理方案,取得更好的成果!

 

看來,國際空間站凌月雖然亮度足夠且比較常見,但想拍好還是蠻不容易的。因此它才那樣的吸引人去觀測它。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的某責編在27日下午刷微博時偶然看到了EN菌對這次ISS凌月的預報,發現凌月帶驚現本人所在地區。打開heavens-above查了一下具體時間與方位,又看了看難得的晴天,果斷去向班主任請了20分鐘晚自習假,在6點左右跑去操場架好相機……雖然最後因為相機鏡頭焦距太短,沒有拍到很好的片子。但在觀測過程中帶上了班裡一位(很可愛的)妹子,還引來了幾位同學的圍觀,順帶科普了一波關於ISS和凌月的天文常識。ISS凌月雖然並非什麼十分罕見的天象,但能與一些並不了解天文的同學們分享天文學的樂趣與魅力,尤其是見到大家在看到ISS飛過月亮時很開心的樣子,我在成功觀測到這次凌月的同時,也收穫到了一份別樣的樂趣。




責任編輯:杜宇昕

本文排版:邸基耘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見過月食、日食、金星水星凌日,你肯定沒見過NASA國際空間站凌日
    來源:NASA/Joel Kowsky這張照片是由6張照片合成,是國際空間站經過太陽時,形成的「凌日」,國際空間站運行速度在5英裡每秒,當時有五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6月21日,發生過一次日環食,但是由於當天天氣原因並不好,沒有親眼所見,很遺憾,不過小編收到網友發來的照片……
  • 6月24日,國際空間站「凌日」,NASA拍到了精彩瞬間
    人類的偉大,在於懂得運用科學解決一切問題,但是這種偉大放在宇宙層面,又是何等的不值一提,相信只有置身宇宙之中,身臨其境地與宇宙融為一體,你才知道,地球僅僅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因此人類一直沒有放棄搜尋系外星球的蹤跡,而由於距離太過遙遠,目前只能通過凌日法追蹤它們的行蹤,為了讓你更加直觀地了解這一方法,美國宇航局分享了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凌月」
    運行中的國際空間站。發現號太空梭攝國際空間站(英文縮寫為ISS)是一個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科研設施,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的空間站,也是人類建造過的最大的人造天體。空間站的主要功能是作為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研究實驗室,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學、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等,目前由六個國家或地區合作運轉。它在一個距離地球大約360公裡的空中不知疲倦地繞地運行,大約每90分鐘圍繞地球轉一圈。
  • 水星凌日圖賞
    昨天發生了百年13次的水星凌日天象。你知道嗎,水星凌日的現象因為軌道的原因只會發生5月和11月,而5月發生的水星凌日是特別的罕見的。
  • 凌 月
    認識凌月是2009年在一個學習班上,之後我去了趟她管理的「福濟堂禪茶素食」。
  • 國際空間站,不妙……
    記者 | 趙覺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網」(ID:huanqiu-com),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7日,原標題為《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約寧認為,國際空間站或許會在2024年停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曙光號功能貨艙於1998年11月發射,此後一直有新組件被加入其中。
  • 壯美的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正在低地球軌道建造的國際研究設施,計劃由六個國際太空機構合作聯合推進,這六個機構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A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航天局、巴西航天局、歐洲空間局(歐洲空間局的成員國英國、愛爾蘭、葡萄牙、奧地利和芬蘭沒有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希臘和盧森堡則是在計劃開始之後加入歐洲空間局的。)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據路透社莫斯科8月20日報導,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表示,國際空間站的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度過,以尋找空間站內的漏氣源頭。
  • 用太陽當背景 給國際空間站拍寫真照你知道怎麼拍攝的嗎?
    它們的主角都是國際空間站(ISS),其中一張描寫太空站橫越太陽的情景,另一張構圖近似的作品,背景則換成月球。孤單的太空站以每小時約28公裡的速度在軌道上永無休止的航行,偶爾會經過太陽和月亮(從地表上觀察),McCarthy將瞬間拍下來,說起來好像很輕鬆,但實際要克服很多技術問題。
  • 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來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介紹(圖)
    國際空間站由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造,計劃耗資將超過630億美元。  國際空間站計劃最早是美國提出的,當時名為國際自由號空間站計劃,並於1984年得到美國總統裡根的批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十億美元的耗費,這項計劃沒有取得進展。1993年,柯林頓入主白宮,提出將自由號空間站計劃由美國獨自建造改為國際合作建設,使這一計劃得以生存下來。
  • 【星緣山風隊】空間站凌月
    今天這張圖來自——泛景山·就是不出城·拍月狂魔——lifelens空間站凌日/月是比較經常在城裡出現的天象(可能是因為空間站飛得太快了吧)有些天愛可能總是會錯過這一類天象今天美圖的作者為大家帶來的超詳細空間站凌月前期及拍攝攻略中就包含了如何預測空間站凌日
  • 報告,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外媒:國際空間站空氣中最早4月發現有毒苯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9日援引美國專業航天網站nasaspaceflight.com報導稱,國際空間站空氣中早在4月就首次發現有毒苯。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公司5月稱國際空間站空氣中苯的濃度提高,未超過允許上限,不對空間站乘組構成威脅。苯的源頭至今沒找到。
  • 國際空間站載人運行科幻史
    2000 年,人類首次進入外太空的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也才真正擁有了從地球以外反觀地球的空間視角。2000 年 11 月 2 日,載有美俄三名太空人的 「聯盟 TM-31」 號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核心艙成功對接。從此,國際空間站正式開啟至今長達 20 年的載人飛行史。
  • 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盃奧地利站11月20日舉行 谷愛凌積極備戰
    國際雪聯自由式滑雪世界盃奧地利史杜拜站的比賽將於11月20號舉行,中國選手谷愛凌將參加,她也在社交平臺表示非常期待比賽。
  • 1月28日-30日,國際空間站將發送SSTV
    據 ARISS 消息,作為 MAI-75 SSTV 活動的一部分,國際空間站將於以下時間發射業餘無線電 SSTV 信號。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
    8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軌道實驗室,沒有完全密封,漏出一定量的空氣實屬正常。但是,隨著空氣流失率的增加,3名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按兵不動,等待地球上的負責人於本周末查找漏氣原因並找出解決方案。
  • 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龍飛船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 前瞻經濟學人APP 發表於 2020-11-18 12:06:58 2020年11月17日消息,搭載四名太空人的載人龍飛船已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
  • 國際空間站將查漏氣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陳丹)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3名太空人本周末將查找漏氣原因。美國航天局在聲明中說:「航天局及其國際夥伴2019年9月首次發現艙內空氣洩露率略高於標準。」美國太空人克裡斯·卡西迪、俄羅斯太空人伊萬·華格納和阿納託利·伊萬尼申本周末將關閉艙門,監控氣壓,以找到漏氣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