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弄懂手機快充發展史:從5W到120W的狂飆突進

2020-12-07 騰訊網

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一提到手機快充,大家腦海裡第一個總會想到OPPO。

搞得好像是OPPO發明了快充,快充只有OPPO在做。

不過確實有一個事實是。

最先讓消費者知道快充的是OPPO,讓消費者有體驗感知的也是OPPO。

尤其那句「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簡直就是讓教授「爺青回」。

但話要說回來,最早做快充的其實是三星。

在2011年的三星Galaxy Note這款手機上,其附贈充電頭首次出現了5.3V的輸出電壓,並非常規的5V輸出電壓。

另外配套的充電線還能降低線材損耗,可以直接提升電流電壓的傳輸效率。

這時候不少用戶就發現,三星Galaxy Note的充電速度,要比其它5V充電頭的手機快得多。

在擁有「快」和「慢」的充電感知後,用戶對「快充」的概念也就應運而生了。

只是很可惜。

當時三星並未重點推廣快充,這才出現了開頭所說的:提到快充總會想到OPPO。

但是,教授要說但是咯。

手機快充這些年迅速發展的歷史,遠要比OPPO率先佔領高地有趣得多。

特別是到了今年,手機快充可謂是百花齊放。

一切得先從USB IF這個制定USB規範的標準化協會開始說起。

2010年USB IF正式頒布USB BC 1.2協議,結束了當時USB充電規範極其混亂的局面。

然而更有意義的是,他們讓充電電流達到了1.5A,充電功率達到了7.5W。

有統一的充電接口規範,又可以提高電流電壓。

顯然手機廠商們要搞事情就相對簡單多了,剛剛說到的三星Galaxy Note便是第一個。

不過這個幸福是短暫的。

突如其來的智慧型手機爆發,以及各種劃時代的應用出現,最高7.5W的充電功率,顯然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但是此時的USB IF一直沒有動靜,反而卻讓隔壁的高通坐不住了。

於是乎高通宣布QC 1.0協議發布,將充電電流提升至2A,達到最高10W的充電功率。

另外高通憑藉晶片方面的優勢,他們家的QC快充協議,快速在安卓陣營中普及並壯大。

自此。

手機快充正式進入了發展軌道,一群圍繞著電流I、電壓U,去提升充電功率P的快充協議陸續出現。

當然,這一現象導致充電規範,再次進入了混亂時期。

高通的QC協議受限於Micro-USB接口,將電流提升至2A的承載極限後,便改變策略開始提高電壓。

那會支持18W快充的小米3、小米4等QC 2.0協議機型,充電頭端能看到5V、9V、12V三檔電壓輸出。

這,也就是當年所說的高電壓低電流快充方案。

以高通QC 2.0為代表的高壓低流快充協議,雖說對充電線材要求低且兼容性好,但無法避免充電發熱和效率低的弊端。

即便後來USB IF協會規範了Type-C接口。

也正因為這樣,一系列諸如此類的快充方案,都不得不將充電功率控制在18W以下。

注意,比較戲劇化的就是在這。

或許是OPPO知道高壓低流方案容易碰到瓶頸,所以在高通改變充電策略的同期,卯足了勁研究低電壓高電流方案。

而更戲劇化的是。

OPPO一上來就是20W的充電功率,還解決了充電發熱和效率低,直接讓OPPO名聲大噪。

不過,OPPO快充背後的代價顯而易見。

比如將充電IC集成在充電頭處,Micro-USB接口的觸點增加至7個,說白了就是對充電頭和線深度改造。

同樣的,這也決定了充電頭、充電線必須配套才能實現快充。

當高壓低流、低壓高流兩種方案的優缺點出來後,手機廠商便根據自己的需求發展快充。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快充協議五花八門,且相互不兼容。

Emmm。

曾經規範了充電標準的USB IF協會,在2016年的時候終於坐不住了。

順勢推出基於Type-C接口的USB Power Delivery充電標準,至此,兼容性最廣的PD協議誕生了。

無論是哪個廠商,都得乖乖地遵從這套標準。

另外連谷歌都要求,搭載Android系統的設備,必須兼容PD快充協議。

但是,教授又要說但是了。

USB IF協會和谷歌要求的是設備,又不是要求附贈的充電頭得兼容其它快充協議。

於是乎各種使用私有協議的廠商,會在手機支持自家高快充的同時,兼容其它低功率的快充。

舉個例子。

小米率先商用100W快充,但這個100W有前提:使用小米自己家的充電頭。

如果是別人家的充電頭,比如綠聯65W的氮化鎵充電頭。

能用。

但峰值功率就限制在50W左右了,畢竟手機充電只是兼容了PD協議而已。

注意有這種操作不止是小米,各大廠商都採用類似的做法,甚至有些還更過分。

毋庸置疑,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手機快充依舊會是這個局面。

即便民間傳聞2021年大功率快充會成為旗艦標配,但這依舊是廠商們的私有協議罷了

想讓手機廠商附贈的充電頭,去滿足所有的充電設備,難。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畢竟只要手機廠商繼續這麼做,配件廠商就還能有市場。

比如綠聯就推出了兼容多種快充協議,並且提供多個接口的充電頭,實現一應俱全。

充手機、充平板、充手錶,還能給筆記本電腦用,是不是有點太實在了...

當然,未來不排除還有另外一種可能。

比如西半球的某個科技巨頭,連充電頭都不配了,且手機只支持PD快充協議。

用戶想要快充,掏錢買原裝,或者買類似綠聯這種經過蘋果MFi認證的快充頭。

像教授這種手持多個手機的人,日常一個綠聯充電頭綽綽有餘。

回到快充這件事,眼下已經發展了這麼多年。

各手機廠商圍繞自家的快充協議,實現的充電功率越來越高,但還是缺少了「開放」的態度。

或許是為了通過快充這一領先體驗,吸引用戶、讓用戶旦用難回。

只不過,真的會有人因為「充電快」而掏腰包嗎?

相關焦點

  • 120w快充的iQOO 5,其實是iQOO 3的至尊紀念版?
    前幾天,iQOO舉辦了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全新的iQOO5系列手機。在這裡,我要感嘆下,iQOO這個手機品牌真是牛X,去年三月,發布了第一代iQOO手機,今年才到八月中旬,竟然就做到iQOO5了,真的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一圖看懂手機閃充發展史 65W超級閃充徹底解決用電焦慮
    此時,快充技術就成了手機廠商發展的重點,而OPPO的65W超級閃充憑藉超高的速度成為行業中的排頭兵。發展到2018年,OPPO Find X搭載的50W SuperVOOC閃充35分鐘就可充滿手機。前不久發布的OPPO Reno4系列也搭載了65W超級快充,其中Reno4 Pro更是首次把超級閃充裝進7.6mm的超薄機身中。這意味著OPPO  SuperVOOC2.0技術從功能到形態的完全成熟。
  • 一杯咖啡的時間充滿電 120W快充帶來的不止是快
    不知從何時開始,快充已經成為了手機的標配,「五福一安」早已成為「遠古」時期的傳說。和很多感知不太明顯、紙面意義大於實際體驗的技術不同,每一次快充功率的提升都能帶來實打實的體驗變化。15W、24W、33W、44W、50W、65W,行業的不斷自我超車,把手機快充速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級別。但這並不用意味著充電不能再快、體驗不能更好。
  • 拆解:小米120W快充數據線
    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充電方面,手機內置4500mAh石墨烯基蝶式快充電池,配備120W超大功率快充充電器,在充電方面是各品牌5G手機中的佼佼者。關於充電,此前充電頭網已經對小米10至尊紀念版充電性能進行了全面實測,而後又對充電器進行了拆解,下面我們繼續來拆解與充電器配備的120W數據線。
  • 無需更換硒鼓,智能閃充的雷射印表機來了! HP Laser NS MFP 1005w...
    這款產品不僅能夠提供列印、複印和掃描三合一功能的同時,還可支持手機列印、AirPrint、遠程列印。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採用了業界首創的智能閃充技術,能夠使用智能閃充小黑管,實現15 秒智能快速補充碳粉。大容量粉倉設計可支持列印5000頁,月列印量不是很大的小微企業,足夠連續使用一兩年,無需中途更換耗材,讓用戶擺脫頻繁更換耗材、成本高昂的煩惱。
  • 首發120W快充國產手機來了:15分鐘充滿四千毫安大電池!
    如果說去年到今年上半年這個維度各大廠商是在比拼手機拍照功能的話,那麼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另一場競賽就要展開了,那就是充電功率。其實去年下半年小米和OPPO均展示過自己的快充技術,當時小米已經成功研發出功率高達100W的超級快充。在17分鐘時間內就能充滿一塊4000毫安的大電池。
  • 手機快充怎樣才算快?iQOO告訴你,120W超快閃充顛覆速度新時代
    隨著5G的到來,讓手機的速度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正是因為5G的到來,手機的處理速度與信息量都會增大,這也進一步加速了手機的耗電。因此大電池與快充的組合已經成為基本的標配。但5G的出現也促進了更多黑科技的誕生。
  • 120W快充確認:夢幻神機小米MIX4穩了!
    毫無疑問,下半年手機配置的又一項「軍備競賽」可以確定是快充功率了。說起來小智個人到覺得快充功率的剛需要比手機廠商比拼後置相機來得更靠譜。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包括小智),後置相機再好也用不了幾次,使用場景最多的就是掃個碼。而為了努力提升相機從而提高的手機售價,不少人心裡是不甘心的。
  • vivo都上120W了 為何「全民快充」還是沒有達成?
    對4000mAh進行120W快充,5分鐘50% 、13分鐘充滿,再次打破行業記錄,實現快充技術的突破。該技術也在MWC展會上正式亮相,在展示機上得到了應用。在鋰電池大小受限,能量密度又沒有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快充技術被迫成為緩解電池容量不足的「曲線救國」一種方法。快充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說起快充,必然想起高通的Quick Charge快充協議(QC),最早2013年的QC 1.0(5伏2安/10W),到2016年最新的QC 4.0(28W),高通QC快充因為高通SoC系列產品的成功被人們熟知。
  • 120W快充傷手機電池?小米10至尊版告訴你,我比普通手機更耐用!
    2020-08-24 11:40:50 來源: 夕殿飛思悄然 舉報   最近發布的一些安卓旗艦手機
  • 小米黑鯊4、紅魔6、聯想遊戲手機預熱:4500mAh、120W超級快充
    昨天黑鯊遊戲手機4進行了預熱:新機電池容量4500mAh,支持120W超級快充,充滿僅需15分鐘以內。隨後努比亞紅魔遊戲手機、聯想拯救者電競手機也加入了預熱的隊伍中來,場面一下子十分熱鬧,新機都將搭載驍龍888移動平臺。
  • 從5V1A到120W 我們是怎麼搞定快充技術的?
    目前快充方案主要分為高壓快充和低壓快充兩種, 比如安卓手機中比較常見的QC快充協議就是屬於高壓快充,通過提高電壓來提升充電功率。但是這種快充方案有個問題,就是發熱比較嚴重,嚴重限制了設備充電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高通在2015年推出了QC3.0,加入了電壓智能算法,並全面使用了Tpye-C接口取代原來的Micro接口,較好的控制了發熱情況,目前最新的QC4.0還加入了USB PD支持,最高支持到28W的快充。
  • vivo的120W超級快充究竟是什麼黑科技,看完你就懂了
    智慧型手機飛速發展,電池技術卻進步緩慢,為了匹配當下人們對電量的需求,廠商們無法在控制體積的情況下增加電池容量,就只能選擇快速充電來曲線救國了。快充技術發展到現在,功率已經做得越來越高了,國內廠商基本都可以做到40~50W的快充。
  • 家用燈——120w快速充電,15分鐘充滿手機
    在之前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上,5G網絡已經成為新產品的標準配置,雖然他能給用戶帶來更快的網絡體驗,但5G網絡的數據傳輸量很大,續航對手機的要求也很高。在情況下電池技術尚未突破的情況下,充電電源已成為廠商關注的焦點。
  • 小米王彥騰:120W 快充之後,功率和體驗會再突破
    相比去年,今年小米首次頒發了兩個百萬美元獎項:快充技術和 MIUI 隱私保護,分別涉及硬體和軟體兩大領域。崔寶秋透露,2021 年的百萬美元獎項甚至有可能同時頒給更多的技術項目。評選三個標準:創新性,領先性,業務影響力小米的百萬美元技術大獎始於 2019 年。2019 年 2 月,小米宣布成立技術委員會。
  • 120W+4500mAh<15分鐘 黑鯊4或成當前快充最強機
    iMobile手機之家,1月11日消息 今日早間,黑鯊CEO羅語周親自預熱黑鯊4新品已經在路上了,預熱海報則是一道簡單粗暴的數學題「120W+4500mAh<15分鐘」,明示黑鯊4不僅會配備120W的超高功率快充,還將保持4500mAh的大電池容量,做到續航體驗的全面提升。
  • 小米10至尊版120W充電評測出爐!結果意外:基本維持50W
    【8月24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2020年下半年度旗艦手機爭霸賽已經正式開啟,小米率先發布了小米10至尊紀念版手機,全球最快的120W超級快充、全球最強拍照實力等等,都讓這款小米10至尊紀念版手機備受關注,尤其是小米10至尊紀念版手機作為全球首款最早商用120W超級快充技術的智慧型手機,這款小米
  • 首款能充粉的印表機來了 惠普1005w一體機評測
    惠普1005w的注粉口位於機身的右側,只需要打開注粉口上面的蓋板就可進行充粉。整個碳粉補給的過程可在幾秒鐘內完成,真正意義上為用戶提供了便捷。在機身的右側惠普1005w為用戶設置了可觀察碳粉量的指示器,用戶可以直觀的看出惠普1005w剩餘的碳粉量,以方便用戶隨時根據碳粉的容量進行充粉。
  • 120w氮化鎵充電器功能強大,可真的值得買麼?
    剛滿周歲的氮化鎵充電器表現不凡,在快充領域獨領風騷,保持高功率的同時,穩定輸出。更快的充電速度,更高的安全性,擁有卓越表現的氮化鎵收穫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可以預見,隨著成本的降低,氮化鎵充電器會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於是,有些廠商先行一步,乘勝推出120W氮化鎵充電器。可是,現階段的我們真的需要120w的氮化鎵充電器麼?這個時間點推出120w充電器是恰到好處還是操之過急呢?
  • 聯想拯救者手機:雙X軸線性馬達+90W快充
    DoNews 7月3日消息(記者 丁凡)近日,聯想中國區手機業務部總經理陳勁在直播中宣布,即將發布的拯救者電競手機Pro將會配備業內最強雙X軸線性馬達。據悉,這將是業內首款雙X軸線性馬達的手機,可實現依靠「振」聲辨位,實現身臨其境的遊戲效果。拯救者電競手機Pro搭載了兩個大尺寸的X軸線性馬達(10x10x3.5),振動量達到1.8Gp,啟動時間僅需15ms,停止時間同樣只要15ms,多項性能參數均為業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