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母親已經46億歲了,從地球最早的原核生物誕生開始算起,生命演化也有了大約38億年的歷史。
在漫長的歲月裡,地球先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命大滅絕。據科學家推測,地球誕生之後,曾經在這個世界出現過的生物,其實有98%都已經滅絕了。
在遙遠的太古宙和元古宙時期,生命以細菌和藻類為主,缺乏足夠的化石記錄,所以死無對證,它們滅絕也就白滅了,沒有留下什麼痕跡。
到了顯生宙時期,化石記錄明顯增多,科學家經過分析後得出結論:地球上至少發生過20次明顯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有5次屬於大集群滅絕,稱得上是史詩級的生命消亡。
第一次在奧陶紀末期(4.5-4.4億年前),因為火山爆發、全球變暖和缺氧,大約60%至70%物種消亡。
第二次在泥盆紀末期(3.75-3.6億年前),至少70%的物種滅絕。
第三次在二疊紀末期(2.51億年前),當時物種的90%以上都死於非命,包括大名鼎鼎的三葉蟲。
第四次在三疊紀末期(2億年前),當時地球物種的70%至75%消亡了,包括大部分大型的兩棲類動物。
第五次,也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是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因為一顆大隕石撞擊地球,導致統治地球2億多年的恐龍集體死光光,所有物種的75%滅絕。但這次大浩劫也讓地球的物種更新換代,沒有了恐龍的威脅,哺乳動物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機會,我們人類才得以後來居上,接管了地球。
恐龍的悲慘往事似乎還歷歷在目,但已經有科學家說:地球的第六次生命大滅絕已經來臨了!
2019年,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全球環境報告,警告說由於人類破壞自然,已經有近百萬個物種瀕臨滅絕。
這份報告經歷了3年時間的彙編,借鑑了1.5萬份參考材料,共有1800頁。報告提到,自1970年以來,世界人口增加了一倍,全球經濟增長了4倍,國際貿易增長了10倍,城市地區也翻了幾番。
為了解決吃穿生活的問題,人類正以可怕的速度傷害地球。特別是在熱帶地區,全球森林被大量砍伐乃至消失。在1980年至2000年期間,地球失去了1億公頃的熱帶森林,其中主要用於南美洲的養牛和東南亞的棕櫚油種植園。而溼地比森林的情況更糟糕,1700年存在的溼地,到2000年的時候,只剩下13%了。土地也因為人類破壞和汙染而變得貧瘠,生產力下降了23%。自1980年以來,塑料汙染更是增加了十倍。海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2014年,世界上97%的海洋承受著人類活動的壓力,33%的魚類種群已經處於不可持續的狀態。在過去150年裡,珊瑚礁上的活珊瑚覆蓋量幾乎減少了一半。
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也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至少515個物種、接近1000個小類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涵蓋了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和爬行類動物。這些動物的棲息地受到人類活動的高度影響,而且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金絲面狨、衣索比亞狼、爪哇犀牛、西班牙帝雕、黃耳長尾鸚鵡、恆河鱷等。
科學家認為,這些無可否認的證據,證明地球正面臨著一個恐怖的處境:又一輪的物種大滅絕正在上演。
他們說,物種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狀態下高出100倍。如果說以前物種大滅絕的原因是地球缺氧、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地球等天災,那麼現在的物種滅絕則完全是人禍:人類的活動,是造成生命悲劇的罪魁禍首。
墨西哥國立大學的傑拉多•希巴洛斯教授(Gerardo Ceballos)說:地區性的生態系統正面臨著崩潰的危險,地球已經進入了第六次生命大滅絕的階段。這一次的滅絕危機非常嚴重,我們所有人在未來10年到50年的行為,將決定人類的未來。
物種滅絕危機、環境汙染和氣候變化,將共同對人類文明構成生存威脅。更可怕的是,絕大多數人都麻木不仁,仍然對這樣的危機視而不見。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大學教授克裡斯•詹森教授(Chris Johnson)說,自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和其他物種滅絕以來,現在的物種滅絕速度是最高的。
希望人們聽得進專家的意見,多多保護環境,好好善待地球吧。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的智慧生命,可千萬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成為毀滅地球的罪魁禍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