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幾年前全球「溫室效應」的事件嗎?當時有專家就提到極地的臭氧洞,並推論全球氣溫會逐年上升。但最近卻又出現了新說法:全球變暖將停止,地球要開始降溫了。
隨著人類對環境無止境的索取和破壞,越來越多的嚴重問題也逐漸擺在眼前,「溫室效應」就是其中一個令人痛心的嚴重問題,但這段時間,科學家們發現了另一個即將出現、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危機的現象,即幾十年後即將到來的「小冰期」。
如其名稱所示,我們可以從字面上理解,這是一種導致溫度急劇下降的現象,當「小冰河時代」來臨時,太陽向地球傳遞的逐漸消退的溫度將大幅降低,冷卻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難題;這種現象的提出來自一位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他們利用儀器記錄下太陽活動的周期,也正因為這樣才能發現太陽極小期。
據科學家分析,到2050年,太陽將進入一個奇怪的「蒙德極小期」,這是一次推測性的事件,科學家們認為,該事件導致17世紀中期地球異常寒冷,當時英國倫敦的低溫已經使泰晤士河封凍。另外,1658年,波羅的海還遭遇了一場罕見的冰凍,直到今天還無法想像,那就是瑞典軍隊能夠在冰面上遠足併入侵丹麥。
在此項研究中,物理學家 DanLubin領導了這一研究,他認為,這些事件與太陽活動的循環有關,而且在未來30年到達極小期之前,我們可能會經歷比17世紀中期更糟糕的情況。
第一個影響是,當太陽的能量減少時,地球平流層的臭氧層變薄。與此同時,它會使平流層的溫度結構發生變化,進而改變底層大氣環流,尤其是影響風向和天氣模式。但冷卻並不均勻,科學家們注意到,歐洲地區可能在極小時期出現明顯的冷卻,但阿拉斯加和格陵蘭南部卻異常溫暖。
也許許多人都認為,地球冷卻是件好事。但是,實際上,太陽極小期所帶來的涼爽並不適合地球,比如說,夏天的時間會縮短,而糧食可能因此而減產,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