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香鯨和大王烏賊都是海洋中體型非常龐大的動物,其中抹香鯨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齒鯨,大小僅次於鬚鯨類的藍鯨、長鬚鯨和弓頭鯨,與露脊鯨重量相仿,而大王烏賊則是現存體型第二大的頭足類動物,體型僅次於大王酸漿魷。抹香鯨和大王烏賊在海洋中的碰面機會是非常多的,而且二者都是食肉動物,兩個「巨無霸」生物在海水中相鬥,勢必會引發一番血雨腥風。實際上,不單單是抹香鯨喜歡對付大王烏賊,反過來,大王烏賊也經常給抹香鯨製造麻煩,那麼,為何二者會這麼「不對付」呢?
抹香鯨的主要特點
抹香鯨隸屬於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是現存最大的齒鯨,成年雄性個體可以長到23米、雌性個體也能長到17米,平均體重可達40噸以上。從形態上看,抹香鯨有這麼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是體型巨大,這點無須再說;二是頭部佔比較大,整體上呈現方形,長度可以佔到鯨體的三分之一左右;三是只有一個鼻孔出氣,右側鼻孔是永久性閉塞狀態,所以我們看到抹香鯨在浮出海面呼吸時,總是身體偏右,只通過左鼻孔進行換氣;四是嘴部巨大,其中上頜不長牙齒,而下頜相對短小,但分布有數顆圓柱狀的牙齒,上下頜骨的咬合力非常巨大。
從生活習性上看,抹香鯨也有這麼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活動區域主要集中在比較溫暖的海域,其中雌性個體生活的海域緯度一般在南北緯40度之間,雄性成年個體則可以拓展到南北緯70度之間。
二是棲息的深度一般距海平面1000米以上,雖然它們由於身體靈活度較差而「遊泳水平」一般,但是潛水的能力和耐力很強,在追逐獵物時有時會潛到海面以下2200米以內的區域,有時不換氣一次可以潛水達1個半小時。
三是喜歡群居,由一頭或者幾頭成年雄鯨帶領,鯨群數量一般都能達到十頭以上,有的還能突破上百頭,在繁殖期以及洋流周期流動的帶動下,呈現定期的南北洄遊情形。
四是食量巨大,每頭成年抹香鯨每天需要進食1噸左右的食物,像海洋中的大型無脊椎動物、魚類是它們的最愛。
大王烏賊的主要特點
大王烏賊隸屬於頭足綱槍形目開眼亞目,成年個體可以達到8米以上,有的甚至能突破20米,體重在200公斤以上,有的甚至能突破1噸。從形態上看,大王烏賊有如下幾個主要特點:一是身體圓長,頭部與胸腹部沒有明顯的界限,整體呈圓錐形,其中頭部上的兩隻眼睛顯得比較大;二是擁有發達的腕足,大王烏賊有4對可以自由活動的腕足,從前往後數第2和第3對腕足較長,基本上可以達到4-5米長;三是腕足上密布著兩排吸盤,吸盤上布滿著尖齒,不但能牢牢地吸住物體,而且在捕獵中還有刺傷和抓住獵物的功能。
從生活習性上看,大王烏賊的特點主要有:一是分布區域主要集中在靠近大陸架或者島嶼的非深海區域,一般棲息區域的水深為200-400米之間;二是在烏賊類的陣營中,由於噴水的能力不怎麼強,所以遊泳能力相對偏弱,但是由於體內的氨離子濃度較高,在垂直方向運動的能力特別是上浮的能力較強;三是大王烏賊也是典型的食肉動物,捕食對象以其它體型較小的頭足類動物以及小魚蝦為主。
抹香鯨為何喜歡對付大王烏賊
首先,從食性上來看,抹香鯨為齒鯨類的鯨魚,性情比較兇猛,每天需要進食大量的肉食。而大王烏賊所棲息的區域以及在海水中的層次,處在抹香鯨的活動範圍之內,二者有很大的相遇機會,大王烏賊巨大的體型,正好為滿足抹香鯨巨大的食量提供了來源,不僅僅是大王烏賊,比它體型還大的大王酸漿魷,也是抹香鯨重要的捕獵對象。
第二,從所需的營養來看,肉食動物在捕獵時,一方面是為了滿足不忍飢挨餓,另一方面還得滿足對微量元素或者其它有助於自身生理活動需要的營養元素。像大型章魚、烏賊主要以蝦、蟹等甲殼類動物以及魚類為食,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蝦青素,而抹香鯨為了確保體內肌紅蛋白不易被氧化和蛋白結構的穩定性,蝦青素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保障來源,所以抹香鯨不但會與大王烏賊、大王酸漿魷爭奪蝦青素的資源,而且還會主動地去捕食大王烏賊和大王酸漿魷,因為它們的體內也含有豐富的蝦青素。
第三,抹香鯨和大王烏賊的性情都比較兇猛,而且在捕食時都比較執著。特別是當大王烏賊用腕足吸住打香鯨的身體後,二者都很難分開對方。大王烏賊利用腕足裡面的尖齒,會對抹香鯨身體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這就是抹香鯨身上總是會傷痕累累的原因,極個別的抹香鯨在爭鬥的過程中,會因大量的失血和其它因素而死亡,但絕大多數的情況是,抹香鯨會利用巨大的嘴部,和上下頜巨大的咬合力,慢慢吞食吸附在體表的大王烏賊,自己受點皮肉之苦也是值得的。
總結一下
抹香鯨之所以喜歡捕獵大王烏賊,總體來看是由它們二者所處的生態位有部分重疊、存在相互的競爭關系所決定的,是為了更好地在海洋中獲取足夠的食物資源、營養元素而做出的自然抉擇。反過來其實也是一樣的,只是受限於體型的差異、進攻手段的厲害程度,大王烏賊一般幹不過抹香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