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蟑螂,大家腦海中所浮現的第一句話必定是:打不死的小強。據說蟑螂第一次被親切的稱呼為「小強」,是在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的電影中。但是,讓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周星馳的電影中,那隻蟑螂明明已經被打死了的,可為什麼大家又都還是稱其為:不打死的小強呢?小編在這裡大致的總結了一下,大概是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生存生殖不受環境的影響
簡單的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蟑螂的存在。不管是在飯店還是家中,再或者火車、輪船上等等,都能夠看到蟑螂的身影。其中廚房和衛生間總是蟑螂所最為喜愛的地方。而且蟑螂屬雜食性昆蟲,簡單來說,就是不挑食,好養活。對香甜油的麵食更為喜好。換句話說,人類能吃的它能吃,人類不能吃的它也能吃。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被蟑螂啃掉一個角的書,再或者被其啃得千瘡百孔的木桌、抽屜等。蟑螂對牆間縫隙、較暗的洞穴、以及堆積雜物的角落尤其感興趣,可真謂是無孔不入。
據說就算將蟑螂的頭給砍掉,那麼它在「無頭」的狀態下,依然可以存活9天的時間,而且其死亡的原因還都是因為過度飢餓。曾經一位生物學家根據蟑螂的習性下了一個定論那就是,如果有一天全球發生核爆炸,地球上其它生物都不復存情況下,蟑螂仍然可以堅強的在地球上生活下去,不得不說,打不死的小強還真頑強。
二、生長繁殖力超強
一般蟑螂的雌雄成蟲在羽化後一周的時間就可以開始交配了,其中,雄蟲的一生可以多次的與雌蟲進行交配,而雌蟲的一生只可交配一次,也只用交配一次,因為雌蟲在交配一次後,便可終生產出受精卵。但據科學家實驗證實,蟑螂中還有個別性物種,雌蟲在沒有與雄蟲進行交配的情況下也可以產下受精卵。也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單性生殖」。
而且,其蟑螂卵的孵化周期跟周邊的環境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溫度越高,蟑螂卵所需的孵化時間也就越短(這有一個前提,其溫度最低不能低於20攝氏度,最高不能超過37攝氏度)。而一隻蟑螂從卵最終發育成成蟲僅僅只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一隻成年的雌性蟑螂每隔一個星期左右便可產卵一次,它每次產卵數最高可達50多粒。照此類推那一年下來,一隻雌性蟑螂所繁殖的小蟑螂,最多可達10萬餘只。
三、體小,易隱藏,且都晚上活動,難捕殺
在我國各居民家中經常出現的蟑螂為「德國小蠊」,屬於外來物種,且其長度只有大約12毫米左右。這小傢伙可真謂是「上天下海,無所不能。」無事兒時就喜歡在家裡到處爬,在水裡遊一遊什麼的,在遇到危險時,也可以展開翅膀迅速飛開。而且它們所居住的環境不止狹、暗,而且極為隱蔽。
蟑螂的活動時間跟人的作息規律相對比,那便只能得出以下四個字的結論——截然相反。以德國小蠊為例,它一般從每天晚上的7點左右開始活動,其後的9點到11點便是它們活動的一個高峰期,而後凌晨的2點,也是其活動的一個小高峰期,隨後直至4點左右開始停止活動。不得不說,蟑螂可真是個十足的夜貓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蟑螂之所以被稱為打不死的小強,除了其生命力極強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特別強,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關注關注,我們明天見。
喜歡?賞一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