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COP15)將在雲南昆明舉辦,為迎接COP15大會,11月30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在昆明正式啟動。
據介紹,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11月30日到12月6日舉辦,活動內容包括「多樣世界·美麗中國·相約春城」為主題的大型生態交響音樂會;舉行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情況暨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雲南藝術家生物多樣性主題創作活動開筆禮;以及通過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保護生物多樣性音樂、攝影和視覺藝術徵集,多媒體影像聯展,多場COP15大會核心影像宣傳片的雲發布;推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開放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開放日等23項精彩紛呈的活動。宣傳周的舉辦,標誌著雲南省、昆明市迎接COP15大會的宣傳工作將全面展開,向世界充分展現我國在生物多樣性領域的影響力,讓世界了解雲南,讓雲南走向世界。
COP15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的簡稱。《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2年6月籤署,目前共有締約方196個,是聯合國地球生物資源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公約之一。締約方大會作為《公約》的最高議事和決策機構,COP15主題為:「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COP15將確定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2021到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願景,也因此備受國際社會期待。
雲南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地理環境、高度密集的自然景觀類型和從熱帶谷地到高山寒帶完整的生態系統系列,保存有許多珍稀、特有或古老的類群,是全球34個物種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
多年來,雲南省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頒布施行了《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特別是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是雲南在全國率先出臺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截至目前,雲南林業主要指標中,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森林蓄積等3項指標均位居全國第2位,生物多樣性相關指標居全國第1位。在動物資源方面,雲南有脊椎動物2242種,佔全國的51.4%;在植物資源方面,雲南植被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居全國首位,雲南全省已知高能植物19365種(包括亞變種),佔全國的50.2%。雲南在中國乃至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中都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公認的生物多樣性重要類群分布最為集中、具有全球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COP15落地昆明,正是對雲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充分肯定。(總臺央視記者 李常明)
(編輯 趙汗青)
【來源:央視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