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樹可以說是人類的「忠實」朋友了!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及日常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松樹是世界性的樹種,它生長快,分布廣,從赤道到北極圈,從海平面到海拔4000米高的山地,幾乎所有國家都有松樹生長。
松松樹適應環境的能力極強,幾乎強於世界上所有森林樹種。地球上除了不毛沙漠缺水、凍土苔原溫度太低和鹽漬土地帶之外,幾乎所有森林土壤類型都生長著松樹。
松樹對人類有著獨特的價值,其根、莖、葉、松花粉,都被人類挖掘利用,松花粉的營養價值,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我國地域遼闊,地形複雜,既有雄偉的高山和廣闊的高原,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和巨大的盆地,故土壤類型眾多,土壤資源豐富,在空間分布上既有水平地帶分布,也有垂直地帶分布。但從其適生特性上看,如果能滿足一定的條件,則更有利於松樹的快速健康生長,我們以國內分布最廣的馬尾松為例:
(1)溫度
馬尾松是喜光的強陽性樹種,要求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在分布區內年平均氣溫為13~22℃,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在高海拔地區,由於低溫、風大,是馬尾松垂直分布上限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下。
(2)水分
馬尾松耐乾旱的特點,表現在其更細有很強的向水性,並有菌根以擴大其吸收面。生長在乾旱圖層中的馬尾松,其根系伸向深處吸收水分,形成強大的垂直根系。當主根根斷收到機械損傷或下扎因石塊而受阻時,會萌發2~3條新根代替原來的垂直根系,繼續下扎深入土層中。相反,如地下水位高時,為避免過多水分,其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層,形成發達的水平根系。
(3)光照
馬尾松因多生長在丘陵及低山地帶,受光照不同,生長也有差異,為與南坡的生長最好,北坡的最差。幼樹時,稍耐陰,能在雜草叢中茁壯的長出來。初期生長緩慢,3年以後,穿過雜草,逐漸鬱閉成林,故有「三年不見樹,五年不見人」之說。在適生條件較好的地區,馬尾松樹可達40米,胸徑達1米。
美麗富饒的膠東半島、山明水鏡的千島湖、四季如春、層巒疊嶂的雲南大理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有松樹基地。這些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地理氣候賦予了當地松花粉獨具特色、純淨天然、營養全面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