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於2016年在貴州建成,「天眼」是一臺功能強大的射電望遠鏡,是我國1994年提出的構想,耗時22年才終於在我國專家的辛勤付出下建成。作為世界上最大、最敏感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力,綜合性能十倍於阿雷西博。
那中國的天眼到底有多牛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就算你在月球上悄悄說話,天眼也能聽得一清二楚!
那麼,中國的天眼究竟有多大呢?舉例來說,即使你在月亮上悄悄的說話,天眼也能聽得一清二楚!在中國,天眼口徑500米,反射面積大約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不同的天線接收可見光以外的電磁波,然後再通過先進的科技和設備將其轉換成圖像,以觀察遙遠的太空。
截止2018年9月12日,中國天眼已經發現59個高質量脈衝星候選,其中44個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2019年6月26日,《科技日報》報導,中國天眼發現了一個星體,它包含了以前觀測到的一顆脈衝星的所有輻射現象,編號是J1926-0652。
中國天眼最大的作用當然是探索外星人的存在,據科學報導,阿里雲將為中國「天眼」 FAST提供新技術,這項技術的擴展可以接收137億光年以外的神秘信號,觀測範圍可以到達宇宙的邊緣,網友們紛紛表示:這下厲害了,外星人無處藏身。
但同時,霍金也一直警告我們,不要去回復未知的信號,因為那很有可能就是外星人發來的,這樣一來,外星人就能通過中國的天眼發現地球,地球也將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毀滅,因此包括霍金在內的很多科學家,也勸告中國關掉天眼。
關於中國天眼的探測,在2017年的時候,中科院邀請過《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近距離觀察天眼,劉慈欣因為科學小說《三體》爆紅,是世界公認的科幻小說作家,所有從一些層面上講,劉慈欣對中國科幻有很大的發言權力。
此外,劉慈欣在《三體》的結尾也寫到:「也許再過10000年,人類所注視的星空仍然是寂靜廣袤,但明天當我們醒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地球軌道上停著一艘體積巨大的月球太空飛行器。
中科院和劉慈欣在這個問題上的探討,同樣是關於天眼和外星信號。CAS向劉慈欣提出了三個問題,其中之一令人深思:如果地球外文明在耗盡大量能量後,會散射出觀測到的紅外線,那麼地球上的天文設備24小時都在掃描,為什麼沒有觀測到任何發現?
劉慈欣的回答是:如果沒監測到信號,那就證明著「沉默狩獵者」非常懂得隱藏,如果對方這麼厲害,很有可能就是敵人!地球就會處於極度的危險中。
所以劉慈欣也建議,我們的天眼永遠不會暴露地球的坐標,在這個問題上,劉慈欣和霍金有同樣的憂慮。當然劉慈欣自己也說過,他只是個科幻作家,和科學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看過《三體》的人都說,看了《三體》,其他科幻小說就看不下去了!
三體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呢?看完《三體1》後,歐巴馬給劉慈欣發了一封郵件,要他發續集,但是因為劉慈欣認為這是一場惡作劇,沒理,於是歐巴馬就利用白宮的力量,通過中國外交部聯繫了劉慈欣。
到了中國,歐巴馬必須和劉慈欣見面。歐巴馬一看到他,就急忙問他有什麼新作品,劉慈欣給了他《地球漫遊》的英文版。
其實,喜歡劉慈欣,喜歡《三體》的,不只歐巴馬,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也是非常喜歡的。中國有這樣的優秀的科幻作品,真的是中國的驕傲。
《三體》到底寫了什麼?能有這麼大的魅力
故事大概講述的是地球人與身處四光年外科技遠遠發達於地球文明的三體人的生存抗爭,被三體世界逼至絕境的地球文明不得不採取極端措施與對方同歸於盡。
故事如此龐大閱讀起來卻絲毫不會感到枯燥無趣,劉慈欣總在適當的地方展示給讀者新奇的東西。
之前就有朋友給我推薦過三體,之前沒有在意,但就是這幾天,我開始沉迷其中。
霍金曾說過一句話「如果真的有外星人,那他們對地球肯定是有惡意的!」
三體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誰先暴露位置,誰就是最危險的,和外星人的對決中,我們地球若是先暴露了位置,就意味著即將遭遇危險!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歐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劉慈欣在故事中不斷鋪墊,最後來了個大翻轉!對於很多科幻迷來說,《三體》是不得不讀的!
正版《三體》,一本才38塊錢,想看的朋友,點擊下圖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