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兩節我們介紹了三和弦。本節介紹另一類和弦——七和弦。什麼樣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它分為哪幾種、又可以形成哪些轉位呢?
1.什麼叫做七和弦?
在學習三和弦定義的時候我們說「可以按照三度音程關係疊置起來的三個音所構成的和弦,叫做三和弦。」現在,我們要在三和弦的基礎上,再向上疊加一個三度音——
定義:可以按照三度音程關係疊置起來的四個音所構成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因為這樣的和弦七音與根音之間是七度音程關係,七和弦就由此得名。如下圖:
思考:由1(do)、2(re)、4(fa)、6(la)這四個音能否構成七和弦?
答:能。因為這四個音可以按照三度音程關係疊置成2(re)、4(fa)、6(la)、i(do)。其中2(re)是這個七和弦的根音,4(fa)、6(la)、i(do)依次是和弦的三音、五音、七音。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按照1(do)、2(re)、4(fa)、6(la)的順序疊置,它也是七和弦,屬於七和弦的一種轉位形式。
2.七和弦有哪幾種?怎樣命名?
仔細觀察上圖可以發現:七和弦可以看成是在某種三和弦的基礎上加上再疊置一個根音的七度音而形成旳。所以,可以根據三和弦的名稱以及「七度音程的屬性」來對七和弦進行分類(命名)。例如:如果七和弦中的根音、三音、五音構成了大三和弦,而根音到七音為小七度時,則這種結構的七和弦就叫「大三小七和弦」(簡稱大小七和弦)。詳見下圖:
上圖所列的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簡稱小七和弦)、減小七和弦(也叫半減七和弦)、減減七和弦(簡稱減七和弦)是七和弦中較為常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增大七和弦,大大七和弦,小大七和弦等不常用的七和弦,這裡不再舉例了。
提示:由於所有七和弦中都含有不協和的音程,因此,所有的七和弦都是不協和和弦,使用起來沒有三和弦廣泛。
3.七和弦的轉位
七和弦的原位和弦由四個音按照三度音程關係依次疊加而構成。除此之外,當以七和弦的三音、五音或七音為和弦的低音時,就分別構成了七和弦的三個轉位和弦。分別是:
以七和弦的三音為低音的和弦——七和弦的第一轉位,也叫五六和弦(因為這時低音與七度音、低音與根音分別為五度、六度);
以七和弦的五音為低音的和弦——七和弦的第二轉位,也叫三四和弦(因為這時低音與七度音、低音與根音分別為三度、四度);
以七和弦的七音為低音的和弦——七和弦的第三轉位,也叫二和弦(因為低音與根音為二度)。
在五線譜中,轉位和弦的轉位標記用阿拉伯數字表示,沒有轉位標記的為原位和弦。詳見下圖:
4.做練習—— 見下圖:以譜表上所給的音符為七和弦的三音,構建小小七和弦(即小三小七和弦),再寫出這個和弦的第一轉位和弦並加上轉位標記。
解題思路提示:①因為要構建小三小七和弦,所以應根據題意,以所給音符(C調的sol)為七和弦的三音,在sol的下面寫出根音(mi)、在sol的上面寫出五音si,先構成一個小三和弦;
②繼續在si的上面寫出七音re,檢查根音到七音的音程是否為小七度(是否需要加變音記號),若為小七度,則構成了小三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
③按照七和弦第一轉位定義(以三音為低音,將根音轉到和弦的最上方),檢查轉位後的和弦,看低音與七度音、低音與根音是否分別為五度、六度關係,若無誤,則該七和弦的第一轉位構建完成,用阿拉伯數字寫出轉位標記。(對照答案逐條理解,看懂了,其它的就都懂了。)
就到這裡吧~~
相關連結:
樂理·和弦(2)三和弦的轉位-如何判定三和弦的根音和低音?
樂理·和弦(1)先來學習一種最重要的和弦——三和弦
樂理·音程(5)什麼叫音程的轉位?轉位前後音程名稱怎樣變化?
樂理·音程(4)增、減音程;單、複音程;協和與不協和音程
樂理·音程(3)什麼叫自然音程?它與基本音程有何區別?做練習!
溫馨提示:關注本號(點擊文章標題下面右側的「關注」按鈕),可自動獲得本號的全部文章連結。包括輕鬆識簡譜系列共30講、巧識五線譜系列共16講、樂理系列(已有「樂理·節奏」部分3講、「樂理·音程」部分5講)、幼兒學拼音系列共20講、幼兒數學輔導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