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
青田有了第一座光伏電站
在2020年的尾巴
青田又一個光伏發電項目正式併網發電
總投資1.68億元
年均發電量3863.5萬千瓦時
正式併網發電
「35千伏孵高3776線全線架通,並驗收合格,施工人員已撤離現場,線路一次定相正確,絕緣電阻合格,線路參數已測試,線路具備啟動條件。」12月24日15時,隨著35千伏孵高3776線送電成功,標誌著東源鎮、萬山鄉35兆瓦複合利用光伏發電項目成功併網發電。
項目分三個區域
東源鎮、萬山鄉35兆瓦光伏項目是中能建(青田)新能源有限公司在浙江省投資的首個項目,也是2020年度中能建集團在全國投資的首個併網光伏項目,項目總投資1.68億元,佔地面積1060畝,本期裝機規模為35兆瓦,年均預估發電量為3863.5萬千瓦時。
該項目的光伏場址共分為三個區域,分別位於東源鎮平橋村馱龍自然村、平溪村駝坑自然村和萬山鄉烏泥塘村,並在東源鎮平橋村北側新建35kV孵龍開關站,以1回35kV線路送往附近110kV高湖變電站。
站在平橋村馱龍自然村
東北側山頂向四周望去
山坡上整齊劃一地安裝著光伏板
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農光互補」一舉兩得
華東電力設計院副總經理陸川:「光伏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我們也是經過很長時間的實地調研,發現這裡的山形地勢以及光照條件非常適合開展光伏項目。」
此次建設的光伏電站最大的特點是採用「農光互補」的模式,在利用太陽能板發電的同時還可利用板間和板下的土地空間種植植物。
為此,本工程光伏組件採用445Wp雙玻雙面單晶矽組件,光伏組件最低點離地高度為2.2m,確保農作物種植條件,這樣一來,同一塊地既可以實現發電,又可以進行農業生產,一舉兩得。
盤活土地增收致富
此外,該項目還盤活了土地資源,為附近的村民增加收益。
中電工程開發建設公司總經理孫小兵:「在建設時期就需要大量的工人,建成後,每年也需要大量工人除草,防止光伏板下雜草太多,影響光伏發電。村民不僅可以得到土地流轉費,還有務工薪酬等多重收入。」
項目全容量併網後,提供的清潔能源每年可以減少標準煤耗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萬噸,相當於浙江地區2.1萬畝(14平方公裡)森林的碳匯量。下階段,他們將按照這個模式,在青田其他區域加大投資力度。
期待未來在青田看到
更多的光伏項目布局~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