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廣東省終於公布中小學返校開學的時間了。
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畢業班年級的學生返校上課,5月11日後,各地根據疫情分期、分批、錯峰安排中小學其他年級的學生返校。
為了慶祝廣東省返校開學時間的確定,以及為各位同學或家長暑假(雖然暑假可能會有所縮短,但小長假總會有的)研學提供一些參考,今天木木老師JY就來介紹一個研學或遊覽的好去處——海陵島。
這裡主要講以下四個內容:
1.海陵島概況;
2.海陵島的主要景點;
3.海陵島自助遊小攻略;
4.海陵島研學小問題。
01海陵島概況
海陵島位於陽江市西南沿海,離陽江高鐵站的直線距離約19千米。海陵島東西最寬約23千米,南北最寬約9千米,主島面積約105平方千米,為廣東第四大海島。
海陵島設有海陵、閘坡兩個鎮,戶籍人口約9.8萬人。
02景點簡介
海陵島的主要研學或遊覽景點有大角灣風景區、十裡銀灘、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馬尾島和紅樹林溼地公園等等。
這裡主要來介紹大角灣風景區和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1.大角灣風景區
大角灣風景區位於海陵島的西南端,它包括大角灣海濱浴場和海上樂園兩個部分。
大角灣沙灘面積大,海水清澈,海灘平緩,細沙為主。
《鄉土地理》大角灣風景區的正門大道及海螺雕塑——為什麼要以海螺作為這裡的地理標誌?(海陵島舊名為螺島,因為以前這裡的地形像一隻橫著的海螺殼。後來,隨著自然地理環境變化,海陵漸漸從海上浮起來,變成了「海中丘陵」,這才叫做海陵島)
《高中地理必修Ⅰ》大角灣平坦開闊、砂質細膩的海灘——這是什麼地質作用下形成的?(沉積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Ⅰ》大角灣一條匯入海洋的小溪流——小溪流對兩岸有什麼地質作用?(侵蝕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Ⅰ》大氣運動——海陸風的方向有什麼規律?(白天海風,夜間陸風)
《海洋地理》講的海水運動之一——這種海水運動形式叫什麼?(波浪)
《海洋地理》海水的運動——這波浪形成的驅動力是什麼?(風力)
《海洋地理》講的海洋開發——這屬於海洋哪方面的開發?(海洋旅遊資源)
2.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於海陵島的十裡銀灘景區內,它以「南海1號」宋代古沉船保護、開發與研究為主題,展現了出水文物及水下考古的發掘過程,是世界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
館內放置著一艘千年不腐的海底古沉船——「南海一號」,以及從古沉船打撈出的10多萬件瓷器、金器、玉器等。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正門——《高中地理必修Ⅰ》分析該博物館正門為什麼要東南朝向?(向陽,冬季採光好;向海灘,風景好;向海洋,視野開闊)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正門前面的十裡銀灘——《高中地理必修Ⅰ》該海灘的沙子是怎樣來的?(海水搬運、沉積)
館內「南海一號」對出水文物的介紹:金銀器——《高中地理必修Ⅱ》古代有色金屬冶煉屬於什麼指向型的工業?(技術指向型)
館內「南海一號」對出水文物的介紹:銅錢——《高中地理必修Ⅱ》現代有色金屬冶煉屬於什麼指向型的工業?(動力指向型)。
館內展品:硃砂——《高中地理必修Ⅰ》硃砂屬於哪類礦物(金屬或非金屬)?(非金屬)
館內展品:試金石——《高中地理必修Ⅰ》試金石的礦物名稱叫碧玄巖(屬玄武巖),它屬於三大類巖石中的哪一類?(巖漿巖)
館內圖片介紹:南海一號文物出水清理環節——《高中地理必修Ⅰ》文物上沾滿了淤泥,這屬於什麼地質作用?(沉積作用)
館內模擬情景:「南海一號」的打撈過程——《海洋地理》海底打撈要克服哪些困難?(陰暗、高壓、缺氧、暗流)
館內呈放的「南海一號」:古船實物——《高中地理必修Ⅰ》古船要浸泡在海水中來保護,為什麼?(防止氧化和風化)
館外仿製的「南海一號」——《高中地理必修Ⅱ》常見的主要運輸方式有哪些?(公路、鐵路、海運、空運和管道運輸)
03海陵島自助遊小攻略
1.季節:海陵島的緯度是21.62°N,屬於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2.3°С,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都是適合旅遊的;不過,夏秋季節去最好,可以下海遊泳。
2.交通:自駕遊的話,導航陽江市海陵島即可。乘坐公交車的話,可以參考以下線路:
如果從陽江高鐵站出發,選用最短時間方案的話,可以乘坐31路公交車直達;如果選少步行方案的話,可乘29路 → zp線麻禮方向(或zp線下朗方向)。
3.吃住:自駕遊的話,可以在島上住,也可以回陽江市區住,距離不算遠;如果乘坐公交車去的話,建議住在島上。島上除了有各種酒店,還有民宿可供選擇。
4.門票:上島是不用門票的,部分海灘下海遊泳也是免費的,大角灣海灘要門票,約40-50元。
04南澳島研學小問題
1.大角灣的沙灘面積很大,在海水漲潮時到不了的地方也有沙灘,這沙子是怎麼來的?
2.打撈出來的「南海一號」古沉船是怎樣保護的?
3.與公路運輸相比,水運有什麼優缺點?
歡迎留言討論!
註: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如需複製使用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