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布希爾核電站。圖片來源:中新網
5月8日,伊朗總統魯哈尼宣布,為了回應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即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以下簡稱JCPOA)並對伊朗施加制裁的行為,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協議部分條款,不再對外出售重水和濃縮鈾。魯哈尼稱,伊朗希望在60天內與五國就協議中的伊朗權益問題進行談判,如果訴求得不到滿足,伊朗將重新啟動高豐度濃縮鈾活動。
根據2015年籤訂的JCPOA相關條款,伊朗可以保留6000餘臺離心機生產豐度最高位3.67%的濃縮鈾,但其境內的濃縮鈾儲量不得超過300千克。同時,JCPOA相關條款要求伊朗停止位於阿拉克的重水反應堆建設,協議其他籤署方將協助伊朗將這一反應堆改建為輕水反應堆。在改造期間,伊朗最多允許持有130噸重水,改造完成後,配額降低至90噸。自協議開始執行以來,伊朗就在通過阿曼對外出售重水,由於重水是核電站、半導體及核磁領域乃至核武器製造過程中的重要原料,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核國家都從伊朗購買了重水。
一直以來,伊朗方面嚴格履行全面協議義務。然而,美國政府在5月4日宣布終止對伊朗這兩項交易的制裁豁免。可以說,美國的這一行為,與此前威脅對那些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實施制裁一樣,都是利用其霸權地位,借國內法在國際上推行強權政治,對其他國家的貿易實施「長臂管轄」。這是一種赤裸裸的單邊主義行為。
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激活JCPOA第26條與第36條規定,以美國制裁伊朗違反協議在先,宣布暫停履行涉及濃縮鈾與重水的條款,既是對美國行動的強硬回擊,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其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質意義。
同時,對伊朗而言,60天後如果無法與除美國外的其他協議籤署方達成足以保護伊朗利益的協議,其下一步動作可能是重啟高豐度鈾濃縮活動及重啟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建設。而此時停止濃縮鈾和重水出口,很可能也是為了應對不時之需。(海外網評論員 聶舒翼)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