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英國大學出現了「學位膨脹」的現象,很多英國大學都受到了教育部的警告,因為它們給學生發放了越來越多的一等學位。
不過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大學校長委員會Universities UK(UUK)發布了一份報告,商定通過了多項規則,以解決近些年來高校的學位等級「注水」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學位等級制度?
對於準備去英國留學的同學們來說,提前了解英國的學位劃分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在國內讀大學,只要不掛科、沒違紀,一般都可以順利拿到學位證。國內的學位證上,除了名字、專業不同,其他的東西都一樣,也不會在學位證上特別標註你的成績。
但在英國,你能拿到什麼樣的學位,要看你的成績。大學學位會按照不同成績劃分為幾個等級:
本科:
一等學位(First):70分以上
二等一學位(2.1):60~69分
二等二學位(2.2):50~59分
三等學位:40~49分
研究生:
Distinction:卓越
Merit:優秀
Pass:通過
學校劃分的這幾個等級也會寫在你的學位證上。當然不同院校學位等級的成績標準有所不同,你想英國留學過程中,是天天划水、門門及格混到畢業,還是爆肝苦讀、認真對待作業和考試,全都會體現在拿到的學位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拿到更高的學位等級,也是對投入的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肯定。
學位等級有多重要呢?
首先,如果想申請英國的碩士/博士,學校一般會對學位等級有所要求。 英國名校的碩士,一般會要求申請者至少拿到本科2:1學位;而英國博士,基本都只接受Merit及以上的碩士申請者。 而如果想留在英國工作,一個更高等級的學位也能讓你在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據統計,英國超過65%的公司會將2:1學位作為最低招聘要求。而一些比較知名、前景廣闊的大公司,部分崗位甚至只接受一等學位的畢業生……
不過,如果你選擇回國求職的話,學位等級或許就沒有那麼的重要了。國內公司一般更關心學校排名、專業排名以及實習經歷,當然,如果你有名校的First/Distinction學位,也是一個不錯的加分項!因此, 如果你打算回國就業,好的學位等級只是錦上添花; 但如果打算留在英國,不管是深造還是工作,學位等級都非常重要,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努力獲得較高等級的學位。
該新規會給學生帶來哪些影響?
近年來,英國大學授予一等學位的比例正在不斷上升。根據每日郵報的數據,過去五年間,幾乎所有英國院校的一等學位比例都在增長。其中25所學校2018/19學年中,有至少33%的學生獲得了一等學位。
學位等級虛高帶來的是學術聲譽受損。一些學術聲譽不高的學校,為了挽回學生,往往會降低學位要求,讓學生更輕易獲得更高等級的學位,形成了惡性循環。
而現在,英國大學終於下定決心,要治理這一亂象,並制定了一系列規則,包括:
固定計算GPA的方法:
有些大學現在有多種計算方法,學生可以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計算方法。
如果核心課程或最後一年的課程成績較差,不允許對這些課程的權重進行調整。
給學位等級的靈活度設限:
如設置2%的調度空間,即,按正常標準,成績超過70可授予一等學位,但成績為68-70的學生,學校也會綜合考慮是否授予一等學位,但67.99的學生就不能放進考慮範圍內。可以看到的是,如果遵照新規則,分數需要嚴格按照固定的計算方式,並且授予彈性也會降低,曾經可以鑽的「空子」都沒有了,無形中提高了拿高等學位的難度。 其實在去年,英國教育部部長Damian Hinds就指出:大學必須控制所發出的高等學位數量,必須要在規定的配額內發放合理的學位數量,否則將罰款年收入2%,罰款上限可達50萬英鎊。
在最新的政策和規定下,獲得英國學位的難度雖然增加,但是可以預見的是,英國學歷的含金量也將因此大幅提高!總體來說,這項政策旨在為勤奮刻苦的優秀留學生創造更加公平的學習環境,儘量杜絕渾水摸魚的現象,同時也是對英國大學學術形象的挽回。只要小夥伴勤奮刻苦,堅持學習,拿到高含金量的一等學位肯定不在話下。
祝願大家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滿意的成績!
如有任何留學問題,歡迎隨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