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帶小勳看了他心心念念的《瘋狂原始人2》,果然沒有令我們失望,整個觀影過程都非常歡樂、輕鬆。
雖然主題有點俗套:關於家庭和愛情、自由和探索、以及各種新舊觀念之間的價值觀衝突。但卻不得不承認,它是一部適合帶孩子觀看的好電影。
不過,我今天要講的不是《瘋狂原始人2》裡的劇情衝突,以及觀後感,而是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
劇中的文明人蓋一家,也就是我們的祖先——智人,而洞穴人咕嚕家族則是尼安德特人。
接下來我來講講,關於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故事,智人和洞穴人——尼安德特人在真實歷史中真的有可能像電影中那樣相親相愛,並且生下後代嗎?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是肯定的,那麼蓋和小伊生下的小寶寶會有怎樣的特徵呢?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倫敦大學藥理學博士、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教授——盧克·奧尼爾在他著作的書《讓猴子敲出莎士比亞全集》裡就講到過智人和洞穴人的故事。
你一定會奇怪,聰明、帥氣(相對於尼安德特人來說)的智人祖先,為什麼會願意和大猩猩模樣的尼安德特人交歡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人類的起源。
現在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現代人類的祖先起源與距今至少20萬年前的非洲大陸上,在4.5萬年前去到歐洲,在約1萬年前到達今天的愛爾蘭。
科學家將人類的DNA序列和黑猩猩、倭黑猩猩的DNA序列進行對比,發現三者的DNA相似度高達95%。所以說在200萬年前,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的樣子看起來像黑猩猩。在他們的後代中,有的是人類的祖先,有的則是黑猩猩的祖先。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5%的DNA序列差異便日益凸顯出來。
因此,這5%的序列差別,導致現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會運用大腦進行複雜活動的是我們,而不是黑猩猩。至於這5%的什麼序列導致了這種差別,現在還不得而知。
總而言之,這5%的差別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之一。
人類和黑猩猩最大的區別應該就是:創造力和解放雙手。
創造力讓我們學會使用各種新奇有趣的工具、學會使用火、學會儲存食物。擁有這些能力可以讓人類在自然中得到更多的生存機會。
解放雙手可以讓我們的雙手去做更多的事,比如:更敏捷地觀察 環境、更高效地捕獵、更豐富的社交活動。
看到這裡,你一定想到了《瘋狂原始人1》的劇情,蓋第一次遇到咕嚕家族目瞪口呆的樣子。咕嚕家族沒有見過火、四腳著地奔跑捕獵、不會使用工具、抓到獵物就一次吃乾淨……
但你一定不知道,咕嚕家族——尼安德特人和蓋——智人,其實來自同一個祖先。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人類的遷徙了
在60萬年前,智人和尼安德特人擁有同一個祖先。那位共同的祖先後代中,其中出現了一支類似高考狀元的聰明孩子,而另一支尼安德特人雖然腦力上不如人類(有更新的研究發現正在挑戰這一觀點),不過他們仍然人丁興旺。
有科學家認為,當時在歐洲生活的尼安德特人數量一度達到了上百萬人,但遇到智人後,他們在不到5000年的時間裡全部滅亡了。
那麼,在非洲生活得好好的智人祖先怎麼會想到遠走他鄉,並且還剝奪了尼安德特人的地盤呢?
有科學家認為是因為當時非洲人滿為患,不得不出走;也有科學家認為是一次意外——一個部落不小心流浪到了中東地區,結果回不去了。
證據顯示,其實只有一小部分人進行了這場旅行,我們現在所有的歐洲人、亞洲人和美洲人,都是這群勇士的后羿。
我們的祖先離開非洲後,開始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代——農耕時代。也許是因為中東地區的土壤適合農耕、也許是某個祖先不小心把植物種子灑落在地上,總之,我們的祖先就是從非洲出走後發現了農業。
不過,有科學家認為農耕是一切苦難的開始:
1、這是一份重體力活,為了食物不得不起早貪黑地勞作
2、因傳染病而病亡,細菌和病毒更容易在疲憊的身體上傳播,馴養的牲畜也會成為傳染源
3、社會變得更不平等,開始有了等級制度——有產者和無產者
不過認為我這個觀點見仁見智 ,農耕社會到底是進步還是人間煉獄,各自心裡評判吧。
但是說到生病受傷,我想到了《瘋狂原始人2》裡現代人的女兒曉曉,她在一次瘋狂外出後,手被咬,然後腫成了包子,在曉曉父母看來,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但是尼安德特人小伊卻滿不在乎,她身上有無數的傷口,每一個傷口都是一次勇者的證明。
重要的是,受過那麼多傷、吃生肉的尼安德特人好像真的不矯情,再惡劣的環境,他們也能生活得很好。
反觀現代人家族,小心翼翼地生活在「伊甸園」裡,裡面有吃不完的美食,有舒服的床,有各種洞穴人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奇工具,可是免疫力卻不如洞穴人。
這是咕嚕家族和現代人家族的第一次碰撞,蓋和小伊的愛情在各種新舊價值觀的糾紛中,也有了新的起點。
這些事情在歷史中還真是真實發生過的: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相愛,然後交合、生子。
最後,我們來看看兩個物種相親相愛之後,對我們現代人類的基因影響
這一節,我們可以看作是《瘋狂原始人2》的後傳,也就是蓋和小伊的故事後續。
我們想像一下,蓋和小伊離開溫暖、美麗的家鄉後,來到一片新的土地。蓋依靠著聰明才智,以及從父母身上學來的耕種知識,很快便開拓了自己的家園。
並且有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寶寶。
那麼這個擁有尼安德特人基因和智人基因的寶寶,會有怎樣的身體特質呢?
1、這個寶寶的皮膚會比爸爸更白。尼安德特人身上掌握著淺色皮膚色素沉著的配方。因為人類在出走非洲時,仍是深膚色,而尼安德特人身上有白皮膚的DNA。
淺膚色讓人類在日照較弱的北半球得到更大的生存優勢,因為淺膚色可以最大限度吸收陽光,合成人所需的維生素D,這對人類骨骼尤其重要。
2、這個寶寶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和克羅恩病。這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生活方式、日常飲食等方面的差異造成的。再加上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作祟,所以患上這類疾病的風險會更高。
3、如果那會有煙的話,那麼這個寶寶更容易吸菸上癮,也就是尼古丁成癮。這個基因來自尼安德特人,當然,在當時來說,這個基因有其他的功能:能夠喚起我們的對某種對生存有關鍵意義的食物的渴求。
這是一種能夠幫助我們增加皮膚、毛髮和指甲的韌度的纖維蛋白,被稱為「角蛋白」,角蛋白也許也為我們提供了抵禦寒冷的加厚隔熱層。
4、這個寶寶也許更能言善辯。影響這個基因叫做「FOXP2」,科學家認為它賦予了我們發出複雜聲音的能力,使我們擁有更優越的語言能力。
這個基因是智人有,而尼安德特人沒有的。由於尼安德特人缺少這種基因,因此他們的發聲技能很可能受到限制。
所以,蓋和小伊的寶寶,一定比媽媽口才好。還記得小伊因為蓋說自己是野蠻人而生氣的情節嗎?這樣的爭吵在真實歷史中,也許真的會發生哦,畢竟尼安德特人的形象一直是:強壯,但少言寡語。
5、這個寶寶抵抗力很好。這個強壯的基因來自媽媽,毋庸置疑。尼安德特人進化出此類基因,大概是因為歐洲更為嚴峻的生存環境,並且傷害事件發生得更普遍,傷口被感染的可能性也更大。
這一點從小伊身上的各種傷口,也能看出來。
所以,尼安德特人擁有較強的免疫系統功能,並將這種功能傳給了我們。
幾萬年前的事情,雖然有很多還有待發掘,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我們的DNA中有1.8%來自尼安德特人,有些人也許更多……
在看《讓猴子敲出莎士比亞全集》書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瘋狂原始人》這個動畫片的歷史背景。今天看完書之後,覺得好有意思,也增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知識。
比如:為什麼我們會笑?為什麼人類喜歡聽音樂?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同性?什麼樣的男性更容易出軌?機器人是拯救人類還是奴役人類?人類會滅絕嗎?
當然,我現在想得最多的是,我的體內有多少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呢?我是小伊和蓋的後代的可能性有多大?非常有意思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