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某衛視5月5日舉辦的一場盛
典晚會,劉敏濤老師因為與韓雪、萬茜合作的一首《紅色高跟鞋》,當之無愧成為晚會的亮點,並迅速霸佔微博熱搜,穩坐整場晚會C位。
沒看這場晚會和相關新聞的小夥伴肯定會認為:
劉敏濤老師唱歌這麼好嗎?
少年郎,你還是太年輕啊!
作為實力派演員,怎麼能靠嗓子爆紅呢?我們劉老師是靠著表情管理狠狠的衝擊了
觀眾的眼球,讓我們趕快領略一下濤姐的風採!
光是表情還感受不到濤姐的魅力,再來看看動圖:
然而劉敏濤老師對於網友們的玩笑也僅僅是簡單的一句話一笑置之:
我們在笑談這次新聞的時候也不禁思考,這種率直真我的性格固然討喜,可是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這個社會中為人處世,應該做一個表情管理者圓滑一些,還是保持自我個性而不被磨平稜角?
秉行圓滑之道的人
在社會關係中可能如魚得水,走到哪裡都能很快融入人群,朋友也遍地都是。在群體中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好感,而且很少會有人說你的不好。
但是當自己一個人獨處時,面對這樣的自己是否又會感到孤獨?為了迎合其他人,自己一直更換著臉上的面具與別人相處,卻漸漸遺忘了自己真實的面孔。
堅持保持自我的人
內心雖因為一直堅持著自己特有的行為原則而具有強烈的自我存在感,但可能會因為這份獨特而與所在的集體格格不入,甚至會被他人排擠、孤立。 所以只秉行圓滑的人會感到內心的孤獨,僅堅持自我的人會感到外在的孤獨。 其實「處事圓滑」和「堅持自我」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但我們是否想過,這兩面都存在於硬幣之上,並不要求我們非要選擇一面,而我們就是具有著兩面的一枚枚「硬幣」,要做的就是把握好這兩種方式之間的「度」。所以這二者並不矛盾,我們做人既要圓滑,又要堅持自我。 處事圓滑並不是牆頭草,人云亦云,溜須拍馬,而是在與他人相處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讓他人感到舒適,做到於人快樂,於己方便,這是一種於人於己都可以做到兩全其美的方式。這樣的「處事圓滑」正包含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中庸之道。
堅持自我也不代表不顧他人感受,只按自己方式辦事,而是學會換位思考,在不觸碰他人底線的前提下堅持自己。只要做到不傷害他人,或不給他人造成不適,我們還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該拒絕的時候拒絕,該爭取的時候爭取。
涉世淺,點染亦淺;
歷世深,機械亦深。
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
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洪應明《菜根譚》(明)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李康《運命論》(三國魏)
所以,希望大家都可以在為人處世中掌握好「圓滑世故」和「堅持自我」之間的度,說話辦事前做到換位思考,考慮自己的方式是否會給他人造成不便,學會以退為進,就像我們今天的C位——劉敏濤老師,雖然被廣大網友開玩笑「表情管理失敗」,也能做到堅持自我的同時而一笑置之,成為一位堅持自我的「表情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