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色因是什麼?
玻色因(Pro-Xylane),這個帶有古希臘神話色彩的名字,是歐家為了申請專利取的一個商品名。從化學結構來講,是一個C-糖苷,INCI名是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
這個糖苷是上個世紀末歐家科學家發現的一種從木糖衍生而來的糖蛋白混合物。由於木糖大量存在於山毛櫸樹中,且具有促進葡糖氨基葡聚糖即粘多糖(GAGs)生成的能力。作為從山毛櫸樹提取出來的玻色因,其作用與木糖有著相似的地方。
而歐萊雅也對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通過化學合成的方法拿到了產物並進行了結構確證[1]。
而且,歐萊雅公司也通過法國專利和WO專利對這個化合物進行了專利保護。
作用
皮膚做為人體的最外層屏障,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皮和真皮都會產生一些明顯的變化。
♥ 角細胞代謝速度慢
♥ 細胞間脂質減少,表皮變薄
♥ 細胞外基質ECM(膠原蛋白、彈性蛋白、透明質酸和蛋白聚糖等)減少。
玻色因作為歐萊雅的獨門護膚利器,其業務能力自然非常出色的,在公開的文獻資料中,有大量的實驗室數據可以佐證,玻色因可以促進糖胺聚糖(GAG)的產生,進而促進蛋白聚糖的產生,使得細胞外基質(ECM)一直保持飽滿和健康的狀態;同時,玻色因還可以促進膠原蛋白、黏連蛋白、原纖蛋白的合成,這也是玻色因具有修復功能的原因。
促進蛋白聚糖的產生
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是一類線性的長鏈碳水化合物,蛋白聚糖一般是由一個或多個糖胺聚糖鏈共價連接在核心蛋白上組成的。
玻色因可以刺激糖胺聚糖GAGs的合成,進而促進蛋白聚糖的產生,使得細胞外基質(ECM)一直保持飽滿和健康的狀態,從而達到抗衰的效果。
GAG是什麼?
皮膚的糖胺聚糖GAG , 是真皮層中很強的粘附性物質,可以同時與水分子和膠原蛋白結合[2]。
而玻色因可以刺激GAG和蛋白質多糖的生成與構建,這些分子吸收水分,使細胞質基質呈現「凝膠狀」,搭起皮膚支撐網絡。
簡單來說,GAG不但能夠充分吸水,使皮膚充盈,同時可以提高真皮基質ECM*的膠黏性。*ECM: 真皮層細胞外基質。主要由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構成。
如上圖,右邊是衰老的肌膚(Mature Skin),GAG斷裂,導致水分大量流失。而Pro-Xylane的存在,就像是強力502膠,把這些斷裂的GAG鏈重新連接起來,重新鎖住水分。
除此之外,GAGs還有另外一種重要的功能:在ECM中參與細胞間的信號傳導工作,充分誘導纖維細胞合成膠原蛋白。
增厚表皮層,修護皮膚屏障
在體外皮膚實驗中,玻色因能夠修復皮膚的真皮-表皮交界處(DEJ)的完整性,提高我們皮膚對機械應力的抵抗力。同時玻色因也具有和維A酸類似的功能——增強角質層的厚度,從而修護皮膚屏障。
增強皮膚彈性
玻色因對膠原蛋白、黏連蛋白、原纖蛋白的合成,都有促進的作用,這三種膠原蛋白可以讓皮膚更緊緻有彈性,從而修復我們脆弱的肌膚。
應用
玻色因在歐家十幾年一直佔據C位,其專利保護可謂功不可沒。玻色因是個好原料,歐家知道,如今大家也知道,但是由於專利保護,歐家可以用,其他家不能用,真真的獨家利器,玻色因也不負歐家娘娘所望,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高端消費者。
玻色因的研發中心更是開展了一項為期六個月的研究,通過47位女性長達半年的研究發現,3%的玻色因,能夠淡化眼角皺紋11%,肌膚緊實度提高24%。
隨著國內對於科研越來越多的投入,我們發現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高質量的國貨湧現出來,為消費者們解決了很多舶來品價格昂貴,膚質不同等問題。
但是和藥物的研發有著類似的歷程,這期間必然要經過一個「me-too」到「me-better」,再到「me-best」的過程,首先是學習別人的經驗,經過轉化,發展,衍生,創造,才有可能升華成為更好的屬於自己的東西,新藥研發如此,護膚品研發亦然。
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買家和賣家能夠達成交易就是好事,但是,對於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保護,也是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的重要保障和持續推動力。是堅持原創,還是尋找漏洞,沒有哪種方式是不對的,只要存在並且創造了收益,就是合理的,只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錨,這個決策的參照系才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然而,專利總有過期的一天。也正是因為玻色因的專利要過保護期了,歐萊雅需要儘快佔領市場,所以在2019年的時候,歐萊雅旗下的平民線品牌如歐萊雅、美即等產品都加入了玻色因。也有國產的護膚品在2019年後半年開始上市,這樣的話,即使是囊中羞澀的女孩,用上這個成分也莫得壓力了。
[參考文獻]
[1] Cavezza A , Boulle C , Amélie Guéguiniat, et al. Synthesis of Pro-XylaneTM: A new biologically active C-glycoside in aqueous media[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9, 19(3):845-849.
[2] Ralf, Zimmermann, Carsten. Exploring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GAGs to Tailor ECM-Mimicking Hydrogels.[J]. Polymers, 2018.
編輯:星芮國際